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分析2:“管理有术 成长有道” --江乐名师工作室班集体管理艺术专题研讨活动
“管理有术 成长有道”
--江乐名师工作室班集体管理艺术专题研讨活动
一、范校长开场致辞:
我校荣幸承办了“管理有术 成长有道”江乐名师工作室班集体管理艺术专题研讨活动。感谢江校和各位名师工作室的老师能为我校班主任带来精神大餐及宝贵经验。承办此次活动我们期盼各位专家张烨主任,何主任这些德育大咖,江阴的各位同行就学校德育工作发表真知灼见,起到引领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业务研讨能提高我们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加强交流增进班主任的业务成长。借此机会我们也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多年来我校依托乡情,校情从冰心的思想精髓中提炼出了文化核心纲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学校的内涵建设也经历了情之教育,爱之教育,臻爱教育的过渡。现在确立以臻爱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以省题十三五立项课题,爱心课程群建设为抓手,以小冰心习养行动品格提升工程为切入点,注重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品德的习养。今天我们江乐名师工作室以班级艺术管理研讨活动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给我校德育管理团队及班主任队伍学习带来帮助,也期待各校的德育骨干各抒己见,碰撞智慧,交流经验。希望我们各位专家不吝赐教,解疑答惑,引领成长,谢谢大家!
二、江校发言:
感谢我们范校长的指导,感谢我们夏港实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现场。我们工作室的各位成员都心怀梦想,渴望成长。不仅成长自己,更想成长所在的团队,所在的学校。今天我们是非常非常的荣幸,邀请到了两位非常有名的德育大咖来为我们的成长导航。今天我们将聘请两位专家成为我们的顾问,请允许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位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无锡德育导航人——张烨主任。张主任大家都是有耳闻的,今天大家仔细地来了解一下张主任。我们看这么多文字,就心生感慨,这样的大师是怎样造就的!张烨主任是无锡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无锡市教科院德育室主任,现代班集体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尤其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还是无锡市小学德法,中小学心理健康,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少先队四大条线的教研员,后面还有好多好多。尤其是最后大家看到我们张主任独立主持或者参加的省市级以上的规划课题达十多项,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60余篇,知道我们张主任的能量力量。第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何小平主任。何主任是无锡市首批德育工作带头人,无锡市教育局德育专家库人员,无锡团市委聘任的少先队活动教研员,无锡市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集训队教练。大家关注的话发现何主任上周五正在进行江阴市的第二次集训。当然我们何主任还是江苏省的特培的特聘授课讲师,是江苏教育名师工作室专题人物,江苏教育点评导师,是少先队活动的特聘专家,编辑。何其有幸,我们能成为两位德育大咖的弟子,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三、颁发聘书
接下来我们有请江阴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汤永锋先生为两位顾问颁发聘书。
四、张烨主任讲话
尊敬的汤科长、小平主任、江校、新丰校长,在座的各位已经成长的“后浪”们,大家好!
正好今天是雨后初晴,早晨是滂沱大雨,这就可以看出我们未来江乐德育名师工作室,就像天气一样,在座各位班主任、年轻的德育工作者,在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一定会为自己灌注入更多的滂沱大雨,汲取更多的能量。同时,正如现在的天空一样,在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见到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明亮、更多的彩虹。我很荣幸能够见证这样一个非常神圣的时刻,同时也非常荣幸汤科给我们授予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我个人在这里也做个表态,只要汤科、江校长、范校长觉得用得到我的地方,我肯定会全力以赴,能够帮助在座的各位年轻德育工作者的成长,能够提供更多必要的支持,能够陪伴大家在未来成长过程当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我们经常说聚是一团火,未来在座的各位在我们江校长的带领之下,能够聚沙成塔,能够变成一团具有凝聚力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之火。但是更重要的,我也初步了解了一下我们在座的各位成员组成的相关情况,因为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来自不同单位,未来一定是要分散到各个学校,去独立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的,所以聚是一团火,但是未来一定是要散作满天星。总书记也经常讲,一个人独行能够走得更快,但是我们常说一群人聚在一起,一定能够走得更远。这是我们习总书记前段时间刚刚讲过的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深刻地教育着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事,年轻的德育工作者们,在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有效的自己的思想提炼,这个是必须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你未来要想在自己所经营的自由田中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满园苍翠,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王羲之笔下所描绘的这样神圣的园地的话,我想只有汲取在座的各位年轻朋友的这样一种智慧,所以我也衷心地祝愿我们江校长在她充盈着智慧的德育理念和育人方法的引领之下,我们的这支团队,一定会在未来成长发展过程当中结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德育之花。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座的各位年轻朋友们,如果要能够做得更好的话,有这么几句话我送给大家。
首先第一个,年轻朋友在未来成长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育人的基本的价值理念的引领,团队发展一定要有价值引领,在座的二十位导师跟我们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确保在价值引领之下,要有尊严,有担当,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一定要有意义有尊严,确保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能够从大道至简的教育哲学的层面,来规划我们每一位教师未来成长发展过程中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有担当,要更好地凸显国家意志的实现和国家德育课程的高品质的实施。我想提醒我们在座的各位相关的校长,在2019年的6月23日,有一个文件是两办下发的,是《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建议大家未来在学校里面,要慎用地方课程,慎用校本课程的概念。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更多的强化的是国家课程在未来推进过程当中,怎样实现国家课程在学校校本文化改造过程中的二次开发等相关理念。所以我刚才说了所有的德育的方向一定是在有担当的理念引领之下,一定是一个国家意志的全方位的体现。因为从香港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校本课程放的太多,未来一定是会出大的乱子。
