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论文12:从家长退群到进群的“36计”(李春芳)
从家长退群到进群的“36计”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李春芳
近日,人民日报上有一则新闻:江苏一家长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无独有偶,我校某班因新班主任没有经验,处理突发事件与家长发生冲突。事后,家长不依不饶不仅退出班级群,还怂恿其他家长退群并联名至校长室投诉,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面对如此困境,作为学校德育处的我自告奋勇,准备接手这个班,缓解家长的焦虑,稳定家长的情绪,从而将混乱的班级引向正轨。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我为接手的班级量身定制了以下策略:
一、稳军心,解家长之疑
1. 首次亮相——“出其不意”
面对还处于情绪激动之中的家长,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拉拢”家长,给家长留下初见的良好印象。经过深思熟虑,我决走不寻常路线:打响个人招牌。我在班级群的个人名片设计中,将个人照片、事迹介绍、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做成一张班主任名片,我的这一举动,在群内激起千层浪:“这学期,换班主任了?”“这位李老师是不是学校德育处的那个李老师?”“这位李老师真不错,不仅在教学取得了这么多荣誉,在班主任方面还是一把好手!”“看着李老师参加了这么多无锡市、江阴市级的比赛,指导了这么多学生获奖,我觉得孩子交给她,我很放心。”看到不少家长都认识我,而且给我高度赞赏,我心里有点暗暗窃喜,看来这一招还是有点成效的,拉近了家长与我的距离,当然也是给处于焦虑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2. 借力家委会——“以退为进”
看到那么多家长都在群内互相讨论,我暂时不发表任何意见,以不变应万变。等群内暂时安静了一会,我联系了家委会的会长潘佳妮妈妈,与她交流应以怎样的方式来向大家介绍我自己。经过协商,她先在群内代表班级全体家长欢迎我进群,其他家委会成员也马上在下面力挺我。这时,大部分家长也加入了欢迎我的行列。在家委会的助力下,我顺利跻身于班级群内,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3. 彰显诚心——“以情动人”
趁热打铁,我在群内第一时间发了一条群公告。“各位家长,您好!很高兴这学期能担任本班的班主任。相遇是一种缘分,我会尽我所能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如果您对班主任工作有任何意见与建议,请与我私聊,我会珍视每一位家长提出的建议,并不断改进,尽力完善。感谢您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谢谢!”言辞恳切,情真意切,热闹了一天的群内立马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丝波澜。看来家长通过温暖的文字,体会到了背后彰显的真诚。之后的日子里,我也信守我的诺言,当收到家长的信息,不管在何时何地,我都立马回复。不管是棘手的难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都认真对待,及时解决,让家长从心底感受到我对工作的认真以及对他们的重视!
二、定“群”规,聚家长之心
1.立群规,正军心
进群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群内消息非常杂乱,家长不仅讨论有关学生问题的,还有各种推荐、销售物品,拉票投票的信息也是满天飞。也有家长受不了手机整日叮叮咚咚,干脆也有直接退群的现象。因此,群规的制定也势在必行。
和家委会成员商量下来,形成一份群规:
1)为了不影响工作、学校,群信息发布时间为:7:00——20:00,请家长尽量在这个时间段与我联系,20:30孩子睡觉后如有问题请与我私聊。
2)进群内主动修改好备注名,每个学生对应两位家长,每位家长必须遵守群规。
3)群内以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话题为主,不聊天、不发红包、不发广告、不拉票等,杜绝一切私人话题、负能量、虚假信息。
4)班级群是公共场合,群成员发言注意场合、掌握分寸,注意文明用语。杜绝家长“无营养回复”,凡是通知家长不必回复“收到”,后台有统计显示已读,避免群内“盖楼”谢师。
5)孩子的个别私人问题,请和老师直接面对面沟通或电话联系。
6)理解老师的延迟回复,为了保障教学安全,上课期间老师不带手机,如给您造成不便敬请及。感谢您在理解支持和配合!
