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2021-01-25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吴长海 所在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执教时间:2021-01-25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精言妙语,赏文悟理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吴长海

一、导入新课

舞台因演员而留下精彩,留下辉煌;浙江绍兴的兰渚山水,因书法大师王羲之而留下文化,留下精神。可以说,王羲之是兰渚山水的邮票,正因为他在兰渚山水上打下文化和精神的烙印,兰渚山水才邮行千古,畅通天下。而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依托就是一件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大屏幕展示)。这件作品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羲之和41位雅士名流宴集于兰渚山的兰亭,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结集写的书序。唐太宗看后赞之曰“尽善尽美”,遂遗命作为殉葬品,真本从此失传。我们从屏幕上看到的是这件作品的摹本。从摹本上,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象形文字的美,下面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体会语言美,并出示碑帖全文

三、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

1.师:本文首先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这是怎样的一个盛会呢?

明确:时间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事由  修禊事也;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      人物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师:本文是篇书序,与一般的书序有何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者览之,亦将有感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四、赏析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屏幕上显示兰渚风光概貌,问学生作者描写了兰渚自然风光中的那些景物?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屏幕显示图片)

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山石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的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崇山、茂林、清水、修竹而已。作者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足以写出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景物明朗淡雅,而又生机盎然,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     

2.屏幕上显示“流觞曲水”图片

伴白:看到这幅画面,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的隧道,来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墨客名流的儒雅风度和诗意人生,这个美好的聚会从此传为千古美谈。今天,每年的三月初三,都有许多文学硕儒、书画巨擘汇集此地,流觞曲水,重温当年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热闹宴会,借古人之地,抒今人豪情。

3.屏幕上显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图片,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析:与会的墨客名流,乘着酒兴,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天空如此高远,宇宙如此浩渺;俯视,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万类春天竟自由。王羲之,纵展目力,畅开胸怀,赏无限美景,心旷神怡,感官获得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由衷地发出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这乐一来自同道相逢的喜悦,二来自兰亭美景的陶醉,三来自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

4.再读第一段(男生齐读)。

五、范读第二段,伴白: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这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心境变迁的一个字——“痛”。作者是痛苦,还是痛心,抑或是痛惜?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缘何而痛?

1.“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人生活在世上,总要与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这就是真实的世俗的生活。世上芸芸众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作者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人总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以及“情随事迁”的忧左右,即人在美好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就是在这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欲壑难平。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昨夜西风凋碧树,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真是“好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不管寿命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人固有一死,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死神的无情吞噬。个体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无法抗拒,也无法回避,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由此来概括一篇之意,正是作者见解的高远之处。

4.再读第二段(女生齐读)。

六、赏析第三自然段,学生个别读。

1.师:找出表示作者情感的词——“悲”,思考作者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不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流行着老庄的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他们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漫漫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2.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七、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风物之美、人物之胜、视听之娱。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但是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最执着的努力。

反思 

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曾说:“深深阅读浅浅教,回归本然真语文。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未来。”因此,他的课堂教学中,他注重情感陶冶,唤起学生心灵中的至真至善至纯。笔者借鉴肖培东老师的教学风格,上了《兰亭集序》一文。

1.赏出文的美。表现主义的代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指出:人的认识有两种,一种直觉的,一种逻辑的,而直觉是“从情感得来的”,逻辑是“从理智得来的”。故就《兰亭集序》的教学而言,“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

笔者在课堂上,多次用屏幕展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的兰渚山的美景,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让学生遥想文人雅士当年的风流聚会。然后让学生听读、齐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美丽文字,品味语言之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就能展示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类似的写景散文,都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艺术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

2.悟出理的妙。本文富有丰富的哲理内涵。为了让学生品出丰富的哲理之妙,我在上课之初,用哲理之句“舞台因演员而留下精彩,留下辉煌”导入新课。在课文中,注重讲解“兰渚山水,因王羲之而留下文化,留下精神”。

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饮酒赋诗,借诗歌表达舒畅的心情。作者极视听之娱,在愉悦之巅峰,忽然意识到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转瞬之间“老之将至”,不禁悲从中来,发出不可再得的深深惋叹。

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会老去,乃至最终失去。作者把“死生亦大矣”的感慨放到时间的长河里,和古人的情感相比,也是“若合一契”——完全一样。古今人士“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与怀”,都留下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者的一声“悲夫”,使今天的我们感慨、思索,再一次引起对青春、对人生的重新思考。所有的生物,都无法回避终老,乃至死亡的威胁,也永远无法不思考活着的意义所在,只要生命存在,只要人类还有思想,王羲之的文章也就有存在的价值。也课文导入语“王羲之是兰渚山水的邮票,正因为他在兰渚山水上打下文化和精神的烙印,兰渚山水才邮行千古”,进行对照。进而启发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把握今天、有所作为。文章的哲理之妙,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心田。


  • 阅读(181)
上一篇: 伶官传序 | 下一篇: 纪念刘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