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任务情境 驱动任务学习
——《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读后感
辅延小学 任甜甜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梁昌辉老师编著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一书,这本书犹如一位资深的实践导师,对任务群教学还有些迷茫的我们,进行了手把手的解答、指导;又似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引方向,令人豁然开朗。
梁老师带领团队从理性探讨、案例设计、名家点评三个维度,对六大任务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索。理念落地是本书的目标追求;立足一线教学,解决任务群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本书基本定位。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深感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这本书不仅深入剖析了任务群视域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课例展示,使得抽象的教学理念得以具象化,从而更具操作性。
一、解读教材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群
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的第2条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明确提醒教师,依托教材单元进行学习任务设计,首先要明确具体单元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准确判断出具体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再进一步研读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就能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价值做出更加准确的定位。
仅仅有核心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学习实践活动。为了使核心任务更清晰地呈现出目标落实的路径,一般需要对核心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学生通过一步步完成了任务进而完成核心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子任务分解的目的既为教师的学习过程设计理清思路,更为学生完成核心学习任务,抵达概念性理解层次明确学习的路径。本书中《日月明》创意教学就是根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来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我来读给你听,学习任务二:我有识字新方法,学习任务三:我把感受讲给你听 ,学习任务四:我写得美美的给你看。每个任务下又分各个小任务,比如读一读,认一认,圈一圈,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生在这些任务中不仅学到了孩子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还学到了识字方法,领悟了语言运用的规律。
二、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
在第二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与教学中,提出了本任务群的教学策略“设
置实用性情境”“基于真实性问题”“开展言语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下的教学是需要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开展活动的,季勇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注意说话的语气》,为教材中两组不同语气的表达,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进行判断和体验。感受说话的语气里蕴含的态度和修养,以及不同语气带来的交际效果。这些学习情境贯联课堂与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梁昌辉老师在《我的“长生果”》创意教学中,也创设了一个“拟真性”的情景任务,帮同龄人李伟明解决读书烦恼“我该读什么书”“我应该怎么读书”“我读了书怎么用在作文里”,这一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既是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又是契合心理需求的真实。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够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记忆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学习,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方式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这里告诉我们的信息就是: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蔡燕老师的《祖先的摇篮》设置了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朗读童诗,进入诗歌意境; 任务二:品诗歌之味,我是小小朗读者; 任务三:探摇篮之趣,我是小小欣赏者;任务四:学诗歌之言,我是小小表达者。学生化身“朗读者”“欣赏者”“创作者”参与整体感知、鉴赏评价、表达创作等文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习动机,整个设计包含了阶梯型的发展“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创造”,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此本书为指导,积极尝试任务群教学,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