2.创群标,聚合力
面对群内情况不一、军心涣散的家长,如何培养他们的凝聚力?群规则意识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本班内征集中队名与队标志,让学生与家长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智慧、制作属于班级的专属名与群标。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经过为期一周的创作,我们将棒棒糖中队定为班级群名,一个五彩的棒棒糖作为群标志,几股力量汇聚在一起代表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最棒的团队。
3.设版块,攒人气
班级群是家校沟通、互通信息、形成家校合力的一个平台,它彰显着班级的精神风貌与活力。优化交流平台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一日常态,对班主任工作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我在群版块中精心设计“众所周知”、“精彩瞬间”、“芳华岁月”等内容丰盈平台。“众所周知”是家长了解学校动态、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版块,包括每日备忘录、每周行规重点、每日值周班长安排、每周学习之星等内容。“精彩瞬间”包括班级活动、研学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感动瞬间,以及学生取得点滴进步与争章评比活动的展示。“芳华岁月”是学生、家庭教育美文,学生美文一周一次上传至群内,以供学生积累素材,展示自我,形成班内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我与家长的教育故事进行一周一次互动点评,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沟通。
三、施战术,汇家校之力
1.战术之一:“攻心计”
稳定了群内大部分家长后,接下来的任务是重点关注退群的家长。怎样来攻破他们的防御之心呢?《三国志》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决定从心出发,以爱换爱。接手这个班我就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优点与特长,以及背后的家庭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配有平时上课、作业、活动的照片,制作成一本本图文并茂的相册,配以简单的文字,鼓励的话语,巧借“罗森塔尔效应”,提几点真挚的期望,把塞进信封,点对点的发送给家长。当天晚上,我的钉钉一直没停过,收到37位家长的感谢信与致谢电话。甚至还有意外收获,退群的2位家长悄悄的申请了进群,我知道,“攻心术”这一招起效果了,我的相册引起了他们对我的好感,说明他们在内心也渐渐接受了我。我欣喜不已,我知道,我成功了!第二天早上,还有学生悄悄跟我说,她的妈妈看完相册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一直夸赞我是位优秀的老师。顿时,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油然而生,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2. 战术之二:“连环计”
人是有感情的,当家长在审视我们工作时,感受到我们是用心的、用情的。在关爱孩子时,他们会心存感激与尊敬,一切心存不满将烟消雨散。
1)攻其不备
退群的家长除了小张家长之外,均已进群,班级的一切日常工作均已步入正轨,这正是解决班级矛盾根源的好时机。如何平息家长的怒火,缓解尴尬呢?我决定使出“连环计”。第一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家访。碰巧有一天,小张生水痘了,在家隔离,正好让我有了家访的理由。我先做足功课,了解孩子的住址与家庭情况,为了避免初次与家长正面交锋的尴尬,我联系了我的好友也就是小张的阿姨一起登门拜访。一声热情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笑脸,一篮新鲜的水果,无疑消除了家长对我的戒备,即使家长心中有太多的不悦,也不会轻易把我拒之门外。接着,我采用“自己人效应”来促使有效交流手段。由小张阿姨进行双方介绍、缓和气氛,缓解尴尬。经过深入了解与现场观察,我便更确定小张爸爸比较自我,溺爱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伤害,便会强行插手,从一切有利于孩子的目的出发。如达不到,便把怒火强加于学校、老师身上。面对这样的家长,不能单刀直入,必须采取迂回战术。我安慰家长道:“孩子的健康为首位,等孩子完全康复,我会利用空余时间帮他补上去的。如果家长有任何关于孩子学习生活的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会尽力帮忙。”接着,我将孩子在校活动与学习的点滴制成的相册亲手交到家长手上。家长一边翻着相册,一边流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舒了一口气,看来家长很放心把孩子交到我手里。
2)以奇胜
自从家访之后,我特别关注小张,下课了,与他聊聊天,摸摸他的头,拉拉她的手,消除他对我的隔阂,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自从家长退群、投诉之后,小家伙整个人也变得郁郁寡欢,不与其他同学亲近。同学们也不去招惹他,怕引火上身。就这样,他与老师、同学越走越远,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孤僻、内向。他妈妈也为这事反复找了我好几次,希望老师能开导一下。于是,我又心生第二计“以奇胜”。利用活动的魅力拉近他与同学的距离,团队的力量来感化他。在校冬锻比赛中,我大力推荐小张为拔河主力队员。小家伙可兴奋了,据说在家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番上阵练习拔河,一周练下来,孩子的手都生出来老茧。看着孩子这么大的变化,我从心底为他高兴,孩子的心是向善的,阳光应照进他美好的心灵。比赛那天,孩子使出了浑身解数,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大家为他欢呼、庆祝。从那以后,我就发觉小家伙变了,能主动与同学交流、游戏。同学们也不再排斥他,把他当成了我们班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他妈妈特地到学校向我致谢:“李老师,非常感谢你对我孩子的关心与爱护,自从你做班主任后,孩子不再害怕上学,也开始跟我们说笑,每天都会回来说老师、同学对他的好……”
看到家长对我充满由衷的感激,想到小张那灿烂的笑容时,我觉得做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如今我们的班级群又恢复了满员状态,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披荆斩棘,取得一个个荣誉的时候,我流泪了,是我的真心换来了大家的凝聚力。我用情注入爱的温暖,家长还我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