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怎么教?语文特级教师、名师来解读!(吴艳推荐) 2022-08-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2-04-29 14:47 发表于北京

一、语文教学要与时代紧密接轨

语文新课标“新”在何处?有哪些变化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肖培东:新课标是在我国取得新的发展成就、面临新挑战的形势下,基于既有的改革经验,借鉴国际教育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修订而成的。它以发展人的核心素养为育人价值导向,同时阐释了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价值内涵与相互关系。在课程内容上,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脉络。同时,新课标也明确了其载体形式,为教师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作出了指引。
    语文新课标提出“六大学习任务群”,且每一个任务群都包含“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内涵与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评价量规;为了更好地持续研究,新课标还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指引,以使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研究,不断进行优化。
    这些变化,就是改革的焦点。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其次,我们要在学习任务群的细化落实上不断思考、研究,如何使学习任务群有机贯穿教学过程,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学习任务和适切的教学评价,如何组合成“群”,等等。一个环节不搞清楚,新课标落实就可能出现“泡沫”。同时,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实施与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意义和关系更需我们深入关注,这关系到教学的效度。因此,教学评价就至关重要,我们要前置评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清晰有效。
    语文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培养能采用科学方法去学习的人,能用语言做事、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因此,语文教学要由设计教学问题转向设计促使学习真实发生所需要的真实情境。在情境设计中,教师要转变教材的使用观念,做好课程内容的转化与研发,进行资源统整,设计丰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强化语用体验,使学生的知情意协同发展。
    曹公奇:语文新课标的“新”,主要表现在:完善了课程目标,凝练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提出了“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细化了实施要求,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实现教、学、考的统一,提出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加强了幼小之间、小学各学段之间、小初之间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对接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使得初高中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
对于普通教师而言,需重点关注的变化有两个。一是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落地的问题。应正确理解四个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交融的关系,不应简单地将其割裂开,当作四个并列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牢记:学生的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都需要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二是对“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认识和设计。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分为基础型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层层提升。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按照新课标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进行精心设计,有效实施教学,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素养。
新课标的这些新变化,符合语文学科性质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特别是从小学到高中的无缝衔接,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了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新态势。

张寰宇:语文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育人立意更高远,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聚焦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上来;二是学习过程更真实,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性、综合性甚至是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三是课程内容更系统“六大学习任务群”分学段螺旋建构,促成了语文学习的整体化。
    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一言以蔽之,还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底线,守住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和育人价值,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未来中国人;“创新”,就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真正相融,不断更新语文学习的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整合语文学习的内容;“创新”,也就是让语文学习与时代紧密接轨,不断更新语文教学方式、优化辅助学习的技术、提升语文学习的质地与效能。
    二、“教师一篇一篇地教”转变为“学生一组一组地学”

语文新课标提出以“六大学习任务群”推动语文教育的变革。学习任务群如何架构,教师需为此做好哪些准备?
周丽蓉:六大学习任务群,明确并细化了学科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学段。“学习任务”进一步强调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习任务”的完成和落实,需要课堂中有多种样态的情境设置、活动实施。任务群,将成为系列、紧密相关的活动组合,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目标统一性。
因此,学习过程将由以往的“教师一篇一篇地教”转变为“学生一组一组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的学习活动、开放的探究空间,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在目前教材没有按照任务群进行修订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好如下准备——
    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建立课程意识,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对照学习新课标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描述,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的对标梳理,研读教材,依据现有的单元理解尝试划分“文学性”“实用性”“思辨性”任务群教学内容,结合单元目标和助学系统,尝试从三个能力发展阶段(基础、发展、拓展)厘清能力层级,完成一次自我学习,为落实任务群教学目标做好准备,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新课标下完成教学任务,必然要创设真实情境。情境创设、任务活动设计是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比较陌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和关于学习情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把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转化,关注生活,关心时代发展,为创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做准备。真实情境和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间的关联,由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并加以体现。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但也要避免出现脱离学科学习、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假情境和假任务。
    张寰宇: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里指出,教材编写要系统规划和整体安排,要“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与进阶”,也可以“设置关联性的学习内容,实现同一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内容的整合”。我们可以想象,将要修订推出的“新教材”一定会进行“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会设置一定的任务支架,助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只靠教材的设置是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教师改变过去单篇式的教学观念、备课方式与教学方法,主动适应新课标与教材的改变,用好、用活教材的板块编排与任务设计。
另外,目前的统编教材虽是以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编排的,但只要教师对教材各单元学习进行深度合理的目标提炼、板块建构、内容整合、任务设计,也可以开展一定的任务群式教学。在有新课标可依的情况下,教师要主动求变,对现有教材进行充分研读与二次开发,形成大单元意识,提升大概念解读能力,开展大任务的主题化、项目化教学尝试,真正提升和语文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素养。
    苗新坤:“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课程结构单位,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主导价值不一,但彼此相互融合。任何将之割裂的做法都是违背任务群价值取向的。“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学习单位,它要以“学习任务”的设计来不断实现具体化。在“任务”中,我们需要不断“下行”思考“要做什么”“做成什么”“和谁一起做”“何时何地做”“用什么做”等问题。所以,一线教师对“语文学习任务”以及“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不然就会像当初语文课堂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徘徊摇摆一样。
新课标下课堂的形态与非任务群式的课堂区别在哪里?哪些又是不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探究。首先,要在既有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认清语文及语文学习的本体规律,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中遵循规律,培育核心素养。我们对“任务”的理解不能简单等同于学习主题、学习目标、探究问题以及一般的学习活动。它是以素养为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须依托真实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其次,语文老师要精心研究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学内容的转化与实施、真实情境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应用,预防“文本深度阅读没有了,肤浅的任务解决出现了”“非理性思维残缺了,工具理性偏重了”“真任务没几个,伪任务太多了”的误区。此外,我们还要研究如何科学地使用教材以符合新课标精神,有效规避大量讲解分析的弊病,让学习真实而深入地发生,以及我们的教学评价如何有机嵌入,使“学-研-评”完整统一。

