登录
点评分析

《少年王冕》点评分析

发布日期:2017-10-10 15:50:37     来源:heqiong

江阴市 何琼 名教师工作室研究课记录表

执教者

肖斓

学科

语文

单位

江阴市实验小学

年  级

时间

2016.12

开课学校

江阴市实验小学

课  题

《少年王冕》

研  究

目  的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读写融合

听课范围及人数

全校语文教师

1. 在细腻处揣摩。小说中的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意,非细细品味不能领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而那些细腻之处,往往一看就懂,阅读时容易从文字的表面滑过去,造成自以为读懂其实一无所知的阅读假象。肖老师善于将学生的视点聚焦在那些看似寻常的语句上,读出背后的意味来。比如“我在学堂里闷得慌”、“一个一个都答应了母亲”、“陪伴”等处,不做仔细的推敲和揣摩,就难以读到背后的含义和情感。经过肖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从“闷得慌”与“贴补家用、带书去看”的前后矛盾中、从“早出晚归”与“晚出早归”的对比中、从“儿时”与“成年后”的联系中,发现端倪,领会王冕的“孝顺”。如此带着带着,学生就会拥有教师一样的阅读眼光。

这样的焦点阅读有利于学生前后比照,串点成线,进而拎出那一个线头——作者的用意所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方能使学生读得透彻,读得深入。

2.在转折处深思。小说的情节突变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借用环境描写实现情节转换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用意,是一般读者所不易发现的。肖老师的阅读眼光具有穿透性,能看到环境描写背后的情节转换和人物命运转折,看到环境描写的暗示与象征用意,因而带学生阅读时看到的是文本的绝妙之处,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最为可贵的是,肖老师还不满足于此,用一大段讲述,揭示了王冕这个人物在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独特性,揭示了荷花之于读书人的象征意味,揭开了《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阅读帷幕,足以让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和冲动。这,便是本文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引子”功能,由一篇带及整本书。可见,肖老师对文本的教学价值有较为深刻的发掘。

领衔人签名

年  月  日

市教育局人事处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