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 2024-09-22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读《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

陆玮

王崧舟老师是我非常崇拜的语文名师,是小语天花板。听王老师的课真是种诗意的享受,被他的儒雅、睿智、风趣、幽默的语文课堂所深深吸引,于是暑期特意拜读了他的著作《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在和王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我经常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不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书中汲取理念和经验,让自已变得充盈。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和文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应当教会学生细读文本,去发现和体认文本中的诗意,这种诗意不是教参或者别的什么人可以强加的。那如何引导并激发学生的诗意审美呢?

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终于在王老师的书中找到了答案。王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直面文本。这是一种最本色、最本真、最本位的细读,它需要让我们自己先去体味文本的诗意,进而发现自己内心的诗意。有时候一忙碌,备课就会先去看教参,去找名师教学实录,搜索优质课教学设计,翻找优秀课件等。这一系列的操作完成后,文章授课的脉络也就清晰了。便拿着这些整理结果去给学生上课,实话说,这样的课堂,不说学生,也许连老师自身都只是机械的情感表述,而非真切的情感表露。吃透教材,是诗意语文的前提。

第二,字斟句酌。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都能有扭转乾坤之势。这其中微妙的诗意,需要仔细品读文本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常会设置试卷上的赏析题让学生去鉴赏,甚至用一些固定的答题格式去限制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挥,让他们戴着镣铐去品读撒着欢儿的文字,那如何去锻炼学生的言语感受能力和言语想象能力呢?

第三,擦亮语言。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语言形式,去探寻语言的魂。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语言出发,品味中间的思想情感;再从思想情感出发,回归到语言文字。

以上也只是根据其中的部分篇章整理、抒写的一点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在诗意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们要先行诗意地栖居于语文的土地,再引领学生找到语文的诗意,真正地用一个灵魂去推动另一个灵魂。

不忘本心、心怀梦想、诵读经典、精神结邻,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诗意的语文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