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8-10-0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推荐理由: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新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学生具备这种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正文: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把握每一个创新机会,积极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之一――学习需求
 

提到学习需求,在学生入学前恐怕没有人会认为哪个孩子是没有学习需求的,他们在很小时会经常问爸爸妈妈很多问题。可是为什么在孩子上学后,有些父母会抱怨孩子变了,变得不爱学习了。究其原因是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需求,使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兴趣,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学习成了一件每天令他们头疼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积极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重新唤醒他们沉睡的学习动力细胞,唤起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之二――学习意志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只具备了初始条件学习需求后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意志,只有在不懈的学习意志鼓舞下,有着坚强的学习斗志,不畏学习上的困难,不畏学习环境的艰苦,才能在追求知识的路上勇于进取、勇于探索,进而培养自己的学习力,为自己的创造力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之三――学习能力
 

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阐述中,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了最后讲,但并不代表学习能力是这三方面中无关紧要的一项,恰恰相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地总结、归纳,掌握一套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和规律,这便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包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总结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学习到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

1.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于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法,二年级刚开始就要学的就是乘除法,那就可以在课前花几分钟和孩子们做游戏。例如,大家知道老师的袋子里有两颗糖,班长的袋子里也有两颗糖,那老师和班长的袋子里一共有多少糖呢?这个问题简单大多数的同学都能答上来,要是接着问,班上有15个同学袋子里都有两颗糖,那总的有多少颗糖呢?这时,孩子们就要想很久了,当孩子们算了很久后,也许有的孩子算的是焦头烂还没算出来,老师就可以问问孩子们是30?也许有的孩子会很高兴的回答,有的孩子很痛苦的望着老师,如果这时老师说全班40个同学都有2颗糖,那一共有多少呢?老师可以一下就说出80颗,孩子们肯定很好奇老师怎么一下就能算出来,接着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乘法口诀了。

2.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用猜想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上小学好奇心挺大的,无论给他说个什么他都想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数学课堂上想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就可以很好地的运用这一点。例如:在讲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先讲一讲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两条平行线的内错角、同位角、对顶角的方式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要是四边形,他们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们好好地想一想,可以提示他们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也可以证明出,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为180度,这样孩子们就能和轻易的求出来。要是再接着问,五边形、六边形……可能好多孩子就会反感了,这时老师不防直接引出公式,再讲解证明,孩子们能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对于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3.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现实生活好多地方都能用到数学,学过数学或没有学数学的或多或少都能用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去超市买点东西都可能用到数学的计算。下面可以用实际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某人买了10只小鸡想把他们圈在家里喂养,既想给小鸡们更多的活动空间又想节约材料,如果你是这个主人会怎么计算呢?相信好多同学都会积极开动脑筋,不过能计算出来的就很少了,当然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老师耐心讲解,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很认真的学习接下来要学习的圆的面积及周长公式,讲完要学习的新知识后再让同学们运用新知识结合旧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相信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三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引导,大胆猜想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注意采用探索性的问题进行导课,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猜想。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进而推导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在问题提出之后,有的学生提出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有的学生建议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测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大胆合理的猜想是创造力培养的动力之源,它可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愿望,这样的情境教学自然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学生提出猜想之后,我们要进行的就是验证猜想,因为猜想只是对未知关系作出的一种推判,只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才能得到有效的结论。
 

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可能带着初步的猜想继续开拓思维,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在学生提出猜想,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有用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的,也有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的,这些都是对猜想积极的验证,是创造力的有力证明。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了完整的联络和连接。在完成一次猜想教学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以加强知识联系和逻辑方法。在引导反思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猜想也不能一味批评,要适当鼓励引导,多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回顾反思的过程,其实是猜想与验证、直觉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的多重统一。这些思想的精髓都能直接体现数学的完美魅力。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创造力教育
 

1.营造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适合他们的良好环境,在激发出他们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之后,再通过活动的背景刺激,让他们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也终将应用到生活中。所以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力。动手操作涉及脑、眼、手等多个器官的协调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手脑相互促进发展,手变得灵活,脑变得聪明。有资料表明,在听看条件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只有50%,而加上动手的情况下,则能吸收到90%。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打破定势思维的影响,独辟蹊径,进行创新。
 

3.利用诱导提问,鼓励学生拓展求异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启发性问题,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才是创造力教育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知识信息的剖解分析,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性思维,去寻找别人想不到或者没试过的方法,尽量创新,尽可能新奇,走与众不同的路线,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阅读(32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