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江乐“德育论文的撰写”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1-08-12 09:35:23     来源:jiangle

江乐“德育论文的撰写”主题讲座

我们亲爱的工作室姐妹兄弟、夏小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应该说这两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流,但走进今天的会场,我感觉特别温暖,首先我们缪主任、李主任把会场每次布置的格外精致,让我心头非常的感动。第二更感受到了我们每一位成员对自身发展的一种热爱。近期大家手头工作很忙,但是论文上交让我感到大家在背后所付出的一种努力。再比如说我们对每一次活动,我们今天有好几位学员要进行分享,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更值得一提的,比如说像我们耿主任前期因为脚受伤,其实是请假在家里,但是接到我们这个活动通知,她欣喜地说我还有几天时间大概能走路了,所以这些点点滴滴让我心头感觉到了大家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热爱,我觉得这种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成全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想在我们教育教学平凡的生活当中,你一定能够留下非常美好的成长的足迹。

那么今天我们是小范围的,我们坐得特别紧凑,所以我也谈不上讲座,我想以聊天的方式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德育论文的撰写》。那么我想说起这个论文,大家应该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共同的心情,借用一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说“爱”那是因为我们对论文是有需求的。简单的说,第一个是自我晋升的需求,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目前无论是职称的评定,荣誉的参评,这个论文它是一个门槛,也是一个硬杠子。因为我经常参加评审工作,我们拿到大家厚厚的材料,我们就先看硬杠子,第一个是你班主任工作的年限,第二个就是论文,至少有两篇,无锡市级以上获奖获发表,包括评无锡市级以上的学科,包括德育方面的带头人,它对论文的要求去年开始有了改变,它的要求是你拿出5篇最有含金量的你自己排序,因为考虑到我们评审的工作,它也不需要你把大量的或者说有些并不质量很高的论文放进去。无论是哪一种要求,你缺一篇论文,对不起,你可能就很难上这一趟列车,也许对你今后的后续的评审,其他方面的晋升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说我们是爱论文的,没它不行。

第二个,可以说也是我们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一线,我上次也讲到每天重复着相近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要改变自己这样一种行走的路径,是否可以去寻找更优化、更有效、更能够体现你能力水平的这样一种行动的方式,那就是唯有不断的去反思去研究去转变,那么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肯定是一篇更高质量的论文。待会我会给大家看一看,我发表的一些论文真的就是自己在不断的思考的一些零碎的或者说系统的一些结果。第三个对于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来讲,是我们教育局对工作室考评的需求。教育局今年12月份对我们工作室已经进行了考核,其中有一条写得非常明确,要求我们每一位学员每一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者获奖,我想这是一个一句话的要求,但背后我想也是饱含着希望我们每一位成员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往前走一步的一个台阶。所以对我来讲,我们一开始在参与座谈会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要求有点高。但是静下心来,后来我也表示赞同。我们加入工作室肯定意味着是要在一个任务一次活动的思考研究当中推着自己往前走,所以刚才我们早来的几位学员都在跟我分享最近修改的论文,投稿的论文都喜结硕果,所以我刚才跟他们开玩笑说,我没有多大的能力,我就扬着一根鞭子在后面催打你们,不管是我们学校自身的要求,还是工作室的要求,这个论文你也非写不可。所以说我们对论文是有着深切的爱,但是我们也感知到这个论文也不容易获奖或者发表,因为我也经常参加我们江阴市德育论文的评审,在浩如烟海的论文当中,你的论文是否能脱颖而出,对论文的选题、内容、文采、架构等各方面,就像我们批阅学生的作文一样,都有相应的要求。所以今天又是快到期末,也到老师们盘点收获的时间段了,所以今天我们就坐下来一起来探讨,一起来分享如何来写好一篇德育论文。

今天我想大伙也希望听到跟老师们的互动,比如说你有疑惑的,你有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我都欢迎大家待会我们进行互动。

接下来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平时的实践和思考,以及投稿的一些要求,做一个小小的分享。我觉得一篇优秀的德育论文,我们一定要注意5个点,如果能够抓住这5个点,我相信你这一篇论文要发表或者要获奖,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三等奖二等奖,我想要高质量的话,至少是一等奖或者特等奖,我想有方法还是有方法可循。第一个点,首先是实,实的含义是写实事,很实在,有实用,也就是解决我们论文素材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跟学生一样,我这个论文写什么?论文,那就是要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我们的实践拿出来反思一句话,你的行动你的实践就是论文最好的素材。

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开始回眸,可以去梳理这个工作当中的三个点,第一个就是自己的成功之处或是得意之处。

