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点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长相思》三 2020-10-08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0-10-0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沈敏:
今天两堂诗词课的教学,让我进入了一个有声、有画、有情的诗词世界。两位老师的
教学都很有层次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表及里,由境到情,由诗到人。徐老师的课
注重画面感,把诗句化为学生脑海中的意象、景象,让文字成了立体的、动态的画面,如
与苏轼一同坐船游湖所见一般。我想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诗词中的意境
之美。吴老师的课注重代入感,引领学生走入纳兰性德的心中,通过练笔让学生与诗人之
共情,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听着课,我觉得《长相思》读起来真的好美,自我感觉是诵读
起来最有美感的一首词。有一个小小的想法:在“你想象纳兰性德有怎样的表情、心情?”
这一问题中,学生的回答只注重个别的表情的表述。或许把这个问题化为教师一段情境性
的描述,就像梁校在之后的讲座中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的那样,学生顺着引导逐步走进诗境,
他们体会到的可能更完整些。也想借此机会感谢蔡校、梁校的讲座指点,对于一个没有上
过高中的有着古典文学硬伤的中师生来说,这两个讲座犹如在给我补差一样,让我大开眼
界,受益匪浅。非常感谢!
鞠益芬: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知道这首词源于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
看到过他的教学设计,为他精妙的设计所折服。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梁昌辉名师工作站活动,
听了吴老师的《长相思》的古诗课,也同样受益匪浅。
古诗词教学要在反复诵读和想像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1. 反复诵读
诵读是解开《长相思》的钥匙。怎样细化读,让读成为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策
略,让读使诗歌在课堂中化静为动,激活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内涵?读是主旋律,用读贯
穿整首词的教学。
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美梦到征
程心碎的读,层层深入地读。一个“读”字,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乡
的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2. 想像
课中学习心系故园的板块,吴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纳兰性德在征途中一个个睡不着的夜晚,一个个思乡的夜晚,脸上的表情和动作会怎样?课中学生虽然说得不是很到位(思乡
的情感在孩子们身上是很少的体验),但对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3.体会情感
吴老师课堂上的一句“纳兰的身在哪里?”这个关键的问题,学生答:关内、关外等等,
让学生思绪飘向艰难的从军征途,去感受那离乡的愁与苦。一次又一次地将纳兰的的背井
离乡的情形,用语言“播放”,学生一次次地读“山一程,水一程……”,在学生的眼前不仅看
到了征途的跋涉,更“触摸”到纳兰的伤痛。更能体会到思乡的心碎。 “思乡”这一情感,在
反复朗读中也一次次地读出了那种伤感的语调来。
感谢两位老师,感谢梁校和蔡校给我们的一堂诗词盛宴,复习期间,还能和诗词来场
约会。
王新芳:
本次名师工作室活动,感谢两位老师和两位导师的辛苦付出,在期末复习这么紧张的阶
段,给我们呈现了高质量的课堂,给予我们有智慧有深度的点拨。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三
点启发:
一、提升自身的古诗词文化修养
上古诗课,难度很大。两位老师敢于挑战,勇气可嘉。只有对诗人和创作背景的深入了
解,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才会有更多生成的精彩。所以,就要像两
位导师一样,多读书,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设计符合这首诗特质的学习活动
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 徐
老师在课中,抓住了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采用让学生绘画的方式,想象这首
诗的色彩美、意境美。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合理运用想象的手段来教学古诗。这不是老
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想
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
进行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才能更好地读懂古诗。
三、注重细节
一张选图,一段配乐,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表达的意境。这些细节,今后,
我在古诗教学中也要注意,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恰当地选择和呈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赵贞俐:


感谢梁校、蔡校和两位老师,让我听到了疫情以来的第一次有生课堂,倍感亲切;感佩
两位老师,在这么繁忙的复习阶段,能静心研读教材,给我们呈现两堂精彩的古诗教学课,
甚是可贵。华士有句俗语:看人挑担不吃力。你看,徐老师“挑”得淡定从容,吴老师“挑”得
潇洒自如。古诗教学,绝对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平时公开教学,我们一般老师都不敢触碰
(包括我自己),所以“不吃力”的背后是两位老师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更有着不懈的钻研
精神。两堂课,两点感受颇深:
一、基于学生“需要”教“诵读”
古诗词教学,一般都是从诵读入手。古诗的节奏相对固定,高年级的学生拿到一首新古
诗,一般都能凭着语感和经验读出它的节奏。于是,徐老师急学生之所急,他们“会的”不教,
教他们“不会的”——吟诵。徐老师通过范读让学生寻找吟诵的规律,在了解了吟诵的基本规
则后,运用手势等方式帮助自己练习。短短的时间,学生基本能吟诵出来了,又“get”了一
项新技能。 吴老师教的是词,词也叫“长短句”,名称上也意味着与“诗”相比,“词”的形式不
够工整,所以节奏自然也就不固定,更多的只能靠语意等来判断。在教学时,吴老师并没有
死板地打出节奏让学生诵读,而是请一位学生朗读,根据她诵读的停顿,追问“为什么在此
处停顿”,从而让学生掌握停顿的一些基本技巧,做到了真正的“授之于渔”。两位老师不是
为了教而教,而是心中都装着学生,从他们的“需”出发。
二、基于学生“兴趣点”教“写法”,悟“情感”
古诗词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境界动人,这些都源于诗人用词的考究、写法之巧妙、
情感所寄托等,所以我们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学会诵读积累,更重要的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品词析句环节中,教师一般会提问“你觉得哪里写的好呀?
