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政金课
——记在线学习张天宝讲座
12月8日晚7点,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主任张天宝主任在腾讯会议室为广大思政教师开展了一次讲座培训《坚持立德树人,用心打造思政“金课”》。工作室学员们开展了线上学习,并进行了反思总结。
下面为四位工作室学员的感言。
聆听了张天宝主任“坚持立德树人,用心打造思政“金课”的讲座,我感到受益匪浅。张主任从思想政治精品教材的开发角度,详细地讲解了教材开发的出发点和目的,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目标。阐述了思政教材应有的几个特点:思政味、时代感、中国风、精气神、一体化、适切性。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教材编写的逻辑,探寻使用的恰当方法。
除此之外,张主任还围绕如何用心打造思政“金课”,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切实可行的建议。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点是历史资源和社会生活的使用,如何做到让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变得“活起来”,让思政课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张主任给出了非常中肯和详细的建议。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有深刻全面的理论功底和素养,还要对社会生活满怀热情和积极性,并把以上的成果转化为可以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东西。把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再从教学逻辑培养学生的学习逻辑,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到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真正感受到了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学习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并努力做一个有热情的有心人,努力打造思政“金课”,不断地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江阴市长泾中学 龚颖
张天宝主任讲座:张主任始终围绕“德“展开,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维度去开展此次讲座,把学生放在德的主体,通过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课堂的外延从室内拓展到室外,形成一体化教学,推荐一体化思政建设。让思政课变成有温度、有深度的必修课。
江阴市第一中学一中 吴晓红
张天宝主任立意高远,深入浅出,围绕“坚持立德树人,用心打造思政‘金课’”做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讲座,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角度深度解析了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并对什么是思政“金课”、如何打造思政“金课”做出详细指导。
张主任指出,精品的思政课应当兼具思政味、时代感、中国风、精气神、一体化和适切性。所谓适切性,就是要注重科学育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内容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理论逻辑-教材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四者的有机统一,分层次系统化体系化地推进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此外,张教授还结合具体的教材章节知识点,从“善用历史资源,让思政课有理有据;善用社会生活,让思政课有声有色”两个角度,对教师如何上好思政“金课”作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
总之,思政教师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上下求索”,将打造思政“金课”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刘萍
思政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紧紧扭住用党的科学理论铸魂育人这个根本指向,真正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高举新时代党的思想旗帜,宣传阐释好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真信、真教、真学中灌输“情”和“理”,引导“知”和“行”。
持续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提升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着力在学生“可听懂、可理解、可接受、可认同、可记忆、可造就”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江阴市祝塘中心 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