我从这个论文的从我们德育的角度来讲,你是否可以在你的班级管理当中去梳理去寻找,就以这个学期为例,你觉得哪一个点做的特别有成效,特别有改进,你做的也特别轻松,甚至得到了我们同校的老师领导或是家长的认可,这一定是你的一个亮点,一定是你的成功之处。第二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论文它不是写出来的,可以说他是做出来的,是你的经历,是你的实践来铸就了一篇好论文。第二个点,应该是自己的困惑之处或者疑难之处,在疑惑处去追问,在解惑中去学习,

从而让自己在追问、学习、反思、梳理的过程中,对自己迷茫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可能它会成为你下学期一个新的起点。第三个那就是教育的热闹之处,或者说我们德育的聚焦之处。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去思考,像这个学期哪些热词进入了我们教育人的视野,哪些重点工作正是我们现在全力以赴去探究的。比如说我想最简单的我们举些例子,比如说劳动教育,自从2017年习总书记提出了劳动教育之后,你看从国家到省到地方到每一个学校都在不断地研究劳动教育该怎么做,我们江阴教育局也开了多次的现场会,上次在周庄是全市推进会,包括我们自己班里是否有新的行动,再比如说疫情下的很多的教育,比如说像上一次我们德育能手、德育新秀的一个题目就是《疫情下的班会设计》,围绕疫情,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培养学生,比如说良好的习惯,比如说一种责任意识,比如说怎样来保护自己,这些都是聚焦之处,热闹之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的论文是最容易发表,因为它追求一种新鲜感。那么我在谈到这个的时候,我也把我之前发表的论文梳理了一部分,我截了两个图,这不是ing形式,是ed形式,是过去式了。在跟大家一样很年轻的时候,我一年发表的论文绝对是全校最高的,最多的,奖金拿的也是最多的,有的时候也在回眸,为什么我现在我都写不出,没有以前那样会写,真的需要外力,刚才我跟他们开玩笑,我刚刚做德育主任的时候,跟我们的教科室主任在一个办公室,他就督促我整天地表扬我,他说你的文采那么好,你不写太可惜了,然后有什么征文,有什么发表的可能性,有什么主题性的,他就老逼着我写,后来我觉得每年不写一点不发表,我觉得自己很难受,

我写的是什么?我经常会做一个整理,简单的看一下,比如说第二篇《强化仪式教育的德育功能》和第三篇《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大家看到这个是什么?当前几年非常热的一个仪式教育,就是我作为一个德育主任,自己在做的一些工作,很平常的工作,一年级搞个入队仪式,每个学校都搞,我就把它进行了梳理,而且发表的也都是全国的核心期刊,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我觉得做的还很顺利,每次仪式教育搞下来,校长的反响很好,我就进行梳理。再比如说第四篇《提高晨会时效的策略》,第五篇《晨会——师生的心灵相约》,再比如说《让家长会更有吸引力》,下面一篇《知心姐姐解读心灵密码》,包括最后第二篇《小小蒲公英,温暖大世界》,就是心理教育,包括《让每一间教室都有魔力》、《体验感知生命成长》,这些都是平时做的一些很普通的工作。到期末我自己也会进行梳理,这就是说我不用去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或者说东拼西凑,我就想我做了我什么,做的很顺利,我觉得很有感觉,这些这是一个日常的记录。

再比如说其中有几篇关于幸福的,比如说这里有个《幸福是一种能力》、《班主任幸福感的追问与反思》,这个是当年班华教授在我们江阴华士举办了一个班主任沙龙论坛,当时的主题追问我们当班主任,我们做一个一线的老师,我们有幸福感吗?当时让我上去发言,当时我还是一个德育处主任,然后其实当时我遇到这个题目,我觉得我要说违心话了,我觉得班主任太辛苦了。但是参加完这一个论坛之后,我自己的观点完全改变了,我觉得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另外一个层次去看我们这种日常的工作,所以我有了一系列的思考,我写了大概三篇文章,关于班主任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思考,这就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追问、思考、疑惑。这个是简单的说的第一点就是说让大家不要觉得这个任务很难写,这个材料其实很丰厚。

第二个点我觉得应该是小。小有这样几个细节的要求,第一个就是这个主题要鲜明,就是你这篇文章的角度切口要很小很明确,很聚焦,论述的范围要非常清晰。像这一次我们交的论文当中,我们有几位老师的论文,我说大的就像一个课题一样,比如说我们有一个老师交的是《论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我对这个题目首先就打了一个问号,太大了,家校沟通我们上次也探究过有好多个角度,有好多个层面,所以切口就是老虎吃天根本没办法写。

