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德育专题论文11:以爱为引,行走在家校间——浅谈“家访”的艺术 (周甜)

发布日期:2020-12-11 16:38:04     来源:jiangle

以爱为引,行走在家校间——浅谈“家访”的艺术

江阴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 周甜

摘要:家访作为家校沟通共育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效的家访可以让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率。本文以家访中教师的谈话艺术为主题,探究教师家访的艺术和策略。

关键词:家访;沟通;策略

一、班主任家访的意义

(一)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一般难以全面了解,孩子回家不会向家长全盘托出,家长只能通过学生作业、试卷等来分析孩子最近表现。而教师家访则可以帮助家长直接、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在校的具体表现,如:孩子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课下是否和同学友好交流等情况,从而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开展针对性教育。

(二)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些家长并未不关注孩子,甚至每天都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但孩子的学习效果却并不匹配家长的付出。这是由于家长辅导方法的不合理导致的。因此,通过家访可以具体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和辅导方式,教师进而指出家长不合理之处,帮助家长改善方法,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学生管理辅导的小窍门。

(三)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动态,邀请家长参与和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由于种种因素,家长难以全面及时的了解学校的办学动态和近期活动,因此无法及时配合学校开展工作,错失让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而教师家访时则可以和家长进行细致地交流,让家长传达学校、班级的近期教学和活动动态,让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有个全面的了解,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育孩子成长。

二、班主任家访的艺术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家访作为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班主任带好班级的重要法宝。因此,教师在家访前要对家访保持应有的重视,做好攻略,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首先要认真思索本次家访的目的、沟通要点、沟通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提前通知家长和学生日期和具体时间,让家长和孩子在家等待教师,否则家长不在家,教师岂不是白跑一趟。其次教师要将要家访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情况摸清楚,分门别类归置好,避免在和家长学生情况时手忙脚乱,没有针对性。教师在家访前可以提前列好谈话提纲,以免遗漏,从而可以条理清晰的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觉得我们教师认真负责。最后,教师要做好心理准备,预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意外情况。

(二)以爱为引,将心比心

教师要用一颗真心和诚心去家访,家访不是去兴师问罪,也不是去告状,是为了了解,为了沟通,为了和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问题,养好习惯,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就要让家长看到你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爱心和真诚,引起家长的情感共鸣。教师还要将心比心的站在家长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指责学生,指责家长,命令家长。总之,我们要以爱为引,不卑不亢,真诚地去开展家访活动。

(三)选好时机,把握尺度

教师家访要选好时机,选择恰当的合适的有利的时机,如:学生最近表现十分不好,上课打瞌睡、学生在学校犯了严重错误等,这些时候进行家访的效果是最好的。雪中送炭,送的是学生和家长此时最需要的,在这种关键时候进行家访,帮助家长理清孩子存在的问题,教给家长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及时改善。同时在家访时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度干预家长的家庭教育,甚至干预学生家事。

(四)讲究技巧,和谐共赢

家访时教师的谈话技巧也很重要。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其次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即使被家访的学生错误缺点很多,教师也要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在指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全盘否定,一味指责。教师还要注意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维护学生自尊。最后,教师的姿态不可过低,要不卑不亢,家长不予配合时,教师既不要低声下气,也不可发生口角,而是选择合适时机及时离开。总之,教师要注意讲究谈话技巧,营造和谐的家访氛围,在其乐融融中完成家访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荣霞.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家访工作[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58-59.

[2]裴海明.班主任工作中怎样进行有效家访[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7):80-81.

[3]闫晓毓. 内蒙古乌海市小学家访现状及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4]王宗华.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57-58.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