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线研讨

关于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几点思考(杨美芳)

发布日期:2020-10-15 14:48:51     来源:chenyunli

讨议题里第一个钻进眼睛的字眼就是“儿童阅读素养”。不敢自下定论,赶紧搜索了一番,“阅读素养”的说法倒有好多种,其中一说是“阅读素养是阅读者为了达成个人目标、积累知识、开发个人潜力、参与社会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另有广泛一说,“阅读素养不光是学习素养和工作素养,更是人生素养”。阅读这么重要,关乎人生,自然得从娃娃就抓起,所以,各个学校、老师对如何提高“儿童阅读素养”的关切度定是重视再重视的。

影响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因素有哪些?如果从自在因素来说,学生自我理解、接受能力、兴趣差异、个性差异都是导致儿童阅读素养高低的原因。从外在因素来说,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环境差异,一定范围内社会环境的差异(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镇一个小区),都会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影响。外在环境还包括学校环境,老师、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校园阅读氛围的影响,等等。

个人长驻低年级,平时有过如何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思考,但并不深。低年段儿童个性更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能长久的集中。抛开“素养”,单从“阅读”这件事上说。首先得从培养兴趣入手,领他们走近阅读这扇门,探头探脑地、欢呼雀跃地进入。这个似乎很好办,讲个故事,唱个儿歌,播个动画什么的,总能激起他们的兴趣。难的是引入这扇门后,学生的兴趣是否还能持续?怎样保证学生能继续阅读?包括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效率。

我希望每个人都喜欢阅读,不仅是学生,也包括自己。因为阅读带给我们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内能增长智慧,提升气质,外能帮助工作,改变命运。可就算有这么多好处,不喜欢读书就是不喜欢读书。我们班有个孩子,爸爸说只要一拿起书本,就发困睡觉。其实在成人世界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对于这一部分对书爱不起来的人,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让他们改变自己。我自己在工作之后,有了家庭之后,也是书越看越少,甚至到停当。用现在的话说,正在慢慢变成“可怕”的老师,真是惭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用“逼”。

或许对成人来说,这是最坏的办法,但也是最好的办法。对孩子呢?未必,但又不是未必。有些孩子,不听父母话,但能把老师的话当圣言。在我们还是个老师的时候,发个号,让孩子完成阅读任务,也是唯一能用这个身份来做的事情。不喜欢“逼”,但有时候也不得不“逼”。

教学工作又岂能用“逼”完成,这不是它的最大手段,只能说是终极手段。平时,我倒更愿意“领”和“引”的方法。我想,在校每天挤些时间,最好能有1个小时:让孩子们读读《日有所诵》,用上岳乃红老师的朗诵法,让孩子快快乐乐读啊唱啊;自己带上心爱的书本,一起静静地看自己的书,你不影响我,我不影响你;给孩子讲一本绘本,看看图,读读文,说说想法。在家每天读15-20分钟课外书,写写看的内容,喜欢的句子,想法等等,那个本子记录起来,在班上流转阅读记录……

在我的班级我的小天地里,我可以任由发挥,可难就难在理想与现实矛盾重重。早读课基本没有了,实行新的作息时间后,小朋友最晚都可以8:00之前到校,7:30进教室,看不到几个人。中午吃好饭得消化一下到11:45吧,就得进教室写练习,有时候语文,有时候数学。这都要查阅的,没有时间保证孩子完成,我的评估也就完了。放学前倒是有些时间,又得做作业,那些行动慢慢的学生,会拖到你分分钟忘了还有其他孩子在这里。

小朋友回到家里,有多少家长会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给孩子做个阅读的榜样?配合老师督促孩子阅读?很多家长的回答是:让他读,他就是不肯读!我们也没办法。所以,最终走在“逼”与“弃”的路上了。

困惑也好,无奈也好,现实总是逼迫着你低头。加入工作室,和许多优秀的老师在一起,我很高兴,也很庆幸。或许,我能费力地仰起头,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呢!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