第二个是篇幅合适,因为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讲,我们无论是发表还是获奖,都要一般来说获奖的论文发表一般在2500字左右。如果你不是这个专著或者说不是这个研究报告,我们一般讲究短小精悍,事理交融,像我们人一样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也不要太高,太矮小也不行。所以一个篇幅要掌握好,那么可能难的就是如何来找一个比较小而且比较小的角度,那么下面我来请我们几位学员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在上一篇的我们论文交流当中,我们有两位学员的这两篇这个角度让我耳目一新,一篇是我们袁君琳的,第二篇是我们黄钰洁的,也请两位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就是当初在选这个题目的时候,怎么来找了这么一个角度,怎么来思考,我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启发。

感谢我们袁君琳、黄钰洁毫无保留的分享。如果说实的第一个字解决的是论文内容的问题,那么这一个小解决的是论文的角度问题,这个角度要选的小,选的巧,能否沙里淘金,还是要看大家平日里的思考实践。第三个新,我想大家应该非常的明白,简单的说就是耳目一新。第一个是立意要新。其实我们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你从哪个角度来写?你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那么肯定你这个角度是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做到见人未所见,发人所谓发的,有一种前瞻性。

第二个是见解要新,针对同样一个问题,比如说同样来看班级的中层,同样来看激励的措施,你是否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我们常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尽可能避免老生常谈或者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要能够力求枯树发新芽,

老酒装新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那么这里我想包括第三个材料要新,那么这里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就作为我们老师,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那么就是可以跳出教育原有的这样一个方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教育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想这里大家应该都看到,最近我们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学生经常挂在口头的这些词儿,我们老师是否理解,是否能够把它很好的价值嫁接到我们的论文当中来,我想肯定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有哪些特别热的词,比如说第一个逆行者,他原来是指逆向行走的人,他的火热在哪里,这是疫情期间特指医护人员、公安干警逆袭,在疫情当中,我想我们的教育当中是否也会有逆行者,你是否也是有逆行的一种思维来做自己的班级管理或者说德育工作?我想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会不会有一种耳目一新、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第二个我们特别喜欢的很温馨的一个词,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么由此诞生了好多个第一杯,还有第一杯咖啡,第一杯红酒等等,它的含义其实非常美好,是否我们跟孩子们之间,我跟教育之间是否有今冬的第一杯什么东西,第一次什么东西,第一个什么约定,我想同样一个问题,可能现在你有了这样一个第一杯奶茶的角度,会让人感觉到很有意思。

再比如说带货是吧?我们的教育当中是否也存在着这种带货的行为,我们这种带货是怎么带的,效果又是怎么样,完全是可以去思考的。

包括云监工,疫情期间,几十万几百万的人都是充当了两个医院的云监工,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什么?在我们班集体管理当中,我们是否也有我们的云监工来协助班级的管理,可能我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我们是可以在班干部培养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这种独立自主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看这一个词语。下面一个是光盘行动。下一个是“奥利给”这个词是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开始有个小朋友老是说这个词,后来我有一天我就忍不住问我说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马上嘲笑我说为什么你连这个都不懂,我马上就去搜了一下,原来其实这是非常流行的,是非常给力哦,同样表示赞美,同样表示点赞,我们是否可以把这样一种词这样一种理念放到我们的班级管理当中,可能替代我们黄钰洁的激励的一种。我们又可以有一个新的角度,我觉得不管是编辑还是评委看到,都会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再比如说好家伙、夺冠、中国精神,我们在班集体培养当中,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样一种集体意识,怎样培养学生一种集体观念,竞争意识,我们是否也可以把夺冠的精神这个词放到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当中,放到我们的班级口号当中,我觉得完全是可以做文章的。

不约而同,在疫情期间不约会不聚集,集美……这个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可能我们在座的很多年轻老师在自己的口头上经常会有这样一些热词冒出来,在我们教育当中,在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你是否也可以从这些角度来思考来切入,我想这个肯定是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么接下来我就请我们两位学员也给大家简要的分析,在这里我先要说一说我们李春芳主任连夜修改的文章,为什么在这么多的论文当中,我这次看中了三篇。首先这一篇我们李春芳主任的,在开头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上次我们在做研讨的时候,我是不是也提到了这个话题,这就是《人民日报》上有这样的新闻,家长因为承担了老师批作业的任务,他觉得我退群了我不管了,随你怎么着好,她就以这样一个很新的话题引入到了自己班里的这样一个很类似的家长要退群这样的问题,这个切口马上就把我吸引了,接下来我请我们徐丹跟方静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徐丹的题目大家看到了吗?小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请问我们在座的有多少人在用?可能很少对吧?所以我看到她这篇论文的时候,我第一个就去搜小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我没用过,那怎么用?她这是一个新的方法。第二个我们方静的,大家待会听她来分享就知道了。

