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开英:《英语》(译林出版社)中年段Fun time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2020-07-1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英语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四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英语》(译林出版社)中年段Fun time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摘要:针对教师在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小学中年段Fun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和策略,使一线教师准确把握第二课时的教学地位, 抓住重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扎实有效地推进单元整体教学。

关键词:一体化设计  合理化选择  主题化建构  序列化推进

一、 当前课堂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译林出版社,下同)书中的Fun time板块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安排了游戏、制作、表演、调查等60多个操练活动,帮助学生操练并掌握本单元所学主要词句,是每个单元核心词句进行实践训练的重要阵地,也是每个单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高年段(五、六年级)教材因为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广大教师很清楚本课时要重点进行词句(语法)教学,而中年段(三、四年级)教材内容的设置不同,教材没有Grammar time板块,直接是Fun time板块,导致很多教师简单把它视作一个游戏板块,与其它内容紧密联系的板块共同组合成第二课时,对此部分就按照书面意思,作为一个活动环节展现一下,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结果:

1.教学重点巩固不到位。

   Fun time板块的语言素材为该单元的重要句型,学生在前面Story time板块学习时虽然对这些句型已有所接触、有所了解,但未必完全掌握,因为语言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操练、并且加以运用才能逐渐走向理解、掌握,第二课时如果把此部分内容只是作为一个环节处理,那么浮光掠影的教学在学生的大脑中注定是匆匆走过场,很难留下深刻的影响,更不用说在恰当的情境中自然运用了,当他们下一次在相应的语境当中也就不能自然浮现曾经所学,使学习的内容自然对接起来。这便是教学重点巩固不到位的严重影响。

2.教学语言交际性不强。

   Fun time板块的语言素材出自Story time板块,但相比Story time板块的语言,它的语料单薄,而且基本只有主要句式的一问一答,主题不明确,缺乏语境,这样孤零零地语言训练就算学生训练得张口而来、脱口而出,始终只能是语言的训练,而非语言的运用,学生不能融入恰当的情境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3.思维得不到延展。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果教师的思维被禁锢在书本之上、教学内容只有书本知识的话,学生的语言运用也不可能跳出书本、在生活灵动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教师这种按部就班搬运和移植知识的教学形态忽视了书本对话本身具有的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问题成因分析

1.教师用教材的意识薄弱。

以上教学现状分析中看出,教师很大程度上依赖教材,教学主要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目标知识点进行讲解与操练,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深刻领悟到教材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没感悟到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的教学是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并进一步形成具有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教师误把教材内容简单直接地视为教学内容,缺少了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调整来使之更适合学生学习与吸收,究其原因是用教材意识薄弱,把教材内容转为教学内容的能力还需提升。

2. 教师解读教材能力不够。

教师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思考的问题是:接下来的板块中,哪些内容比较贴近的可以放在这个课时教?他们关注了板块的内容,却没有去关注和深入探讨追寻板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为什么编者要在此处设置该板块?它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教师没有通过不断地追问练就一双慧眼,不能透过表象看到教学的本质,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教学目标的错位与教学结果的弱效。

3. 教师对语言习得规律掌握不足。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学习模式认为:学生理解接受、吸收新知识或新信息是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即原认知知识基础上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学生在用原认知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促使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同化组合成新的知识结构网络进入大脑贮存库,以便需要时随时提取、使用、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所学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生活运用的能力,引导他们基于已知进行新旧知识地有机组合,使语言更符合情景、贴近生活。语言的熟练运用它必须经由机械操练、模仿和运用三个阶段,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不是一个活动的走过场。

4.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没有深入。

教师在进行课时设计的时候,缺少了大单元教学意识,没有从整体入手去规划课时教学,他们只抓住板块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教学,缺少对板块设置作用和意义的正确解读,缺少前后课时教学的连贯性和递进性设计,缺乏对“这一课时在单元整体情境中到底要突出学习什么、为什么”的思考,导致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难以落实,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改进思考与策略

