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瑜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发表 2023-09-29
网站类目:研究成果获奖 姓名:刘晓瑜 所在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获奖类别:论文发表 获奖级别:省级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2023-09-29 评比部门: 发表刊物:校园英语 刊物级别:省级 发表时间:2023-07-01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214401 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刘晓瑜



摘要: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越发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国内外文化环境差异的前提下学好英语知识,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正向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差异性词汇分析、创设交际场景、创设体验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期为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特征提供一定优势助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色的用语方式和词汇是文化的集中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对学生今后了解世界、学习先进文化、理解他国的人文环境起到了优势作用。为此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国外的思想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为学生今后学习掌握英语知识奠定优势基础。

1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与文化具有深厚的联系,二者都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特色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对方的文化环境,如学习食物类的英语单词,接触的是饮食文化,学习节日类单词,接触的是节日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脱离了文化环境单纯学习语言知识,相当于剥夺语言知识的沟通、交流的属性,背离了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为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不同需求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

2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在小学英语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采取与小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接触、学习、应用的过程中把握西方文化的特点,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了跨文化意识,对于今后在工作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教师要有“前瞻”意识,依托教材的“载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未来,为塑造国际化的未来新时代的小学生打下文化基础。

2.1从教材内容出发,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细节知识入手,循序渐进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将西方文化内涵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西方的基础文化知识,为知识的跨文化传递奠定基础。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基础,以单词和日常生活用语为主,内容相对简单,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词汇含义和用语差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掌握英语知识奠定基础。

以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Hello》为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深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印象,教师可以从日常称呼方式入手,在课程开始前询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好,老师姓刘,大家遇见我会怎么称呼我呢?”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回答:“刘老师好”,教师在肯定学生地给出的答案后,提出问题:“大家谁知道美国的小朋友遇到老师之后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称呼对方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剧片段,片段中美国学生称呼老师:“Mr Paul”“Miss Elisabeth”“Ms Joel”,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量不同,班级中可能存在不理解单词含义的学生,为此教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查阅词汇的含义,要求学生翻译陌生单词的含义,在词汇翻译中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由教师给出进一步的明确解释:“在汉语中老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尊敬的称呼,而英语中teacher一词仅代表一种职业,而Mr代表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男性、Miss代表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未婚女性、Ms代表具有一定社会的已婚女性,在西方文化中,这些称呼才有表示尊敬的含义。”在探索、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部分单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引申性含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展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被人为赋予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奠定基础[2]

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I like dogs》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以dog为介入点,通过分析dog在中西方文化环境中的象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方传统文化中狗多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拿耗子等,而在西方国家中狗是忠诚的象征,人们非常喜欢狗,狗也在成了英语的特色之一,在介绍的同时引入英文对话,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翻译对话内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发现“My dog is barking”翻译成中文后的含义与上下文无法衔接在一起,此时教师阶级穿插讲解在英文对话中狗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My dog is barking是一句英语俗语,指我的脚很疼,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其他与狗有关的俚语,raining cats and dogslet sleeping dogs liedogs breakfast等,在集中介绍与狗有关的俚语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奠定基础。教材只是一个“载体”,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多补充、扩展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知识,让学生感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以及造成不同文化的内在原因。

2.2创设交际场景,跨文化互动交流

日常交流和模拟会话练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锻炼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各类主题的场景会话涵盖了人们日常交流的各种场景,在日常交际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真正做到了学用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开展英语会话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助力学生成长。

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Christmas》为例,本单元主要讲述西方的圣诞节以及人们庆祝圣诞节的各种方式,教师可创设以“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为主题的交流场景,一人扮演中国学生,一人扮演美国留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双方各自来到对方的国家,听对方讲述在自己的国家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中国地放烟花、贴对联、吃饺子,美国的吃火鸡大餐,姜饼糖果,戴红色帽子,装饰圣诞树,互换礼物等,在相互交流介绍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奠定基础。

在选择交际场景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小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活动范围集中于学校和家庭,过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的交际场景主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难度,学生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交流互动的对话上,导致学生在交流活动中难以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此教师需要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选择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感触最为深刻交际场景主题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为高质量的跨文化互动交流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3]

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In the kitchen》为例,饮食文化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以饮食文化为主体创设交际场景,在互动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前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在阅读活动中了解中西方的主流饮食习惯,加强学生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负责观察教师给出的带有食物单词的卡片,并尝试用肢体动作传递食物的相关信息,另一组学生负责观察,结合对方给出的肢体动作猜测具体的食物名称,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中西方食物单词的了解。最后教师在活动中分别展示中式一日三餐和西式一日三餐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自拟对话,部分学生以我最喜欢的食物为主题开展对话,另一部分学生则将对话的重点放在食物种类的差异上,裴欢欢:“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李志:“My favourite food is cheese breadDo you like it?”裴欢欢:“I dont know what it is。”李志:“ReallyCheese bread is two pieces of bread with cheese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usually eat?”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将话题从日常吃的食物转移到饮食文化当中,在对比分析中逐渐深化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为西方文化的系统框架的沟通提供了支持。学生在交际场景中更加容易理解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内涵。

2.3创设体验活动,跨文化感受升级

为实现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教师应积极尝试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展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活动,让学生处于模拟的文化环境中,直观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西方文化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印象。

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播放记录西方人文环境的视听资料,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文化体验。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西方影视作品中与运动有关的影视资料,将资料信息组合制成视频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体育运动上:“大家平时看电视时有注意到哪些体育活动?平时父母和其他长辈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体育节目呢?”学生就教师的问题给出足球、羽毛球、排球等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大家知道西方国家的民众喜欢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吗?”播放视频课件,结合视频内容解说西方国家对体育运动的喜好,学生认识到西方文化环境中更加喜爱橄榄球、篮球、拳击等直接身体对抗较为激烈的体育赛事,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特征,从体育活动项目入手深化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实质和根源,助力学生通过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发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环境中组织开展表演活动,以东西方文化中可能导致文化误解的要素为主题开展课堂表演活动,在结合生活环境演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特色。以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What a day!》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行上网搜集资料,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一场英语表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扮演一对好友,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Tom提出自己对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感兴趣,李玉则以说客套话的方式邀请对方共进晚餐,结果Tom欣然同意,李玉只能无奈改变计划,邀请Tom到自己家吃饭,在吃饭时Tom通过夸赞李玉的母亲非常漂亮的方式表达问候,在李玉婉拒了Tom带来的礼物时Tom又直接将自己带来的礼物放回了背包内,Tom在吃饭时不停夸赞中国食物导致李玉一直为Tom夹菜,Tom不好直接拒绝结果因为吃得太撑而晕倒。通过表演将跨文化环境交往中可能产生的尴尬和误解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示出来,在直观的表演中强化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感受,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

时代在发展,当代公民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从小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而且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全球奠定了文化意识的“底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有了跨文化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会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继承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目前的现实是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存在着缺失,很多英语教师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就要培养,英语教师义不容辞,学校也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创造各种条件,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今后学习记忆英语单词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助力,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不断挖掘东西方文化环境中的差异性因素,创新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创造教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环境的特征,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小风,窦宁.小学英语课堂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英语广场,2022,No.211(31):121-124.

[2]孙维佳,崔乐.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提升学生文化意识[J].基础教育课程,2022,No.330(18):42-47.

[3]叶向荣.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渗透策略[J].亚太教育,2022(12):34-3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