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有爱的课堂里》 2024-09-11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杜倩 所在单位: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4-09-11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活在有爱的课堂里》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杜倩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最近阅读了李政涛老师的《活在课堂里》,从书中我感受到作者对叶澜先生的崇敬,好课的五个“实”分别是: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平实(常态下)、真实(有缺憾),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对教学的设计研究,对课堂的打磨钻研,更离不开课堂中的每个学生,我们常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投入课堂、积极配合,更是一堂好课的催化剂。

书中也提到爱学生,是课堂的终极命令,学生只有感觉到教师的爱与关心时,才会发自内心认同老师、乐于听从老师,从而也就更投入课堂的学习。但是,这种爱不是溺爱,爱中包含教育,在教学生涯中我们会发现教育离不开批评,批评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但批评不是教师的禁区,更不是伤害的代名词,批评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关爱的表现,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时要讲究艺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对事不对人,让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批评,从而改进不足、不断进步。

当课堂上看到学生有不该出现的行为时,批评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行为的否定和指责,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用消极、过激的言语对学生进行攻击,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措辞指出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投入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神话故事这一单元时,因为神话故事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且包含了丰富的想象,所以在讲这些课文时,会插入一些神话故事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出示这些时,坐在教室后排的小王学生忍不住交头接耳,脸上控制不住的兴奋。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严肃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觉得丢脸,或许心里还会想:凭什么批评我?我讲的话和语文课有关,老师还批评我。像这样,批评失去了作用,学生依旧改不了课上随意讲话的坏习惯。当我看到这位学生坐在教室后面,一边手指着黑板上的图片,一边窃窃私语时,我点了他的名字,说:“小王同学,你认识这位神话故事的主人公吗?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王同学兴奋且大声地把他知道的故事流利地讲了出来,在他分享完后,我先夸他平时爱读书,积累丰富,但我补充了一句:如果能在课堂上管住自己的嘴,老师会更加欣赏你。小王同学用力地点点头,挠挠头发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也更有学习神话的兴致了。

同样是批评,半开玩笑地批评孩子,既不会让他觉得老师没有尊重他,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帮助我在讲解神话人物时,补充了一段人物故事,同时还改正了他上课随意讲话的错误行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在一些小插曲中“活”起来了。

赞可夫说过: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学生的年纪较小,部分又比较调皮,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犯错后意识到错误,但过不了多久,又犯同样的错误,反反复复,这是在考验教师的耐心。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批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效果都不一样。有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批评教育才能改正,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

我不由想到班里的男孩小潘。语文课上,他发言积极,但这样的状态只能维持15分钟,时间一过,他就开始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或是频繁地插嘴。刚开始,我没太在意,只是提醒男孩注意课堂纪律,认真听讲,我心想可能是他思维太活跃所致,但逐渐发现课堂小练笔时也要讲悄悄话。于是午饭后我单独询问小潘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孩子不敢直视我的眼睛,面对我的问题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沉默半晌,男孩说:“我表现不好。”我发现他能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但明知故犯让我一时间有些疑惑,孩子也一直沉默着,我耐心地等他开口,过了五分钟,他依然沉默地站在那,手不停拽着衣角,我试探性地问:“你是不是想要靠捣乱引起老师的注意?”孩子点了点头。了解了原因后,我耐心和孩子解释:“老师的注意力不能时刻放在同一个人身上,你虽然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但是老师心里越发觉得你是个调皮的孩子。并不是老师批评你才说明关注你,希望你靠认真听课、积极举手来引起我的注意,可以吗?”孩子抬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重重地点点头。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发现他开始举手发言,注意力也更集中了,虽然有时还是忍不住插嘴,但立马能意识到错误。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更别提孩子。针对学生反复犯错的行为,教师在教育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爱的其中一种方式是批评,但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被爱,一个被爱的孩子内心才会稳定,才会强大,才会由内而外散发活力,课堂才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