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方有“真” 2024-09-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从心方有“真”

——读《为“真学”而教》后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人生三问。 要真正懂得人生,少不了对自我灵魂的叩问,明白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在探寻这个哲理命题的途径中,也必要弄懂另外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们也可称之为“认知三问”。万变不离其宗,答案不会在别人的兜里,然后自己蹦出来,叩问自己,把这些理清楚了,疑惑便慢慢消除,人生道路方能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豁然开朗。

认知的三问,想必能真正能够弄明白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们活在这纠结而茫然的囚笼中,把自己包围,越缠越紧,以至于最后被社会压得喘不过气来,便种种怀疑人生,沉沦而不自救,痛苦不堪。

作为一名执教者,认知的探路人,引领员,若也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糊里糊涂地从事教育工作,只是单纯的把教育当作自己来安身立命,获得工资报酬的手段,我想这样的教育者是不合格的。怎样的职位担当怎样的责任,教师岗位不同于其他上班打卡的单位,每天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便可安心下班,第二天再去完成老板下达的另一项任务,老板满意便就大功告成,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教育是一项长远而未知的工作,它不是机械化的任务,相反,教育需要活,需要思想,需要真。

我想很多老师都曾费心思考,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而教?怎样去教好?但即使是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也不敢胸有成竹地说自己想明白了,教明白了。而答案是什么,没有谁能编辑成册,大家人手一本,按章法去做,按部就班。我们需要去探索,但它绝不是朝夕便可琢磨得透彻的,也许穷尽这一生方有自己真正的领悟。我们是在不断地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感悟之后,渐渐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悟。而那些以为仅凭看几本书,听几节课便自认为已经大彻大悟的,我也不敢苟同。教师好比是一棵树,树大根深,方能枝繁叶茂,教师的基础专业技能要扎实,要扎得深,延得广,才能不断汲取更丰富充足的营养来补给自己,让自己成长。

什么是教?为何而教?怎样去教?我在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中,似乎有了些新的感悟,他在书中提出了“为真学而教”,他提到,当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从假教、教学走向真教,真学。没竟想,打假止劣这一任务也中肯地落到了到教育上去,教育这块被名利浊气慢慢包裹侵蚀的玉石也是要抛抛光,筛筛杂质了,这一说法着实新颖有趣。

冯老师给真学、真教的定义,我的理解,离不开 “从心”二字。教和学没有“心”,何谈“真”。当然,这里的从心并非是说让老师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而脱离了学生,导致“以为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而是要老师也来度度学生的心,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验、想法、心思来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发自内心地期望学生产生美的感悟,与学生产生共鸣,教的内容不一定只专注要考的知识点,因为心灵的成长,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这绝不是说一张冷冰冰的测试卷能够替代的。

而今的教育,仍旧是“题海战术”风气日盛,不可否认,学生熟练某个知识点的确少不了这种“题海战术”,基础要稳,但教育绝不可以偏概全,认为学生基础打扎实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功成身退。这绝不是“真学”或“真教”,而是让教和学一步步踏入死地,挤入墙角,教学再无生气。这样的教育前景太过可怕。正如冯卫东老师所说,我们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让学生多一点“散步而非赛跑”的心境和感受。就拿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语文不是比谁做的题目多,谁看的书多,如果不能从语言文字中获得美的享受,即使再多的书,再华美的语言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串串字符拼凑起来的味同嚼蜡的文章。“慢慢走,欣赏啊”,文学类的东西切忌走马观花,它没有速度和加速度,没有乘和除,只有一步步地加和减,徜徉于文字和作者的思想心灵之间,文学更是需要经历一个反刍过程,即揣摩、体验和回味,慢慢获得感悟,而这种感悟也绝不是“题海战术”可以达成的效果。以真学、真教来追求“真效”。

假学盛行,真学难觅。有真必有假,如今的教育,假的层面太多,执教者沉浸其中,津津乐道而不自知自己已经深陷囹圄,只成了个出色的表演家而非教育者。一味地搅弄课堂,自以为的精妙绝伦也不过是浮光掠影。拥有十八般技艺固然可敬可佩,然则在芜华的表演中离了本,便成了荒腔走板,毫无价值和营养可言。这样的教育失真,可悲可叹。谈教育,理论上的学说颇为丰富,也很高大上,我们在心里认同、赞赏,但是又往往在行动中背离,正如杜威所言,“几乎在理论上五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冯卫东老师总结的深刻入理,的确,我们缺的是“刻骨铭心”的真学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不得不承认的是,相较于美式的教育,中国式的传统教育恰是缺了那么点“活”和“真”,前者教育下的孩子,我们可称之为有着真性情的智者,而若是给后者教育下的孩子也冠以一个名号,估计只算是一个灌输填鸭式的学者吧。也许,要真正搞懂什么是教育的“真”需要耗时耗力,我们需要不断从自己的课堂去反思、总结和改进。让支离破碎和浅表浮华的东西远离我们的课堂。佐藤学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下有用的东西。”一味地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是华而不实的,寡然无味,如同嚼蜡。我们要学会创造课堂情境,也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其中,而不是自说自话,自我陶醉,学生一头雾水。心甘情愿地把情境、话筒、聚光灯、白板给学生,创造“真学”“真教”的情境,为真学而教。

好的教育,真的学习,皆是主动而不是在被动中完成的,正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执教者不应是被考核、奖金逼迫上的教,学生也不应是被刀架在脖子上的学,方式错误,一切的教和学便都不“真”,缘木而求鱼,终归一无所获;隔靴而搔痒,必将毫无成效。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以学定教而非让学生囫囵吞枣,芝麻西瓜一把抓。

大成若缺,宁少勿滥。教学亦是如此,完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而且,上一堂完美无缺的课又岂是那么简单。让我们的课堂有瑕疵,有惊喜,有挑战,有冲突,如此教下的学方能鲜活,方为真。



  • 阅读(8)
上一篇: 《诗词例话》 | 下一篇: 《高手教师》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