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论文13:“群策群力”,让家校群充满正能量(孟春燕)
“群策群力”,让家校群充满正能量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孟春燕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便利。其中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或微信群,打破了家校之间的时空限制,推动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联系,让家校之间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成为可能。然而,在实践中,家校联系群显示出诸多问题,教师与家长互怼者有之,家长排队点赞老师者有之,推销保险者有之,搞微商代购者有之,炫富比阔者有之……诸多不和谐现象,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累与不适。作为班主任,应该用好“家校群”这把“双刃剑”,让“家校群”充满正能量,真正发挥家校群的沟通、共育功能。
一、群有群规——明确群规,约法三章
由于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点都不同,为了更好地达成家校合作,在建群时和家长约法三章。明确家长群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家校交流群,除了合作完成学校需要家长配合的一些事务,我们鼓励具有正能量的言论和做法,共同创设、维护和谐、共同发展的群氛围。并制定以下群规:不发与学生教育管理无关的信息;不发微信红包、集赞、拉票、募捐、帮忙砍价、游戏推广等活动链接;不发无法考证真伪的负面事件链接;不发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不发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信息。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群内成员发布信息,应积极向上。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个别突出问题,只能私信交流,不得在群内交流。交流时,禁止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暴力等内容。鼓励在群内表扬先进个人,先进做法,在群内一般只批评不良现象,不批评具体学生。让每个家长明确群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创设和谐的群氛围。
二、温馨提示——细节关怀,以情动人
在班级群中一次次进行温馨提示,以情词恳切的言语从细节处关怀学生,以真诚的心提醒家长。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自然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久而久之,对老师的信任也由此而来。
接手新班,第一次进班级群,可以提前发送开学前的温馨提示。首先,恭祝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顺利进入六年级!我是六7班班主任,也是这一年将与你们携手的伙伴!为了帮助孩子从漫长的假期过渡,老师特此进行温馨提示:完成暑假作业,现在离开学还剩几天时间,请家长检查并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好暑假作业;调整作息时间,趁着这几天时间,帮助孩子练习早睡早起。准备开学用具,必备的学习用具,和一些防疫物资,口罩和消毒湿巾等。最后,衷心感谢各位家长自始至终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接下来的一年,希望咱们家校携手,共创孩子更好的未来!一个简洁的开场白,一段开学前的温馨提示,一份清晰的物品准备清单,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也让家长了解到老师的细心、用心、真心。
平常也要做个有心人,记得点滴的温馨提醒。春季,早晚温差大,我会在班级群进行温馨提示:各位家长,现在早晚气温相差较大,这样的天气特别容易感冒、生病,请提醒孩子注意保暖。遇上节日调休,周日开始上课。头天晚上,我早早给家长一个温馨提示:家长们,明天是周日,补上周五的课。各位家长别忘了提醒孩子调整闹钟,让孩子按时起床!感谢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 此外,学校要有重大活动,我都会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一段段温馨提示,真正让家长们倍感温馨,逐渐形成了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分享图文——班级点滴,见证成长
在校园中,我会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用照片或视频及时记录下来,及时发送在班级群,和家长们分享孩子在校的点滴。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们看到校园中孩子在成长,更能让家长感受老师对同学的关心。
若接手新班,开学第一周,我会挑选几个重要节点在班群分享同学们的照片。第一次晨会、第一次升旗、第一次午读、第一次午餐、第一次大扫除……家长们通过照片、小视频,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在新老师的带领下秩序井然、有礼有节,有效消除了家长的顾虑,让家长们开始信任老师、支持老师。
学校举行的各大活动也可进行分享。如“手抄报比赛”、“读书节”、“科技节”、“校运会”、“文化节”等,让家长们通过照片、视频直观地感受到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家长们更能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
四、榜样在线——放大优点,正面引导
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和激励的愿望,班主任如果能找到一些激励学生的方式手段,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向上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班级群俨然是一个大集体,在班级群中表扬某些学生或家长,无异于放大优点,让受表扬的家长和学生备受尊重,从而更能达到表扬的效果,形成正面引导。
国庆过后收作业——读书手抄报。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完成,而且收到的一半是质量不高、马马虎虎应付之作。本想生气地在班群中批评部分孩子,转念一想,不妥。班群中一批评,自然是把缺点放大,只会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 。 因此,我从交上的手抄报中,选出最用心的五份评为一等奖,其余十份二等奖,十份三等奖,分别授予表扬信,并拍照发往班群。接着,再把最用心的手抄报拍照,在班群中大力表扬。美其名曰:“给家长们欣赏”,实则让家长、学生们看到用心的榜样、学习的模板。
其实,在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后,与其在班级群中大发脾气、痛骂家长,不如大力表扬学生正确的行为,从正面对班级进行引导。受表扬的学生满心欢喜、再接再厉,其他同学下次也自然会创先争优、奋发向上。
平时有好的作业本,好的默写本,好的作文,我也会发到群里分享,通过展示优秀,让每一个家长看到班级近阶段前进的方向,努力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在班级群中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激发家长继续陪伴的欲望,努力通过线上线下、家庭学校,他律自律相融合的方式,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优化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状态。
五、转发好文——家校共育,达成共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如开学前,进行温馨提示后,我立即在微信群中分享了一篇文章:《开学最后一周,如何让孩子收心?》从方法上给家长进行指导,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从暑假过渡到学习上来。
高年级孩子的青春期来临,家长苦不堪言,寻求帮助。我在班级群里发了一系列的教育素材,包括《疯娘》《自私的巨人》《让人落泪的苹果树》等等,让家长一起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让孩子们懂得索取勿忘回报,好好关爱我们的父母。
疫情期间,孩子们沉溺于游戏,追求享受,我就在班级群里转发衡水中学孩子们的学习视频,和假期学习计划表,引导孩子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自觉自律,合理安排时间,争分夺秒,努力前行。并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督促孩子认真执行。
期末考试前,进行考前的温馨提示后,补充转发一篇文章:《备考知识:期末备考,家长应该这样帮孩子复习》。期末考试结束后,简短地陈述班级考试总体情况后,我又在班群转发了一篇《高分不捧,低分不骂!期末了,聪明的家长这样和孩子谈成绩》的文章,并告诉家长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学习习惯。
班级微信群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各种广告、点赞满天飞,各种矛盾、争吵扩大化,各种抱怨、怒怼一发不可收拾,家长、老师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满群的火药味。但通过进群前的约法三章,真诚、善意的沟通语言,一颗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心,我想,矛盾的激化总会少一些。若用好了,家校群可以成为一个家长、孩子和老师温暖的家,一个家校互动,沟通、交流、学习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