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向“内”,走进“这一篇”
——以《长江三峡》教学为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临港校区 吴喜喜
目前中职语文教材按照文体组织单元,大概有诗歌、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小说、戏剧这七类文体,前年因课题研究需要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散文是学生最爱读的文体中的季军。散文好读,却不好教,在我原本的观念中,语文教师比赛教散文,比拼的就是谁的教学设计更新、更巧,效果更好,也就是要比较哪位老师更能抓住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更具备既能调动学生兴趣,主动探究文本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至于教师自身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我一向认为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但读了王荣生教授的《散文教学教什么》,我才发现我对于散学教学该教什么,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向外跑”现象。
王教授在书中指出的“两个向外跑”现象:一是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这实际上是把课文作为跳板,径直跳到言说对象上去,试图建立学生与“外在的言说对象”的链接;二是从散文里“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这实际上是把作者的情感认知腾空并黏附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企图让学生“具有”“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思想”、“精神”。
要避免出现这两种现象,我们需要由“外”到“里”,走进“这一篇”。散文之所以难教,其实在于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篇文章当中都隐藏着一条或多条的情感线索,而这情感线索贯穿着全文看似零散的文段,每一篇散文都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受,而作者的真实感受其实就是整篇文章的“精神支撑”。因此,阅读散文,引导学生欣赏散文语言表达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优秀的散文作家能够准确地捕捉语言中微妙的情感和感知,能够用语言传达丰富细腻的人生体验,尽管有时乍一看似乎很常见。”自然而然,散文教学也应该“因材施教”,把握好每一篇文章的“个性”。每一篇散文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抓住“个性”进行教学才能使散文教学不单一化和模式化。
下面我以《长江三峡》第一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和感悟。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风格与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统一的,深刻的哲理、磅礴的壮怀以及灿烂的山川、江河,一旦孕育成散文的意境,优美浓烈的文词便奔涌于笔端了。试想一下,面对气象万千的长江,没有一支浓妆艳抹的彩笔,巨幅画卷是不能制作的;面对扑面而来的奇特景致,没有丰富美丽的语言以及驾驭这种语言的能力,战斗的诗情就不可能抒发得如此壮美。因此本文教学在设计中,聚焦“壮丽”之景,开启发现之旅,从畅达、热烈、明朗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心中汹涌澎湃的感情。
在设计这一课教学时,还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教材中的《长江三峡》是作者《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单看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就是在展现作者眼中的三峡之美,但前一篇中写道“我觉得这是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后一篇中则有“看一看!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 !也就是说,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作品充满着一种时代精神、战斗激情,那么这一贯穿全篇的思想感情,在本课设计中是否必须要体现出来呢?
《散文教学教什么》中告诉我们“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也就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从本课中个性化的语句章法里去感受、体认作者的人生经验,首先应立足本课内容,分享作者在文本中传达出的人生经验,然后,再去尝试往更细腻甚至细微处走。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三峡的壮丽之景,感受三峡魅力。
2.学习本文抓住三峡景物特点,采用多种手法表现其神韵的写法。
3.体会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讴歌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设定为:把握景物特征,感受三峡魅力。
教学难点设定为:品析文中拟声、绘色、摹形的写景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创设情境,以国庆旅游为话题,引出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然后提出问题:“人民币我们每天在用,有多少同学知道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什么?”在明确了其它币值图案后,学生很容易想到10元币值的背后是画的是长江三峡。此处,教师顺势导入课文,介绍作者、课文写作背景和长江三峡的有关情况。
文本研读环节用三个递进式的问题串联起来:第一问:“长江三峡为什么能被选中作为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呢?”政治、历史、经济原因暂且不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其风景特点着手来分析,从而把握长江三峡的整体特点,梳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二问:“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人民币背面肯定只能放一处,如果是你,会选择放哪一处呢?”要回答这个,学生必须认真研读文本,把握住三峡各自的特点,才能做出选择。
第三问:“三峡各有特色,为什么被选中的是瞿塘峡呢?它的魅力在哪里?”通过朗读、重点词句的勾画分析、风景图片的欣赏对比,认识和感受瞿塘峡的雄伟瑰丽,学习作者多种手法表现三峡神韵的写作手法。
最后,播放视频《云雨巫山梦三峡》,向学生展示作者文中的老三峡风光,让他们领略三峡的魅力,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的兴趣,为下一课时研读描写巫峡和西陵峡的段落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中的“第三问”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前两问解决了对文本景物整体特征的把握,在这一环节中,就将目光聚集在瞿塘峡,从作者的遣词用句中感受瞿塘之壮丽,从而体会作者寓于壮景后的豪情。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在信中,我这样叙说:‘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其中“雄伟而瑰丽”是该文的文眼,它不仅是作者在三峡航行的总体感受,也是三峡景物的共同特征。何谓“雄伟”?“雄伟”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壮美,它“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何谓“瑰丽”?“瑰丽”是一种充满阴柔之气的秀美或优美,它“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何谓“雄伟而瑰丽”?“雄伟而瑰丽”即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映衬美,这就是交响乐的共同特征,这就是长江三峡景物的共同特征。作者写瞿塘峡“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气象雄浑;“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气势雄奇;“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气魄雄伟。这些都紧扣文眼中的“雄伟”,这是壮美。吴德旋在《古月楼古文绪论》中说:“文章之道,刚柔相济。”作者依照这一美学原理,于是转笔写柔:“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文中用浓墨重彩极写峡顶上、江流上的“色彩缤纷”,突出了文眼中的“瑰丽”,这是优美。作者用淋漓的彩墨描绘雄伟壮美的长江风景,壮观的场面与作者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交融在一起,给人以壮观、豪迈之感。
游览过三峡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美,但许多人写三峡之景往往“各有特点、各自美丽”,刘白羽却用审美的眼光,从美学的角度来写三峡的共同的美——雄伟而瑰丽,来写它的壮丽与优美的映衬美,和谐美。这就是作者眼中的三峡,是属于作者的“这一篇”,我们解读这篇文章,就必须要把握好这一“个性”。
本课的教学设计,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散文教学,也必然还会存在“向外跑”的问题。积习或许难改,但我们且行且学习,且行且探索,则未来的散文教学积习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