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2020-10-08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徐玉娟 所在单位: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0-10-0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腊八粥 参加对象:

                          腊八粥(第二课时)

教学解读

《腊八粥》是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腊八粥》。课文以腊八粥为线索,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喝粥两件事情,重点写了等粥,刻画了一个嘴馋的孩童形象。人物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他策划吃粥计划与母亲讨价还价,再到亲眼见到腊八粥时的问语,充分展现了一个孩子的馋样儿与天真可爱。八儿的心理活动也随着腊八粥在不断起伏变化,从刚开始喜得快要发疯→迫不及待→美妙猜想→一脸惊异,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一览无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分清主次,体会如何详写主要部分”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语文要素,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聚焦在“分清主次”“怎样详写主要部分”这两个关键点上。

1.分清主次。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很快就能够根据文字的篇幅长短,迅速判断出等粥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接着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把等粥这个部分提炼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这4个情节,体会主要部分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清楚的。这样分清主次只是停留在浅层,在阅读时要带领学生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取舍。通过教学的层层深入引领学生自己领悟到因为等粥最能够表现八儿的馋,所以要详细写,从而感受构思的精妙。

2.怎样详写。理解怎样详写,是为了揣摩表达的秘妙。《腊八粥》是小说,读小说离不开感受人物形象。怎样详写“等粥”这个主要部分?其实就是关注怎样生动传神地写出八儿的“馋”。“馋”很难用语言进行直接描写,作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别人写不出来的“馋”,写得生动细腻、具体形象。比如:用听觉来表现就是腊八粥在叹气,用视觉来表现是眼睛在锅里搜寻个遍馋在嘴上就用生动的对话来表达,馋在心里就美美地猜想……从多个角度活画出了一位顽皮的可爱的还有点小心思的小馋猫形象。

⑴抓住人物对话详写。在等粥的漫长过程中,八儿一直在和妈妈说话,最有意思的也最难理解其中内涵的是第6节和第9节这两处。阅读时抓住“那我饿了”这句话,与“我饿了”进行比较,理解八儿不是真的饿,而是馋,因为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腊八粥。通过角色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揣摩八儿是想通过向妈妈撒娇的方式来早点喝上腊八粥。第9小节是八儿对妈妈说的最长的一段话,很长,写的是八儿是怎么策划分粥的。通过追问学生:如果这话说给爸爸听,爸爸有何反应?为什么妈妈就答应他了呢?在这样的比较理解中,体会八儿馋得可爱,馋得让人喜欢。

⑵抓住心理变化详写。妈妈煮的腊八粥牵动着八儿的心,八儿的心理变化就散落在盼粥、想粥、猜粥、看粥这4个具体的情节中。划出2-19节中描写八儿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八儿的心情是怎样随着腊八粥在起伏变化的。可以通过绘制心情线,体会这种变化,从而体会到小说的情节也随着心情在跌宕起伏。文章语言最有特色的是课文的14、16、17节。第14节写的是八儿把每一种食材的变化在脑海里挨个儿猜了个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某些字拖长读体会八儿猜想时美美的心情。第16 和17小节写的是八儿把每一种食材一丝不苟地在锅里搜寻了一遍,猜到的和看到的一模一样,作者为什么还写这么详细?猜是在心里过把瘾,看是一饱眼福,详写是为了彰显八儿的馋。

⑶为什么详写。为什么详写等粥?详略的安排,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来决定的。因为作者要重点刻画一个馋嘴的小孩儿,等粥这件事最能凸显他的馋相,所以要作为重点材料来写。为什么重点写语言和心理?因为本文是小说,小说离不开人物,是人物就要说话。记叙的过程中重点写了八儿的语言和心理,这两个方面最能表现八儿这个孩童的特点(馋得很真实,馋得很可爱),如果是大人,可能就不这样写了。为什么不写吃别的,非写腊八粥?因为作者要表现人文主题: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 角色朗读对话,在想象中体验八儿的馋样儿。
2. 绘制人物心情线,体会情节的起伏。
3. 分清主次,探究详略,领悟文章构思秘妙。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1.梳理内容。

⑴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写八儿馋腊八粥的?重点写了哪一件?(等粥)通过哪几个小情节来把八儿等粥写得清清楚楚的?(板书:盼、分、猜、看)

⑵浏览一下这四个情节,看看作者主要通过写八儿的什么来详细写他等粥的?(对话)

2.对话之盼粥

读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有意思最有趣?

⑴“那我饿了!”

改一改:出示“我饿了!”,这样写,行不行?

