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成员职业发展规划(董珺)
一、 基本情况
姓名 |
董珺 |
出生年月 |
1969.6.23 |
性别 |
女 |
工作 时间 |
1990.8 |
任教学科 |
政治 |
职务 |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评定时间 |
2006年 |
班主任 年限 |
4 |
第一 学历 |
大专 |
院校专业 |
无锡教育学院 |
毕业 时间 |
1990 |
第二 学历 |
本科 |
院校专业 |
南京师范大学 |
毕业 时间 |
2001 |
教育 格言 |
少一分苛求,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 |
||||
综合荣誉 |
|
获得 时间 |
|
||
|
|
||||
德育 荣誉 |
优秀班主任 |
|
评定 时间 |
|
|
先进班集体 |
|
|
|||
德育“四手” |
|
|
|||
教学 荣誉 |
教学“四手” |
无锡市教学能手 |
获得 时间 |
2012 |
|
教学比赛 |
|
|
|||
科研 成果 |
论文 |
慕课在中学学科建设中运用的展望 |
评奖或 发表 |
《新课程研究》2014年09期 |
|
单元整体建构
|
《新课程研究》2016年第28期 |
||||
课题 |
主持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 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实践研究》 |
||||
培训 进修 |
|
二、三年发展总目标
职称目标 |
中学正高级 |
教育理论 学习目标 |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深度教育教学理论 |
教学工作目标 |
研究高考题目提升出卷能力 |
德育工作目标 |
教好书育好人 |
特长目标 |
练好字,读好书,提升个人素养 |
其它 |
|
三、现状分析
1.职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
优势:勤奋工作、善于钻研、善于学习,富有责任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保持一份热情和执着追求。能够经常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式;能够经常和本组老师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善于从同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经验;能够经常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和契机进行思考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从而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机遇:教学方面,通过再一轮的三年教学经历对教材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且对高考题的研究从而使自己的考题研究能力提升,这三年会使自己的高中政治教学更严谨、更加有体系。 |
2.职业发展的不足与挑战 |
不足:教学方面,思维还不够严谨,缺乏深度;还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和改革;在教研方面,还不能踏踏实实的进行课题的追踪研究和落实。 挑战:面对新的高考形势,怎么样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富有实效和新颖性,还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
四、职业发展达成措施
1.用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的阅读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学方面,经常阅读政治经济学、西方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具有丰厚的专业素养; 经常阅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等专业方面的杂志,让自己能够紧跟教学前沿动态。 2.用名家拜访、同伴互助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常向工作室中的名师学习交流,学习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观摩学习他们的课堂,并且勇于向他们探讨和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自己专业成长的宽度和广度。珍惜每一次组内公开课以及各校公开课听课的机会,用心品读每一堂课,善于捕捉亮点,并且思考再提升的空间,追求每堂课后的自我再 构建。关注每一堂课的实战演习机会,用心备课、用心反思,并且经常和学生交流,注重学生课堂反馈,从研究课改转变成研究改课,让自己成为每一堂课的改革者、实践者、反思者。 3.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科研工作推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课题问题从教学中来,最终又要回到教学中去。要善于捕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成为自己研究的起点,寻找背后的理论支撑,搜集经典案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搜集相关的理论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形成相关的研究结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最终把研究成果最终落实于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尝试进行微课题的研究,从解决教学教学常态情景中的问题入手,再从一系列微课题研究中串成相关的大课题。让课题研究出生于教育教学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积极关注教育教学问题,敢于动笔,敢于投稿,心动不如行动,当头脑中的想法变成文字之时,对这些问题其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体系化、更富有逻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