第二个就是在价值引领之下要有意义,要聚焦人的发展,要符合我们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在2018年的3月18日,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全中国从事德育工作的所有的人,在现实的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当中,甚至有可能有意思比有意义来得更加重要。所以有意义要聚焦人的发展,关注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相应活动体系。
第三个希望大家要能够关注自主建构。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三个有,第一个要有突破,第二个要有方法,第三个希望大家更多的要有自己人生规划的格局。由此想到,今天我给大家布置第一份作业,回去以后看一下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在这本书当中,他要求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们年长和年轻的教育工作者们,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环顾四周,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老师们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要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千万不能够关在自己的门里闭门造车。我未来的德育工作一定不是一座孤岛,更不是一座单独独行的单孔桥,它一定是为了未来要成为使孩子人生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多通道切入的人生发展的,应该是一座立交桥,甚至有可能是一座枢纽。所以大家要有格局,我经常说如果你在自己家的五楼上俯视下去,看到的小区里面,在你视野之内所能够看到的可能都是垃圾,但如果你的人生格局上升到了十楼,这个时候你再放眼看去,看到的都是美丽的风景,这就是你的人生的格局,你所走的路,你所读的书,都是你人生格局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个我也希望,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是要指向孩子的未来成长。疫情之后我写了大概是60多篇日记,大概有10多万字,其中在10多万字日记当中我自己写了一句我觉得非常正确的话,这个世界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一定是在我们所从事,在接受着我们教育的孩子身上。所以第三个有我把它称之为叫未来意识,第一个叫价值意识,第二个叫自主建构的意识,第三个要有未来的意识。希望大家也有3个词所表示的,9个字所组成的短语,第一个要有眼力,德育工作在我们江校长的带领之下,在座的各位老师们在成长过程当中能够看到问题发展的普遍规律,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和问题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怎样提升眼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光,央视有一个著名的栏目主持人叫梁东,他讲了一句非常好的话,每个人的时间,大家都知道是公平的,但是每个人所组成的时间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时间密度。所以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有怎样的时间密度,就决定了人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个人人生发展的高度。第一个是要有眼力,第二个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沉淀下来,凝结下来,让人家能够看到,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把你的文字要变成铅字,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花现钱,做一个什么评比,最后获得了文章的几等奖。你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20多位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勇气,要有自己的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以后,要把自己的文字要变成铅字,这个就是叫能表达,海明威笔下有一句触动我心弦的一句话,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我们在座的各位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江校长带动、帮助每一位老师要能够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第三个老师们在德育工作过程当中还要能够有所创造,所以第三个称之为会创造。大家都看过1956年布鲁姆所写的《教育目标原理》,在书中,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老师们,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德育工作,教学目标往往是停留在低阶思维阶段。什么叫做低阶思维?现在有两种概念,一个叫高阶思维,一个叫低阶思维。实际理解和运用,这个就叫低阶思维。所以未来的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的方向,最核心的就是学生的理解,教师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不仅能够用,而且同时能够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以后还能够创造出新的思维的火花,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所以老师们在日常开展系列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关注孩子参与德育活动中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未来已来,我们这个团队,这么一群人,今天我们在范校长的夏港实验小学,我们找了一块自留田,能够进行所谓的集聚性的一种研讨,那么到底我们应该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达这个理想彼岸?这些都是我们研讨过程当中值得研讨的相关话题。宜兴有一个地名叫“临津”,靠近渡口的意思,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已经靠近渡口了,但是现在苦于找不到到彼岸的工具和方法。所以我们教师在把孩子带到渡口时,一方面教给他能够渡过这条河的一种方法,但是有可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在渡河过程当中能够自救的一种方法,这就是我们的自我教育。所以,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都是摆渡人,按照我们范校长所说的,我们的老师都是点灯人,能够点亮孩子心目中潜在的熊熊燃烧的大团火,未来的孩子一定能够在我们的带领、陪伴之下,能够走向更加卓越、更加符合我们所希望的诗和远方的发展方向。
祝愿大家未来在汤科、小平、江校、范校的带领之下,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专业发展之路一定会走得更顺,走得更好,谢谢大家!