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的提问“了无生趣”,学生自然不会积极思考。而徐老师却这样提问
“如果给你一盒颜料和画板,你会选什么颜色?“如果拍视频的话,你会怎么拍?镜头对准?
如何推进?”这样的提问完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他们把自己想成了“画家”“摄影师”,你
说能不得劲吗,自然而然地在思维的碰撞下感悟到了诗人用词的精妙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
体悟纳兰性德在这首词中的心情,吴老师抓住一个“碎”,让学生又幻想成纳兰本尊,去想象
当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并适时插入当时的背景,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看着两位老师的课堂,听着两位导师的讲座,深感不足之处太多。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章莉英:
一直觉得诗词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来是因为自己本身诗词底蕴的缺乏,教起来没
有底气;二来是觉得诗词的表达与孩子平日的表达习惯相去甚远,教学时时常是读了、背了、
默了、大致了解了意思就算过了,真正说带孩子感受诗词的醇美,走进语言文字可以说几乎
是很少。能够有幸聆听徐老师和吴老师的两节课,把自己当成学生一般走近这两首诗词,很
感恩,也很充实。[玫瑰]两位老师用自己丰盈的课堂向我们彰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一
个细腻有趣,一个磅礴大气,但却都致力于让高高在上的诗词教学落地,让言语之花在学生
的日常生活中绽放。
两堂课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因为个人很喜欢苏轼,所以我想主要谈谈《望湖楼醉书》。
徐老师的课前谈话"聊聊苏轼"的图片一放,我就在底下暗暗想,这个环节让我这么操作真心
不敢,大开大合,放手让孩子聊,相机点评或是小结,这必须对苏轼的生平、性格、爱好等
都要有所涉猎,才能带着孩子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前热身,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是这样
的开场却是能实实在在地让苏轼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让孩子可以充满期待地进入课堂
的学习。
徐老师运用“画画”和“拍视频”的方式让孩子整堂课都保持盎然的兴趣,可谓匠心独运。
不过这种趣味十足的方法背后,徐老师对于文本的细致解读更让我深深叹服。诗题中的一个
“醉”字,徐老师引导学生细细探究“醉”的程度,在微醉和大醉间,想象此时苏轼的状态,一
下子就把孩子拉进诗中的情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语言描摹当时的苏轼,将诗的语言化作学
生自己的言语进行表达。在“选颜色画画面的环节”,徐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画上,而是充分
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将诗中情境还原。其中对于雨的追问:此时,你的耳畔会听到什么?我
恍然大悟,诗人的位置决定了他听到的声音,同样的下雨天,所处位置不同,听到的声音也是不同的;雨点落脚点不同,声音也不同。雨点落在水中、落在船上、落在船篷上,声音怎
么会一样呢?由此,一个雨声的变化也是充满了趣味,我也跟随着徐老师的课堂一起进入到
诗中情境,真真切切感受到诗词的独特的魅力。
梁校说诗歌是具有跳跃性、凝练性的,对于孩子来说,诗歌的表达也是非常规性的,是
陌生化的。我们引导孩子感受诗歌内在丰富性的基础是我们自身先感受到,先关注到,将这
些留白部分合情合理地还原。写到这也突然明白,工作室的第一个任务为什么是《山居秋暝》
的文本解读了。文本细读、设计教案、听课、评课、听梁校与蔡校的讲座......在这层层推进
的活动中,越来越发现自身的无知与浅薄,愿接下来的路能以勤补拙,努力做一名胸中有丘
壑,眼里有光芒的学生和老师!
  • 阅读(22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