 

三、核心素养培育,要“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
    肖培东:“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词。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要依托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而存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学习问题的罗列,也不是一味的问题解决。“学习任务”的第一使命是驱动学生深度阅读,使其阅读思维得以拓展,在文本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实现阅读的言意转换,提升元认知能力。没有走心的深刻阅读体验,急于解决任务,就是本末倒置,缺少积累和建构,就如同新栽的树苗缺乏充足的水分,根扎不进土里,也就没有生命的拔节。
    学习任务,要贴近学生的发展实际,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紧紧围绕语言这一核心,做多维度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听说读写,使学习进阶;更要有情境性,使理性与非理性思维相辅相成,知情意协同发展。所以,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任务的设计、情境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要扎实而具体,不可大而无当。教师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积累语用体验,走出知识传递、知识识别、偏重工具理性等误区,让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活动,回归学生的心灵,回归身心统一的学习,利用可表现性的评价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
    曹公奇:新课标提炼的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完美对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让核心素养落地。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平时布置作业,也应多布置阅读任务,少布置刷题作业。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涵养学生的思维和品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其次,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思辨研讨会、诗文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节、新闻采访、研学访古等。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品读语言、体味语言、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树立文化自信。
    周丽蓉: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够力”表现在言行的细节上,外化为一个人解决问题时的立场、方案选择和思维能力。
    “素养”是长期养成并在生活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这就指向了教育教学的内化特征,指向学生的能力养成。“养成”,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长期的体验、感悟、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并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活动设计。积极有效的活动应具备真实、综合的特点,还需讲究适切性。例如,实现“文化自信”的素养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能力训练点设计情境。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承载着思想、语言、审美、文化等综合价值,“文化自信”应该在综合价值的认同中感知和体养,并逐步形成观念。
    四、教师要提高文本解读与独立思辨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将思维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此前教育部也表示现行的语文教学较多地关注形象思维,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在语文学科中强化思维能力,教师可从何处发力?
    张寰宇:首先,教师要主动优化语文读写的课程结构,把过去对文学性读写的过多关注转向各类任务群学习的平衡,尤其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实用性阅读、思辨性读写、跨学科学习等,要在富有逻辑思维的读写实践中培养逻辑思维。
    其次,思维能力是一个整体性概念,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之间是互为融合甚至互为促进的。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单篇教学还是综合实践中,都需要帮助学生开展富有梳理性、逻辑性、探究性的学习建构,在不断的思维建构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优化学生思维结构。
    最后,教师的教学思维会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独立则学生独立,教师清醒则学生清醒。教师要在深度备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素养,在终身学习中培养文本解读与独立思辨的能力,让自己的教学清晰且有深度,严谨而有趣味,让学生收获深入而快乐的语文学习。
    周丽蓉: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本学科的特征。之所以出现语文教学更多地强化形象思维而忽略了逻辑思维,是由长期的割裂式的字词句分析、单一散碎的知识点教学所导致。语文学科其实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力抓手。每一位作家的表达,在形象塑造的细节中,都藏着他的理性思考。叙事讲究事情逻辑,议论讲究思维逻辑,说明需要事理逻辑,即使是语言形式跳跃的诗歌,也是有情线可循的。阅读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需要以形象思维去感知、体验,但要在丰富情感的基础上增长心智,则需要理性的思辨。这一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有温度、有思考力的理性公民。
    语文教师还要关注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思维流程。每一节课,都应该是有序的、有逻辑的,比如整节课要有“起承转合”的思考轨迹,要有符合认知规律的“问题串”,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我即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所有的表达都是学生被潜移默化感染的“范本”,学习活动组织、知识传授等都体现着教师的思维能力。
    苗新坤:语文教学对思维的培育始终是一个短板,或者说,现实中的语文课堂理性思维偏多,但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却又偏少。这个问题应首先从教师身上找原因。一方面,一线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容易走向迷失;另一方面,教学设计能力的欠缺,使课程内容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彰显学科学习逻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课堂上呈现出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大量讲解分析而学生无事可做的状况,所以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面临很大的挑战。
    要强化思维能力培育,首先,教师要强化文本解读力,以贴合文体的思维方式来解读文本,使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在解读文本中转化为用来具体阅读指导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教师没有这些知识打底,就没有阅读逻辑思维培育的意识,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在课堂上也就无迹可寻。其次,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统整的学习内容以及所凭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包含明确的思维培育目标指向、方法策略和评价机制,同时这些活动又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带有思维力挑战,这是学生学习行为养成、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环节。再次,思维力的培育更需要在这些环节的持续深入推进中达成。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就至关重要,科学有效的教学对话是促使学生思维力持续发展的中枢性环节,在对话中,教师的评价相机而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重塑、建构。

