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3: 《置身事外,遇见别样精彩》韩凤
推荐理由3: 《置身事外,遇见别样精彩》韩凤
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韩凤
各位领导、伙伴们:
下午好!感谢江校的认可,让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我在构建小标题时的做法,相信在座的同行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希望能有机会向大家学习、借鉴。
构建小标题,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通常会经过这几步吧:
一、确定主题,寻求理论支撑,初列提纲
首先,我会确定主题,然后构思我大概要通过几方面来论证,简单罗列一下提纲,在草稿上标注一下关键词。以我之前交流的一篇论文《置身事外,看见别样精彩》为例。我主要阐述的是我在学生自治方面的具体做法,而关于学生自治,在《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上有一章是专门阐述陶行知先生关于学生自治的一些观点。有了陶行知先生观点的理论支撑,结合具体操作,我确定了自己的分论点——我将从“自治内容”“自治准则”“自治形式”三方面来论述,这些也是我本篇论文的关键词。
接下来,围绕这些分论点,我开始筛选材料,搭建论文框架。“学生自治的最根本特点是大家‘共同自治’。”要明晰自治内容,首先得说说自治岗位。于是,我在自治内容的旁边写上了“多样岗位”、“各岗位自治的具体操作”这些词语;要规范自治,就必须有规则,所以我在自治准则的旁边写上了“制定班规”这一词语;最后,我在“自治形式”旁边写上了“点赞卡”“检查记录单”等词语。这样一来,论文的大致框架就搭建出来了。
二、结合素材,紧扣关键词眼,编写标题
小标题其实是对对应阐述文字的高度凝练,所以,小标题要达到让读者
一看就知道你接下来要论述些什么,简单点说就是要观点鲜明。所以,我试着把各分论点的主要操作方法在小标题中呈现出来。于是,我在关键词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尝试初步编写小标题,其实就是把提纲变成小标题。这一个过程,时常我要在纸上涂涂改改。小标题如若字数相等、词性相当,会让人觉得更加工整。填空法是我常用的方法。例如,我的第一个分论点是“自治内容”,我主要的使用的素材是“多样岗位”、“各岗位自治的具体操作”,这时我会列下这样一个小标题:“( )岗位,规划自治内容”,然后在其旁边写上“多元”“七彩”等合适的词语。而制定班规我们使用的方法是共同制定,需要大家共同的智慧,所以,我想到了“群策群力”这个词。依次下去,我的小标题就大致罗列出来了:多元岗位,规划自治内容;群策群力,明晰自治准则;绘制表格,优化自治形式。可以说,列小标题列出来,论文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三、纵观全文,反复推敲比对,修改完善
这时编写的小标题还比较粗糙,需要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有时
脑中有更好的词语蹦出,我就马上记录在关键词旁。
写完整篇文章后,我要对小标题进行一次整改,通常我会这样操作:
1、根据每个部分的素材对相应的小标题迸行修改。如加入我新增了“学生自我申报岗位”这一新素材,这一自主行为使得岗位设置更丰富,所以,我将多元改成了“丰盈”,它的操作性比“多元”更强。
2、从整体上让所有的小标题看起来更顺畅。如小标题二“群策群力,明晰自治准则”这个标题并没有把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要加上“共定班规”这个词语,这样“群策群力”的目标才更明确。而这一词语加上去后,又与第一、三小标题不对称了,这时,我又会反复读第一、三部分的内容,再次提炼关键词,使小标题表达更工整。于是,就将小标题改成了“丰盈岗位,搭建平台,规划自治内容”“ 群策群力,共定班规,明晰自治准则”“ 坚定信心,绘制表格,优化自治形式”。
当然,如果分论点下还要设置分论点,还可以设置二级小标题,我使用的方法和前面是一样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二级分论点的表述方法和一级分论点的表述要有区分,一般,我二级分论点会更简单明了一些。
举例:
一、唤情,刚性规则的柔性表达
1、以音乐带入情境
2、以故事点开回忆
3、以访谈储蓄动力
二、点赞,聚焦亮点的正面引领
1、自我点赞,重温各项规则
2、同伴互赞,汲取榜样力量
3、家长夸赞,家校形成合力
三、内省,直面疫情的主动辨识
1、在疫情波动中思考
2、在思维碰撞中明晰
(1)看一看
(2)听一听
(3)辩一辩
3、在自我对标中坚守
(1)防疫宣言时时诵
(2)防疫行动日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