要点:不行,这样写表明八儿真的饿了;“那我饿了!”表示八儿是假饿真馋,他在撒娇。

读一读:把自己当成八儿,读出内心的盼望、着急和馋样儿。

⑵眼睛可急红了,八儿想哭的样子 。 

提示:联系上文理解八儿急红眼、急得要哭的原因是因为妈妈告诉他要到夜里才能喝腊八粥,他等不及,他太想尝尝腊八粥的味道了。

小结:急得眼都红了,急得要哭了,八儿是真的急了,急得不能再等待了。这就叫——(板书:迫不及待)

3.对话之

想粥这个情节中,八儿又是怎么妈妈说话的呢?(出示第9—11自然段

角色扮演体会馋劲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体会八儿的嘴馋。

学生展示朗读,教师追问,理解八儿说话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八儿,你说这么一长串话,是想跟妈妈表达什么意思?想多吃点直接说就行了,为什么讲这么多?

比较理解体会可爱

如果这话说给爸爸听,爸爸会说:“对,孥孥说的对吗?

可是,妈妈为什么答应八儿?(自己吃的同时考虑到了妈妈,妈妈也吃三碗;八儿多么会揣摩人的心思,知道对妈妈说管用)

这样的八儿,你觉得怎么样?(可爱、天真无邪、活泼机灵)

小结:读小说就要这样,把自己当成小说里的那个人物,才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小说才会越读越有味道。刚才我们通过品味两段对话,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还有点小心思的小馋猫形象。

比较阅读,体会表达秘妙。

比一比:读读两处对话,哪里不一样?(第一处对话多了叙述语,就是作者对读者说的话)

议一议:老师把叙述语去掉,读读看通不通?影不影响文章的连贯性?没了叙述语,什么没有了?(妈妈说话的意思、粥的变化、八儿的神态、心情的变化)阅读小说时,关注叙述语,对于我们阅读文章体会八儿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帮助?

要点1作者的叙述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八儿等粥的着急

要点2: 人物话不多的时候,加上叙述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人物的话能够充分表达意思的时候,可以少一点,或者干脆不要。

板块二绘制心情线,体会情起伏

1.绘制心情线。

划一划:我们通过对话体会到了八儿不仅嘴里馋,更是馋在心里呢。在等粥的过程中,他内心是怎么馋腊八粥的呢?浏览课文2~17小节,划出文中描写八儿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说一说:用“腊八粥           ,八儿              ”的句式来说说,你体会到的八儿等粥时候的内心世界。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归纳板书。

要点1:妈妈开始煮粥的时候,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板书:欣喜若狂)

要点2:当锅里的粥一直在叹气的时候,八儿急得眼都红了,急得要哭了。(指板书:迫不及待)

要点3:听着腊八粥无休止的叹气,看到淡淡烟气时,八儿不由地展开了美妙的猜想,画粥充饥。(板书:美妙猜想)

要点4:当他看到锅中的一切,惊异地喊起来了。(板书:一脸惊异)

摆一摆:一是摆心情线,二是摆情线。

因为心情的起伏,故事的情节也就有了起伏。心情是小说的内部冲突,情节是外部冲突,当内部的心情起伏时,外部的情节也就有了跌宕起伏。这就是小说吸引我们的地方。

2.朗读欣赏心理表达的语言秘妙。

⑴出示13中描写八儿猜想的句子

要点1: 圈一圈写了哪几种食材,看看都有哪些变化,说说八儿在猜想时心情如何。

要点2: 读出八儿猜想腊八粥的美妙(想象着画面读,把”“拖长读)

要点3: 作者写猜想,把每一种食材都想到了,想那么周到;把每一种变化都写出来了,写得那么仔细,这是为什么呀?(过馋瘾)

小结: 八儿嘴馋了就跟妈妈说,耳朵馋了就听粥的叹气声,心里馋了就美美地猜呗!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孩子呀!

出示第15节中描写锅中食材变化的句子。

要点1:这段文字写了当锅里的一切入了八儿的眼,他看到的一切跟他猜的一模一样。

要点2:既然猜的和想的一样,为什么不厌其烦写同一种食材的样子?

预设:猜的时候把每一种食材的变化在心里挨个儿过了一遍,这是八儿心里馋;看的时候把刚刚心里想着的挨个儿一丝不苟地在锅里搜寻一遍,这是眼馋。作者这样详详细细地写,就把一个嘴馋的孩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板块三  探究详略,习得构思

1.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喝粥以后舒服的感觉)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具体写八儿喝粥时的动作、神态呢?(文章的中心是要表现八儿的馋,八儿喝到粥就是解了馋)

3.辨一辨:等粥比喝粥写得详细多了,作者为什么把重点放在等腊八粥上呢?

要点1:作者要向读者介绍一个嘴馋的孩子,而等粥这件事情最能够突出他的馋样儿。

要点2:盼过节是孩子最渴望的,因为有好吃的,作者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那就是馋。是从孩子的视角来安排详略的。如果写大人,写馋就不会这么写了。

4.荐一荐:读一读《腊八粥》原文和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板书设计

 

  

 

                                           

 

情节                                   

 

 

 

心情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徐玉娟)

 

  • 阅读(16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