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话题设计 2018-09-24
网站类目:研究成果获奖 姓名:夏菲 所在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获奖类别:论文 获奖级别:国家级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2017-10-20 评比部门: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与评论》 刊物级别:国家级 发表时间:2017-10-10

刍议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话题设计

 

【内容摘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何有效地设计对话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话题的意义、类型、特点和有效性,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中设计有效话题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探析对话教学的设计最优化。

【关键词】对话教学  有效话题  设计  核心  交际

 

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因此,“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何有效地设计对话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重中之重,有效话题的设计与实施定能使小学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趋于完美,高效地达到英语学习的目标。

一、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

在对话教学中,话题是指对话的题目或问题,是对话发起和持续的依据或中介。话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从作用维度来看有导引性话题、争论性话题、探究性话题和拓展性话题。从产生方式的维度来看可分为预设性话题和生成性话题。

话题是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一篇对话往往就是一个交际的话题,教师必须在狭小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创设与真实的语言环境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使他们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避免受到母语思维的过多干扰,从而领略到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真正魅力。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话题设计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对话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有效话题的设计

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话题设计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单一问答式教学层面。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简单灌输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不容质疑的权威地位仍处处留有痕迹,不真实的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少有热情和兴趣参与到对话中去。教师不注重启发式引导话题,强调解释性的灌输;教师不注重让学生主动设计话题,只要求完成你问我答的教学任务,造成学生被动回答;教师不注重话题设计的难度系数,有时由于设计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回答;有时难度系数偏低,学生不屑一顾;教学过程中遇到交流僵持状态,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够。因此, 做好话题设计,一方面不能偏离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在设计当中要注意话题设计的艺术,从而使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课堂具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

1、设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话题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效果与话题设计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先设置情景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然后提出话题,在情景中话题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2-5 秒)观察、思考、组织语言,以便学生在情景提示下,充分理解话题设计并做出准确回答。话题设计时教师不能仅拘于课本或参考答案,应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发表看法。

对话式教学的话题设计不是简单的认识性话题设计,而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性话题设计。开放式话题设计旨在探索没有固定答案的信息和观点,通过集中矛盾、差异和不同的学生资源,鼓励学生对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综合,鼓励评价、决策,以及对观点和知识的迁移。对话教学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和封闭性,而是通过设计开发性话题设计,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课堂中可以要求学生展开交谈, 强调学生在回答话题设计时必须应用语言,且在回答前考虑“Yes”或“No”,以具有开放式主干的话题设计来取代封闭式话题设计。由“what”,“how”,“why” 或“when/where”等开始的话题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考之窗,引导学生留意回答话题设计的语言。这些话题设计不容许学生有选择不回答的权利, 但能激发学生的思想,肯定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操作。从“Do you understand?”到“What have you learned?”的微妙转述,改变了这个话题设计的整个意向,期待学生会与教师分享他们的个人看法,肯定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操作。

(l)示范朗读性话题

很多活泼生动的课文和对话,要求小学生会读会说,并能够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些让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用到此类型的话题来训练学生的读、说能力。这种话题主要是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分角色朗读教材上的对话,可用于单词、句型等的使用示范和语音语调的模仿与纠正等。这种话题属于完全控制性对话,没有交际性。对于这种话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出倡导,也可以用提问等比较生动的方式来引出话题。

(2)空行对话话题

这种对话只给出一个角色说的话,对话时,另一角色得做出恰当的应答。教师可把教材上的对话变化成此种形式,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这类对话。如在学习对话“Can I help you? Yes,a hamburger, please.” 教师可将对话中的答句“Yes,a hamburger, please.”写在黑板上,而问句则以一条横线代替。让两个学生来扮作服务员和顾客,要求扮作服务员的学生不能看书,自己组织问话内容, 由于“Yes,a hamburger, please.”这个答句是确定的,它使对话的结构和发展受到控制,因此问话就不能随心所欲。此类练习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语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增加真实交际意义的话题的比例

对话一般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它的形象性、趣味性较强。它一方面对已学知识、句型、词汇起着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在新课中出现的语言材料“打埋伏”,以便减轻学生在以后学习句型时的难度,并可提高学生灵活、综合运用句型的能力。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增加、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有真实交际意义的话题设计的比例,即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设计。课文理解性话题设计是教师就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话题设计,教师运用此类话题设计只是给学生的阅读提供导向,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有真实意义的话题设计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思考话题设计。

(1)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仿

学习了某些语用功能的表达方式后,教师可设计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用学过的用语进行练习。如在学习了有关请求和提供帮助的用语“Can I help you?”后,可设计一个小学生帮助老人过马路的情景,或者设计一个男学生帮助一个女学生搬桌子的情景,来进行语言的拓展训练。

(2)直接抛出话题对话

这种话题最直接,也最真实,最具交际性。教师只需直接给出某个话题, 如“Holiday(假日)”,“Shopping( 购物)”,“My favourite book(我喜欢的书)”、“My Pet(我的宠物)”,“My family(我的家庭)”等等,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同时鼓励学生尽量多用学过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进行真实的相互交流。教师可安排能力强的学生做中心发言,或到前面板书,其他同学也可发表不同看法,老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以上的话题设计基本上属于交际性对话,控制性相对较弱,这些话题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课堂上。使得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3、根据话题特点进行课堂话题设计

开放性、适切性、挑战性和参与性的是话题教学的特点。因此话题的设计要顾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处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保证话题可以激发最大多数的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上的对话教学保持它平等、民主的性质,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

例如学习了某些语言点或某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后,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学习了个人情况的词句后,可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谈自己的情况,比如年龄,喜好等等;学了有关季节的词汇后,可让学生进行天气冷、热、温暖、凉爽和穿衣御寒的对话,并且还可以谈谈自己喜欢什么季节及其理由;学习了be going to... 句型后,让学生互相询问周末或节日里准备做什么。这样,通过语言知识和学生熟悉的个人情况的结合,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又提高了课堂交际的真实性。

三、结论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语言通过交流与对话完成,自信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与人交流、沟通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对话是实现这一目的基本方式。对话通过话题设计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层面上进行思想的碰撞与情智的交融。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 我们更应该改变话题设计形式,改变话题设计的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的话题设计,激发学生更主动地更深入地参与对话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参考文献】

徐卫顶.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改革新尝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2(11):137-138

郭宝仙.对话式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2(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