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2018-01-15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省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执教时间:2018-01-15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从活动设计者转变为评估员

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徐莉芳

读着《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越发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亟待提高。读了一遍,最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看不懂”。于是,再一遍,感觉还是懵懵懂懂,仿佛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透。然后,再一遍,似乎有了一点点感觉,但是却无法跟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也许,我应该到开学后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下,通过教学实践来进一步理解书中的观点与方法。

读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七章,要求我们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在我们平时备课的时候,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找出重难点,便开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些老师甚至是忽略了教学目标的精准确定,直接就开始设计教学过程。而书中指出“我们不是在目标设计好后直接考虑教学,而是先寻求能够被看作是成功学习的证据。在设计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针对阶段1的预期结果,相应的评估是什么?具体来说,什么可以被看作是所寻求理解的证据?”,由此可以看出,逆向设计过程与我们传统的设计过程很不同。

因为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出发开始设计活动;要求我们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再具体设计活动。这种设计思路是基于标准的逆向思考,如果这正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时代所提倡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怎么知道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如何使教学与目标一致,以最大化实现目标?这是我们在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时所关注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目标怎样算是达到了,即目标达成的证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先确定目标达成的证据,进而判断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再根据证据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当然这对教师评价素养的要求提高了,毕竟评价任务的设计和评分规则的制定对教师的专业判断要求很高,而目前很多教师这方面的素养还很欠缺。我想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如何设计出合理的评估方案。

在设计教学之前像评估员一样进行思考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对许多老师来说是困难的。一旦目标确定,我们更习惯像一个活动设计者或一位教师那样去思考,很容易无意识地进入到阶段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而没有首先考虑我们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表现。逆向设计要求我们克服这种自然的习惯,否则我们的设计可能没有聚焦预期结果或缺少与预期结果的联系,更多地依靠“运气”产生结果,提升学生能力。

从“活动设计者”转变为“评估员”,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学生达到怎样一种状态,有怎样的表现,从而来说明我们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靠测验,还有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