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与“学习”》——看“绝非天赋”体会 2018-10-0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绝非天赋》读书交流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张娜

一、书本简介

《绝非天赋》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科特·考夫曼多年来对人类智力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他用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逆袭的人生经历证明,人们对传统智力测量的解读受到了误导。

本书通过对最新的遗传学和神经学的研究,同时结合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种研究角度,以及对刻意练习、创造力等的剖析,最终揭示,智商分数并不能对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每一种智力特点的人都可以通向伟大。本书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多数资质平平者以及神童、大器晚成者、阅读障碍症以及自闭症患者等不同资质的个体所具备的多元智力优势。

 

二、作者简介

斯科特·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

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科普作家,耶鲁大学博士。先后师从心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尼古拉斯·麦金托什及罗伯特·斯滕伯格,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主要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

《创造力邮报》联合创始人,“心理学播客”(The Psychology Podcast)主持人,在《科学美国人》开设“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s)博客。

2011年因对美学、创造力和艺术的杰出研究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丹尼尔·伯莱因奖;20112012年获得门萨国际卓越研究奖,被商业内幕网站评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50位突破性科学家”之一。

 

三、心得分享

本书从脑科学和生理学的角度,为智商、天赋、创造力重新给出了很具象的定义。

(一)  智商是被炒作出来的概念,它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智商的创始人是法国人阿尔弗雷德.比奈,心理学家。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用来评估小孩子当前的认知水平。

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引入美国后,引起了轰动,被美国人改进后用来测试智商分级,把能力的检测结果固化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在美国流行的原因:美国当时非常流行优生学。精英阶层用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对社会底层人士进行测试,对不合格的人群进行绝育。智商成为一个炒作的概念,成为当权者用来把人区分出来的工具。

(二)多巴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只能带来欲望

动机和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有关。人们通常一提到多巴胺就会联想到享乐。但是,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事实证明,多巴胺本身并不会唤起这些情绪,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发一个人的欲望。

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孩的学习动机就会开始下降。动机和多巴胺相关,可以引发人的欲望。例如有人想要一个东西,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想要”和“喜欢”是不同的概念。比如没带手机你会感觉非常不适,并不是手机对你很重要,而是你现在想要手机。在我们的大脑中,想要和喜欢属于不同的两个系统。

(三)不久之后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一顶思考帽

我们通常把有认知障碍,但是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的人称作“学者症候群患者”。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很多天才患者如果表现出需要运用右脑的技能,他的左脑一般都受过损伤。反之也是。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天才技能有待激活。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也许都住着一个小小的雨人。

(四)创造力来源于你不评价自己

创造力在不评价自己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实验表明,在需要大量创造力的时候,你需要可以关闭大脑的评价区域,让后面负责创造的区域全面接管你的大脑。如果边写作边修改,写作速度一定很慢,因为同时启用了大脑两个部分的区域。如果写作的时候不要去修改,等到最后写完了再同意修改,这样不仅内容会更好,而且速度会很快。

怎么关闭评价区?    1.冥想       2.慢跑 有氧运动

(五)智力新定义

智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童该如何开发智力?怎样看待特殊儿童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诸如创造力、自控力、内驱力等之间的关系?刻意练习和一万个小时理论究竟是否有效?为何一门考得好就门门考得好?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专业解答,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理论与实验背景。

书中结论是什么?作者提出的个人智力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几点。

       个人智力仅仅是个体人格特征

②智力发展包括投入和能力

③智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④智力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各个阶段人生目标

⑤理性可控与自发不可控认知过程都同样重要

⑥智力发展不能以某个标准来衡量。

  • 阅读(32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