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2: 《不要忽视班级的“中层”》袁君琳
首先,想感谢江校给我这个机会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可能思考还略显稚嫩,但也请各位前辈专家批评指正。我觉得无论是论文还是上课或者课题,在选点上,其实都会有几个共同的注意点。我归纳了一下,大概就是以下几点。
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选点也是一样,应该要让人有眼前一亮,细细一想,又觉得理应如此的东西在,这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拿这次的论文题目来说。是“班集体管理艺术”,也就是说班集体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拿来进行写作思考。只要是做班主任的,手里一定都积累了很多转化后进生与提升优秀生的案例,或者就像之前在夏港交流时所提高的班集体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如果没有特别的思考或者贴切的案例,就容易“泯然众人”,成为本该很优秀,却没有亮点的文章。
二、关注重要但容易忽视的
刚工作时,曾听到一位老教师的抱怨,她说:“我整天都在提优提优,补差补差,中间一大段的人根本不顾过来。”当时,这句话就给我很大的冲击,一方面觉得她说出了教育教学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会觉得中间段的人才是一个班最大的基础和基石,应该要好好关注。所以,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去关心关注这些群体,去思考能够给他们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在完成这个议题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个群体。
其实,我觉得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抱怨,或多或少都会反映一些真实存在,难以改变,甚至易被人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果能够化“闲谈”或“抱怨”为“论文”和“课题”。就会直击人心,让人眼前一亮。
三、做独立思考的个体
我一直在思考,论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细细思索,作为一线教师写论文,除了提供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为真实的教育问题或者群体发声。这就小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
说到这篇论文来,中层学生就是那群很重要,但是却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从某种层面来说,他们才是真正学生的绝大多数,但却是沉默的绝大多数。所以我觉得在某种层面上,作为教师可能也是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眼光,关注自己觉得真正重要的人群和事件,而不是跟随大流。我觉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就有意识的去思考一下,研究一下。功在平时,论文自然也能睡到渠成。
以上就是我对选点的一些浅薄的思考。也很荣幸,这次的选点得到了江校的认可。如果有哪些思考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斧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