1. 整体规划,教学一体化设计

教师首先要确立整体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课时教学地位,而单元课时地位的认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点。大部分新词和重要句型在Story time板块以语篇形式呈现,学生通过Story time板块的学习,基本能达到以下效果: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课文或复述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语篇完整的情景当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还未能跳出课文情境真正灵活、熟练运用这些重要句型,学生对此只是“知其然”,而非“知其所以然”。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出发,Story time板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所学达到“知其然”的效果,第二课时的教学就要继续引导学生对重要内容(核心词句)进行巩固、实践、内化、吸收,并对此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第三课时的教学还要进一步强化推进,开阔视野向更宽泛的运用空间拓展,努力实现“知其未尽然”的效果。单元整体教学,如果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在第一课时种下一棵希望的种子,第二课时能长出茁壮的枝干,第三、第四课时能开枝散叶,树盖亭亭也。可见,第二课时在单元教学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承上启下,为学生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架构桥梁,为学生能够围绕单元话题进行真实交际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保驾护航。

2.按需设置,内容合理化选择。

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因为,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在“教什么”都没弄明白的情况下,试图通过研究“怎么教”来提高教学效益或者效率,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第二课时的内容设定由教师自主完成,教师一定要转变“教材观”,不能一味地搬运教科书上的内容施教,而要兼顾四个“基于”选择性地设置内容:基于学生的能力,教学内容选择要适量,不宜超量,也不可少量,要保证学生能吃饱、吃好;基于内容的关联度,第二课时要选择内容相关的素材融合在一起教学;基于课时的需要,第二课时要突出课时功能,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重要句型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效果上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必须与目标达成结合起来考虑,内容是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才是适当的。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教师不可将一单元死死规定必须几个课时完成,在选取内容的时候一定不能被固定组合所限定,非要将Fun time和其他几个板块组合成一个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设计,可以Fun time和Checkout time结合,可以Fun time,Checkout time, Sound time和Ticking time结合,也可以Fun time 独立设计一个课时,但是必须提醒的是:教学不是完成书本内容的传授,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书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使之成为更能促进学生学习、吸收的比较适切的教学内容。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再构,就是要求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式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英语教材编委会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刘道义老师给广大教师一条叫做CARD的“锦囊妙计”,即根据教学需求“改变”(Change)教科书的部分活动(如调整顺序、降低难度等),“增加”(Add)语篇或活动,“调换”(Replace)课文或活动,以及“删减”(Delete)部分项目。为了少一些教化,多一些活化,教师可以从Fun time的可操作性、实效性上思考是否需要将活动“改变”或“调换”,从语言的生活化角度思考内容是否需要“增加”或“删减”,将活动设计的意义提升,将活动内容前后融通,将生活引入课堂,尽量确保再构的内容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3.强化重点,内容主题化建构

Fun time板块内容突出语言结构,缺少语言情境,与生活交际有区别,为了提升语言输入的品质,教学一定要设计语言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生,语言一定是围绕某个话题深入开展,这样有利于学生抓到学习的抓手,提升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既然是单元整体教学,Fun time教学就是本单元这个大整体下的一个小整体,单元本来有主话题,第二课时可以延用单元主话题,也可以根据内容重新设计子话题,每课时的子话题从属于单元主话题,但层层深化,相互支撑,紧密联系,使整个单元的学习浑然一体。以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为例,根据对第一课时Story Time学习内容的分析,从中看出课文主要讲述苏海、苏阳姐妹刚搬入新家,各自在找寻自己的物品,教师可以将这一课时的子话题设计为Looking for things in our new home;第二课时考虑Fun time板块和Checkout time板块内容紧密相连,可以划分为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从板块内容上看出此课时主要教学为:学生能用Where is/are…? It’s/They’re…进行物体位置的问答,并且能够用句型This is my home. We have…in our …介绍自己的家。教师可以将此课时话题定为Welcome to our new home,设计朋友们来到苏海、苏阳家里参观新家的情境,并在此情境中合理使用语言;因为教材内容没有涉及询问人物地点,很多教师可能就直接将其pass了,但是由于学生对于人称代词已不陌生,教师完全可以增加这个内容,将其设在第三课以Playing hide and seek in our new home展开,设计小朋友们在新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就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句型Where is/are…? He’s/She’s/They’re…,并将剩余板块合理安插在其中。这样,整个单元以our new home为主要情境,以“找东西”--“欢迎朋友到新家参观”—“捉迷藏”为三个子情境串联、支撑起整个单元内容的教学,整个单元课时主题突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聚焦丰富,课时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盲目性,有利于学生确切地感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分层设标,活动序列化推进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个语言训练的活动组合而成的,努力使每一个训练活动做到省时优效,整个学习过程必然有效。教师要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引,有序安排课时教学活动,主要以下几种做法:

a. “承前启后”而非“另起炉灶”

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上一个课时与下一个课时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有一定的承接性。但是我们的老师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往往会与第一课时撇开来,重新另起炉灶。如有教师在教学四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第二课时如此导入:

(1)Say the similar words: oranges, yellow, nice, tiger

(2)Ask and answer:

T: I like animals. What do I like? Guess!