五、汤永锋科长发言
尊敬的张主任,何主任,范校长以及以江校为首的江乐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还有我们夏港实验小学全体班主任老师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因为我觉得针对江阴德育这样一块工作,今天我们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见证的意义。大家知道,江阴德育在行动一直是是近几年江阴德育倡导的基本理念。而我们今天江乐名师工作室在夏港实验小学组织这样一次活动,其实是在为江阴行动德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要代表我们德育科感谢张主任,何主任,成为我们江乐名师工作室的顾问。因为请到两位大咖担任顾问确实不容易。从刚才江校长对两位顾问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无锡乃至江苏省的德育领域范围中的一种影响力。而且刚才我们张主任的即兴讲话,已经为我们与会的各位成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简短的,深刻的德育讲座。同时也要感谢夏港实验小学,为我们今天的活动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场地。作为冰心故里的夏港实验小学,在近几年德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所以这是我表达的第一层意思:表示感谢。
第二个,在疫情非常期间,尤其是期末复习阶段,能组织这样一个活动,表示非常感动。我们很多老师都担任一线班主任,他们放弃学校的工作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包括我们夏港实验小学,也足以体现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
第一,名师德育工作室是什么?
首先,它应该是我们优秀教师的聚集地。
这次我们名师工作室,江校为导师,有19名老师成为了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这样一个群体构建过程中间,我们德育科是全程的组织参与了。因为按照人事科和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今年我们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一共成立了40个,其中德育室八个。我们在申报的人员中间也进行了筛选,从筛选导师,再到筛选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们都是挑选基于江阴市德育新秀及以上为基础的一群优秀的教师。所以我们说名师工作室是优秀教师的聚集地。
其次,它应该是我们名师成长的孵化器。
工作室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出一批骨干队伍,这也是我们对名师工作室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所以我们也希望在江乐导师的带领下,在两位顾问的帮助下,在我们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能够在今后三年中间通过名师工作室成长出在德育领域更加优秀的德育名师。这是我们对名师工作室的一个明确定位。
第二,名师工作室今后工作的开展。
今天与会的名师团队的成员还有夏港实验小学的各位班主任老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间要获得三个有:第一是贵在有追求。我们大家知道现在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确工作繁杂,所承受的方方面面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今年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很多班主任老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心理的问题,其实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一种现。但是在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作为我们每一位参与江乐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建议,除了常规工作之外,对于教育这样一份职责和工作,我们应该有更高的一种追求。就是我们刚才张主任所说的,“为了我们所教育的孩子更好地成长,尽到我们摆渡人的职责”。其实这也来源于我们对教育的一种情怀,我想有了这样一种追求以后,今后在我们名师工作室开展一些活动过程中间,会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动力。第二重在有行动。名师工作室它的核心是工作,那么从德育角度上来讲,我们江阴德育提出来的是行动德育就要求我们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在平时开展一些教育教学过程中间,也要有行动的目光,行动的意识。把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间发生的一些问题,一些思考,在实际工作的工作成员的实践中,努力通过我们的行动,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为我们其他的老师或其他的学校提供借鉴的样板。我觉得这是我们名师工作室的一个核心。第三,要有存在感,有团队。我们名师工作室提倡的是成长互鉴,智慧共生。张主任刚才也说了,“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们要依托名师工作室这样一个团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间,通过我们团队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间促进自我的发展。这就是名师工作团队的一个基本要求。
最后祝愿江乐名师工作室在今后三年,在两位顾问的悉心指导下,在江乐导师的组织引领下,在19位成员的共同参与下,能够在自我成长以及学校发展,促成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谢谢大家!
六、总结
汤科是江阴德育的引路人,也是我们所有德育人的标杆,是我们教育人的思想引领者。刚才汤科已经给我们明确了三点方向:第一个是德育为先。第二个是成长为要。我们要扛起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教育人德育人的责任。同时,第三个汤科也勉励我们永远保持成长的ing形式。永远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标杆,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此我们是心潮澎湃,信心倍增。再次感谢汤科热情的鼓舞!
七、何主任点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