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几点思考(冯琼娟)
影响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因素:
个人以为,有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习得,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老师、家长和同伴的助力等。我以为,一个有较高阅读素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离开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素养的提高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应该是有助于阅读素养的提高的。平时涉猎多种阅读内容,并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深入思考钻研,也能提高阅读素养。如果学生身边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有老师引领,有同学陪伴,有家长的指导,教育的合力、阅读的场就形成了,阅读素养定然不会太差吧。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都是非常重视的。
语文课堂外,我曾经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就书中的一些内容一起聊聊;给孩子创建展示的平台,讲讲书中的故事,说说书中的人物,演演书中的场景等。
我还利用必读书中的诗歌集,利用钉钉的打卡功能,让孩子们一起反复朗读诗歌,一首一首读,一首一首听。
我和孩子互相推荐阅读书目。我来说说我喜欢的书,推荐给他们;他们来说说他们最近读的书,给其他同学做做“推销”。我们试过比一比哪位同学的推荐,获得来最多同学的捧场(即,有多少同学因为你的推荐而去读了这本书),很遗憾,这一点只是私底下进行,没有在班级中大范围比较过。
在儿童的阅读素养提升中,有哪些困惑?
1.课外阅读的推行,无法做到班级全员参与,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连起码的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他们根本融入不到班级阅读活动中来。
2.必读书目的阅读上,很多学生和老师似乎更多的把目光放在了考试上,以出题目给学生做为目的和途径。学生读书或不读书,似乎并不太能在期末试卷上的名著阅读题上体现出来。
3.就我个人而言,平时的教学重点在教材上,对于课外阅读的思考不够,花时不多,还需要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