    五、除了“变”,还要关注的是“不变”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教学,应在哪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肖培东:对于新课标,我首先关注的是“不变”的东西。我很担心的是,新理念、新名词的大量衍生,会让很多语文教师曲解或误解语文教学。日益更新的世界,总该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也是需要坚守的。对于语文和语文教学而言,守住本质,守住初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想着多“改变”,不要总是迎合“改变”,在“改变”之前先想清楚我们守住了什么,又坚持了什么。教学要紧跟时代,但不是紧跟时尚。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在表达上略有出入,但整体不变,这是很令人感动的。新课标对语文教师职能和职业修养的要求都有了变化,在坚守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和要求,拥有新理念、新思维、新知识和新视野,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积极求变,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做有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研究力和执行力的适应时代需求的语文教师,努力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课程。
    曹公奇:第一,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对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新事物,教师要深入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设计,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任务群,组织好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有单元整体意识,将每一节课、每一点学习内容放在单元整体框架之中,实际也就是学习任务群之中去考虑,才能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当然,我们可以以教材的单元构建学习任务群,也可以突破教材编排,根据实际需要去重新构建新的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第二,创设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在具体、真实、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去学习、积累和运用。特别是学习任务群,更需要在大情境之中去实施。因此,我们需尽量为学生创设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富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一味追求所谓的“分数”。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自然重要,但语文学习也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境”,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多种课型相互结合。我们要突破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课型,采用丰富多样的各种课型。特别是阅读教学,需突破单篇文本精讲精练的形式,将单篇文本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等不同课型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重点倡导的,要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真实阅读上。只有学生真正阅读了整本书,才谈得上去分析探究。对初中学生而言,我认为不要将整本书阅读搞得太深、太复杂,免得挫伤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课标要求,读够足量的书籍,哪怕是许多地方读得不大明白,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来说也是大有益处的。
    苗新坤:首先,教师的角色要进一步转变。从过去的单一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只有这样,教学才会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教师才会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历程,才会由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其次,教师面对知识的态度也要发生转变。知识不再是传递性的,是基于活动而生成的,是在被“人”需要时适时介入的。它需要我们将之转化为帮助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评价要前置,明确学习活动的价值指向,将评价动态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学习。
    再次,在教材的使用上,单篇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需要在进一步统整之中构建学习单元,而教材的课文资源也只是教学资源整合后的基础性要素。
    最后,基于单篇教学的问题设计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我们要转向包含着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等在内的教学情境的开发与设计,使得教学单位由时间转向学习事件,形成一个闭环结构。

 

  • 阅读(12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