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尊重童权 静待花开

发布日期:2021-07-19 02:26:10     来源:chenyunli

尊重童权  静待花开

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钱香君

卫琛婕老师在《<儿童权利公约>视角下的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一文中指出:“尊重儿童权利必须先做到成人的转变,将成人的需要转化为儿童的需要,将成人的节奏调整为儿童的节奏;尊重儿童权利必须先做到教育的转变,将直接教育转化为间接教育,将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尊重儿童权利必须让孩子能够拥有独立意识、平等精神、思考力、行动力等享有权利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赋予并成就孩子重要的权利和力量。”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成年人,我们往往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我们一早就给孩子制定好了条条框框,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我们可曾问过孩子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公开课上,当孩子的回答偏离了我们设计的方向,你是否有过惊慌失措?是否抱怨过孩子分不清场合?

那是在一堂公开课上——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为解决村民们多年饮水困难而亲自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故事,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感激之情,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60多年,对于现在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来说,那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时代背景确实难以想象。为了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课前我大量搜集了关于这口井的资料,精心地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教案也修改了多次。

课正如我的预设顺利地进行着。

在一系列的铺垫之后,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在学习“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这一句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感激之情,我设计了练说环节:

井挖好了,清澈的水从井底慢慢地涌出来了,

战士们高兴地说:“有水啦!有水啦!                               

乡亲们都高兴地喊:“有水啦!有水啦!                            

句式一出示,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战士们高兴地说:“有水啦!有水啦!乡亲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啦!”有的说:战士们高兴地说:“有水啦!有水啦!大家就能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啦!”有的说:乡亲们都高兴地喊:“有水啦!有水啦!我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啦!”有的说:乡亲们都高兴地喊:“有水啦!有水啦!我们不愁没水喝啦!”……孩子们的回答和我的预设是多么的契合。课文的学习接近尾声,剩下的就是写字教学了,像平时上公开课时一样,当时是我感觉突然之间松口气的时候,想着课那么顺利地即将接近尾声,我的心里在暗暗地窃喜。这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有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从他那双饱含请求的小眼睛里能看出他有非回答不可的意思。于是,我示意他来回答。他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然后慢悠悠地说:“战士和乡亲们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挖的井终于有水冒出来了,肯定很激动,他们会说‘有水啦!有水啦!终于有水啦!’而且他们挖井那么辛苦,肯定不舍得用井里的水洗澡的。”“嗯,说得很有道理,你真会动脑筋!”现在想来我很庆幸当时我适时地表扬了他,那个孩子那自信的脸庞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也许,有的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对于那些“执着”的孩子我们会视而不见;也许,有的时候迟迟等不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我们会觉得孩子辜负了我们的苦心和期待,我们会焦急、失望,甚至愤怒。试想,在平等合作的课堂中,你有这样的权力吗?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和引导,决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的权力,而只有做到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需要关注、需要等待、需要更多的爱。给他们一个声音吧:来,你一定行的!让我们都俯下身子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吧,那样的话我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