好,感谢我们徐丹和方静。刚才我们徐丹分享的,她刚说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核心素养,一个是学生成长电子档案都是在阅读当中所获得的,而方静她是非常有效的把心理学的概念链接到了德育管理当中,班级管理当中,三个效应三个意识,你一下子就把一个很普通的很平凡的东西变得有很新。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她们俩就告诉我们一点,只有主动的学习,自觉的思考,你才能让你的文章摆脱平庸,才能常做常新。

这是第三个字。

第四个字,我把它概括为巧。巧的第一个体现为标题,不知道我们这有多少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可以举手,语文老师很多,占了一半以上。首先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灵魂,其实论文也是这样,所以这个标题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吸引评委,吸引编辑,那么你这个是要下功夫的。这个一定要好好的思考,好好的去体验,待会我们有三位学员来分享。

第二个表达要强,就是一篇论文,像学生写作文一样,你所阐述的方法、角度、形式的,包括文句、构段都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第三个是结构要求,我想一定要搞清楚结构之间的逻辑顺序,比如说你总观点跟你分观点之间的逻辑,由总到分,再从分的小点到最后总结性的观点当中如何顺理成章的进行链接。

第二个逻辑是你每一篇论文当中的事与理是与如何有机融合,血浓于水,血水相融,这个就是考验你能否把这个事和你所表达的观点非常好的进行匹配,而这个观点非常好的去提升你所具的这些一些事例,这个都非一日之功,那么下面我要请我们三位学员跟大家好好的分享一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启发。第一个是我们李春芳主任,你看这个题目在众多的题目当中交过来,首先她这个题目我就很想点开来看一下《从家长退群到进群的36计》,第二个我们耿晓晶主任的《奏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和谐乐章》,我们韩凤老师的《置身事外,遇见别样精彩》。

好,我在这里要表扬我们李主任,也表示我个人的一种敬意,她的工作的执行力,我说的那叫一个绝,这是连夜、立刻、当下完成。昨天改好已经十点四十六分了,我觉得真的让我感动,她刚才的分享我想诠释了一句话,叫好文不厌百回改。大家看这个文章的架构非常巧妙,先看大标题,《稳军心、定群规、施战术》,这是一个跟家长非常良性沟通的过程。首先这个逻辑性很强,第二前半句是策略,后半句是效果,36计,是我采取的方法,前面是这个事件,从内容上是前后呼应的,再来看这里面所有的计策跟它的内容很匹配,这个大家看她的全文才有了感知。那么如果说这篇文章要发表,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还需要再打磨一下,比如说标点到底是用破折号还是用冒号,这也很有讲究。从语文的角度,破折号是什么?解释说明冒号是什么?提示。到底想表达什么?全文肯定要统一,

这个要修改。再比如说第三块,昨天最后我给你讲了两点,36计这个外围,它一直用方法,但是也受到全国很多知名专家的质疑,有人会认为我们跟学生跟家长不是一种战术,那是否能够避开这样一种疑问,所以我建议这里可以改一个字,施战术,战就有一种什么?火药味,把我们教育有点冷冰冰了。所以我建议这里可以改一下,爱,施爱术,为什么用这个字?最后你要点到就是说我这个结果是喜人的,我精心的思考就是我这些计谋之说,我这些策略最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和家长同一个角度去看孩子成长的问题,所以我的初心我的本位都是跟家长一个方向的。其实最后你要点到,如果我们都怀着对孩子的爱,怀着期待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这样的初心,我相信,一定会让就算退群的家长都能够主动进取,

最后还要点到你这个主题上来,那么这个文章就不再是一种战争的感觉,可以更加有温情,更加能够有一个高度。我们是站在爱孩子,理解家长的角度来做家校沟通的工作,是不是更加的有一种柔性,所以说好文章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好,下面我们耿主任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谢谢耿主任,绝对是带着工伤在工作,不容易。晓晶她是一个音乐老师,刚才的分享给大家两个启示,就是刚才我讲过的,第一个就是要找自己的得意之处,音乐老师她对音乐天生有敏感,天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所以四个曲放在这里让我耳目一新。当然她这四个曲跟大标题大家发现,首先横向她刚才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是前奏曲,因为它是思想引领,为什么是交响曲?那是因为它是活动,在活动当中,这都很讲究,在他纵向的,四个曲就呼应的题目的叫和谐乐章,看得出她的专业水准。第二个也是要寻找热点之处。前几年我们文明创建核心主义价值观,绝对是又红又热、红的发紫的话题,所以在这一个大主题下,找小的切口来写相当成功。好,下面我们请我们韩凤老师给大家来分享一下。

