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探求真相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2022-01-25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在阅读中探求真相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江阴中专高新区校区   段迎春

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说:凡事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文学作品亦包含在这个凡事范围内。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的作者孙绍振教授在书本卷首写了这么一段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教授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说起,深入概括了自己对课堂上语文教学内容的界定,书中的七个篇章自然也紧扣“看似一望而知,实则可能一无所知”这个特点做了细致的解读。

王栋生老师说:读《名作细读》让人感兴趣的是孙绍振教授的阅读理念和解读思路,他的分析解读,既能牢牢地把握作品的灵魂,又能品赏每一个音符的奇妙,谓之剑胆琴心可也。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但细细读来,还是颇有收获。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厚的文化底蕴解读了一批中外文学作品。孙教授的解读方法不但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引发了大家思维的震荡,给人以美的体验。孙教授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不管处于哪个阶段,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静下心来,沉入作品,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从而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

什么是文本细读?就字面意义,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就是在细读文本时关注好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这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多的似乎是在按照课程计划匆匆赶路,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以致于时有会出现,一个问题抛出后,整个课堂顿时陷入沉寂,没有细读文本,很多的深入理解将无法进行。读了孙教授的作品,觉得这么些年的语文都白教了。自身在细读文本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谈何指导学生去细读文本?“细读”的根本还是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深刻透彻地阐释。

如何能从“细读”中探求真相?

第一,以本为本。

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它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我们在细读文本过程中固然需要“知人论世”,但更要求深入文本作具体分析,从作品中、从文中分析出来,才是活生生的。

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

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文本的语义是字典语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形态。每个具体的上下文都会影响到某个字词的字典语义,使字典语义发生微妙的变化。孙绍振教授认为,语词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而语境,其实就是人境,人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内涵,才能体悟作家的情感。

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孙教授在其《渺小的人物和崇高的主题——从心理结构看<最后一课>》中巧妙地抓住“横断面”的结构方法,分析作者如何把小弗郎士从日常的、常规心理惯性中冲击出来,使之进入例外的、反常的环境,然后表现其心理结构的变幻,很好地解读了《最后一课》。

从古典诗歌到现代诗歌,从散文到小说,叹服孙教授的名作细读功夫:以解读杜牧的《江南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概括了春天的九种不同情怀;以解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沁园春·雪》诠释了两种不同的冬天美;以解读杨振宁的《邓稼先》、鲁迅的《自嘲》、解读《愚公移山》谈了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孙老师的每一次解读都是那么的别具一格,令人信服。

掩卷静思:文本细读,是打开通向文本深处、开阔自我视野、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的最佳途径。孙教授的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语文教学,更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