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评分析

黄晓旦老师的《可能性》听课评析

发布日期:2020-10-18 22:09:31     来源:baojingjuan123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理解的六个侧面”中“自知”的表现,在追求理解的表现性评估中,需要在清晰的推理和阐述下对任务和表现进行反思、自我评估与自我调整。本节课,黄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1.设计有价值的反思性问题

课堂中精心设计多个有价值引反思的问题。如:老师连续摸出了3次红球,会影响第4次的结果吗?为什么袋子里红球多,出现的可能性就大?硬币有正反两面为什么实验中出现的次数不一样多?课堂教学中黄老师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并给予了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对比反思、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本质理解。

2.巧设反思性学习的时机

不同的学习活动阶段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反思。

(1)活动前的预设性反思。摸球活动之前,组织学生思考:两个袋子里球的情况不用,你准备把哪个袋子安排给自己、哪个袋子安排给对手?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游戏活动。

(2)活动中的过程性反思。如:第一环节摸球活动,问:第一次摸到的结果会影响第二次吗?第二次摸到的结果会影响第三次吗?第四次会受到影响吗?得出:不管摸多次,前一次的结果都不会影响下一次。摸出的红球有几种可能?不断的反思直击问题的本质。

(3)活动后的总结性反思。例如:硬币组和瓶盖组都进行了10次实验,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找出哪些是瓶盖组吗?进行了50次实验后,再次观察数据,你觉得哪些组是瓶盖?等层层递进的反思性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随机性以及概率与频率的区别。

3.丰富反思性学习的交流方式

有反思就要有交流。课堂上体现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出融洽的师生、生生交流。如第二环节当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瓶盖组后,老师抛出问题:为什么瓶盖反面朝上出现的次数比正面多得多?并出示“羽毛球”进行提示性思考。激发了学生反思地动机,学生积极地投入讨论,生生反驳与补充,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又如摸球游戏中,老师提出:我觉得刚才摸过黄球了,这次不可能摸到黄球了,你怎么反驳我?以此引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