谢谢我们三位小伙伴,大家应该能感受到今天我们的交流绝对是满满的干货。平时我们看论文可能看的是一个做已经建造好装修好的非常漂亮的房子,今天我们看的是建造的过程,

修改的过程,我的思考是希望大家能够去从这个论文的源头开始出发,所以我们讲的是一些思考的过程。下面我讲最后一个字,第五我把它概括为深,深刻。这个深,它也是最难的,是指对文章论述过程的要求,具体有三个小要求,第一个就是论析要十分注意逻辑性,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刚才韩凤讲的是特别精细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小论点之间,论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不是勉强凑合。像刚刚我举了一篇文章《论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它讲了七个策略,有的说自己要谦虚,有的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策略是要提前跟家长预约,这里面找不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二个要求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事理交融,就像写学教学生写议论文一样,我们在摆事实当中要讲道理,把道理渗透于你的材料或者说示例案例当中,要做到夹叙夹议,更要事注意的是观点和材料要有机的交融,方向一致,切记两边走,我想跟大家都懂。

第三个就是论述还要适当的借助文词语法。这个文词语法指两个要求,第一个是指我们要有一定的对论文的基本格式、基本结构的了解。第二个你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上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的通俗一点,你还有一定的文采,你既有思想观点的深度,又有辞藻词汇上的宽度,你这一篇文章绝对是一篇有高质量的论文。那么下面我请我们两位我们孟春燕跟朱江英老师跟他们分享一下,她们在论析这一个方面如何来思考的。

现在我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刚才的分享我想一定能够帮助大家揭开这个内容撰写的神秘面纱。大家应该是从论文的内容、角度、选材、素材、架构等多方面对论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最近我考虑大家应该写到了动笔、收获、盘点、撰写的时候,那么最后我也根据我自己的一个学习和自己的实践,有三个撰写整篇论文的方法,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就不展开了。第一个我把它称为叫点石成金法,就是说在平时的学习思考当中,我们经常会诞生一些灵感,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可以把这些素材结合新的理念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使他们闪烁出新理念的光彩,像刚才我觉得我们几位学员当中就用了这样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他比较适合写什么?随笔案例,包括小论文,而且因为它短小精悍,理念新,所以很容易发表。比如说刚才孟春燕一来就给我分享了好几个喜讯,在暑假里她一次一次的找我,找到我,就待在我身边,一篇一篇的改论文,其中有一篇就是这一个《故事——是给他一对成长的翅膀》,现在是无锡市特等奖。这就是属于这一类,她平时有故事有素材,然后我们把它进行了嫁接,用心理学和教育学把它进行提升,当时我说这篇文章我作为编辑我一定会录用。

第二个称它为巧串项链法。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积累一些感人的片段,反思、杂志评析等。那么到期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的内在联系,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把他们串联成一串完整的闪烁出熠熠光辉的美丽的项链,那就是很适合我们在座的大部分班主任或者说学科老师,那么这一类就特别适合写总结性论文,像今天我们这么多学员分享的,都可以称为是经验总结性的论文。

最后一种我称它为主干生枝法,言下之意先有主干再长枝叶,就是说你先确定一个大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来延伸出一些小的观点论点,然后再结合补充事例,不断地伸枝长叶,这样的文章,首先结构会很沉稳严谨,论证比较严密,这会是一篇非常夯实的,作为经验性论文的,当然也是属于总结性论文,那么方法其实有很多,我想今天可能也没时间聆听大家的分享,但是经验再多,方法再多,我们还是要有想写的心愿。所以最后我还是想送给大家一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那就是心态大于方法,大于苦干,对这个心态我想大家应该都能明白,就是我们是否有想写的心愿,是否觉得自己一定能写好的自信,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你们有丰富的实践,有向上的美好愿景。

所以我想也是到了大家可以期末动笔的时候,在这里我要给大家布置作业了。从今天开始,我也是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请大家在115号之前进行,一已经交给我论文的,请你根据今天的要求进行修改和润色,我们一起来修改;第二来进行投稿,你投稿的截屏要放在群里,这些都是作为考核的要点,有的时候我们给自己一点压力,你一定会看到一个别样的自己。

最后我用四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希望我们在每一天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里,让我们的行动成为一种享受,让我们的思考成为一种常态,让我们的研究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今天让论文就成为我们向上走的一个台阶。

好,那么今天我们的分享和交流就到此结束,大家辛苦了。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