S1: Do you like…?

T: 逐步提供语言的帮助:It’s white. It’s very lovely. Its ears are very long.

  S1: Do you like…?

   T: Yes, I do. Do you have a…?

  S2: …

这样的导入为了导入而导入,把前后两个课时教学割裂开来,使得两个课时教学内容承接、延续性缺失,教学整体性不明显。教师完全可以从Story复习入手导入,因为学生是在Story time基础上进入今天的学习的,今天的内容又出自语篇,具体改进如下:

(1)From the story , we know our friends use…to make a fruit salad.学生说出课文中已出现的水果名称,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纠音、记忆单词,追问What other fruit do you know? 拓展教授书本之外常见的水果名,并采用Chant 或 riddles 等趣味游戏对单词加以巩固。

(2) We know they have different fruit.If you were xxx,tell me what you have.学生用I’m xxx. I have….说句子。

(3) Su Hai has some questions. What are her questions? If you want to make a fruit salad with them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引导学生用Do you have a/any…?提问。

4)罗列学生所提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读、看、辩、思,回答什么情况用a,什么情况下用any,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

这样的导入不仅再次复习、巩固了Story time,还在原基础上拓展了词汇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语言运用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基于学生的已知开展教学,更容易让学生自主参与,把语言训练的时间和平台还给学生,还体现了教学整体化设计。

b. “整体推进”而非“碎片组合”

所谓“碎片组合”,就是指教师将Fun time与其他板块捆绑教授,蜻蜓点水式传授书本知识,内容碎片化印入学生的脑海,记忆难以深刻。“整体推进”则是教师运用单元整体理念为教学指导,将书本重要句式继续放入单元教学情境中,使语言的产生合情化、语言表达合理化,避免语言仅仅一问一答的呆板状态。继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的第二课时为例,我们会发现教学的语言远不止板块表面显示的语言,把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第二课时还有Story Time内容剩余的一些房间及家具物品名称的教学,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教师还可以拓展更多的这类词汇,充实学生的表达;另外,通过对Story Time内容的深入研读,我们发现书本分二种情况进行Where is/are…?的理答:一种是确定知道事物的位置而直接回答It’s/ They’re…,另一种是不确定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或帮助Is it…?/Are they…? 学生在第一课时只是接触了此内容,还未对此进行强化训练而使之真正内化、掌握,所以在第二课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把这一块也彰显出来。还有,为了使整个话语体系更完整、合理化,在内容上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添加一个开头来开启这段对话,也可以加一个结尾使对话符合生活。“整体推进”策略有利于语言表述走向丰实意义,有利于教师形成优化教学细节处理的思维,去主动建构教学,用好教材,把教学的每一步都走扎实,为整个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奠定基础。

c. “语用发展”而非“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是“语用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教师不能把教学仅仅停留在“语言训练”之上,而是通过一定量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打开他们的思维,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挂钩起来,帮助学生获得在生活情境中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发展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以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 单元Fun time教学为例,板块教学内容主要为:学生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please./…,please.来点饮料和食物。联系Story Time板块思考,教师还可以结合What about you? Anything else? 等句式丰富语言表达,但是纵观教材内容的设置,其交际表达只符合生活中一个情况,就是:服务生问客人要点什么餐,客人就回答什么。这样情境的语言练到滚瓜烂熟也是一种训练,教师要为学生架设书本走向生活的桥梁,让“语言训练”提升到“语用发展”。事实上,生活中会出现多种情况:如客人点的餐可能没有了,那么做一个优秀的服务生,他就应该学会推销自己店里的产品,为客人作出一些建议What about…?It’s/They’re very nice/yummy/juicy…;如同一类食物有多个品种,像咖啡这一饮料就有清咖、奶咖、冰卡、大杯、中杯、小杯等,服务生为了提高服务满意度,在客人点餐时就该让客人自主选择A big cup or a small cup?客人也不是像书本那样教条,全部回答Yes,please.他们完全可以委婉回答:Yes, it’s very sweet,but I don’t like sweet things. It’s not good for us.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打开的,是积极活跃着的,他们是自由、得体、真实地表情达意,能力得到真正提升,这样的学习才是有用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译林出版社.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T】.南京: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