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宇洁——"小”问题藏“大"思维 2022-04-1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说明学习中思考很重要,思考时要善于提问。“质疑”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一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较强的质疑力,能够激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大脑活跃度,提高纵深高阶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质疑力是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质疑力的培养。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学生的质疑力呢?笔者认为课堂互动中的“问答”环节,是启发学生质疑的良好机会。以下,笔者从小学英语课堂的问答误区出发,有针对性地提 出一些培养学生质疑力的策略。

课堂问答误区

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师生问答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 节,小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教育 观察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时,存在 明显的误区,具体体现在所提问题浅显、缺乏针对性、缺乏弹性等,降低了问答互动的有效性。

(一)提问浅显

所提问题浅显、缺乏深度,给人一种明知故问的感觉,这是 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容易走入的误区。例如,教师喜欢用一 般疑问句提问,常见的有“Do you like it?"、"Can you do it?”这类问题,学生只要回答“Yes, I do./No, I don't."或者"Yes, I can./No, I can't." 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样提问没有起到让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无 法促进师生间情感的有效交流。长期进行这种低效的问答互动,师生的思维均会逐渐形成“惰性”,难以提升思维的品质。

(二) 提问缺乏针对性

由于小学英语课的知识点较多且零碎,有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但实际上却相反,课堂上教师提 出过多的问题,一来导致问题泛滥化、缺乏针对性;二来占用学 生的学习时间,加大学生的思想负担,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质疑品质方面收效甚微。例如,教师经常笼统地进行"Why/ What/Where/When”的提问,师生互动氛围热烈导致教师误以为教学效果良好,但这些重复性、机械化的追问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思考的过程。

(三)提问缺乏层次性

部分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没有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这样的提问弹性化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差别性的提问,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迅速回答,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因此 失去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索性不再参与师生问答互动,他们的思维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质疑与思维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学问答互动中低效的质疑解疑过程,容易造成 问题已解决的假象,进而令教师安于这种教学方法,不再深入思考、改进教学方法。

美国学者Michael Long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将课堂提问分为 Display question(展示性冋题)和 Referential question(参考性问 题。Display question是指提问者已知答案或可以找到答案;Referential question是指开放性问题,提问者没有预先创设统一或没有标准的答案。

语言学家David Nunan在其研究中指出,学生在课堂中回答参考性问题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也更加接近自然话语环境。这就说明,参考性问题要比展示性问题更能启发学生 的深层次思维。

展示性问题会剥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机 会,但这并不代表课堂的提问只能是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 和参考性问题在一节课课堂中的比重,决定了能否有效培养学 生的高阶思维。高水平的质疑问题能够引发被问者多层面的反 应。所以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既要关注学生认知的过程,又要注 意对学生情感领域造成的影响。

培养学生质疑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多角度营造课堂氛国,激发学生质疑潜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上,教师要从多角度营造适切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第一,营造适宜、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特别是面对参考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放下师者的“权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高度上,逐渐消除学生应答的胆怯心理,同时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师生的相互信任,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潜力,这是培养学生质疑力的基础。

第二,注重提问的公平性。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中,班级具 有班额大的特点,但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师在一节课 中很难顾及每一名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关注群体来 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以提问为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所提问题是否兼顾男女学生、是否兼顾高低分学生、是否兼顾前排和后排学生,或者在选择回答者时,可以通过姓名签筒随机抽签、根据教材页码选择对应学号、使用抽签小程序等相对公平的方式,让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拥有提问的机会。

第三,延长提问等待的时间。质疑是学生批判和创造的过 程,这个过程需要铺垫一定的时间,以推动学生质疑力的形成。研究表明,如果适当拉长提问的时间,即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后,如果没有学生能够立刻答出,等待一两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给出一定的答案,也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答题。

(二)多维度优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疑解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问答环节就能实现,教师要跳出惯用的“问答”模式,从多个维度优化教学策略, 设计能够开发高阶思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解疑 寻找知识的根源。

出惯用的“问答,,模式,从多个维度优化教学策略 设计能够开发高阶思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解疑,寻找知识的根源。

1.QARs 策略。即 Question-Answer Relationship strategy (问答关系)策略。问答关系策略中的问题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字面型问题,即在文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第二种是推理型问题, 即可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要点归纳得出答案;第三种是批判型问题,即从他者角度看文本,将自己代入作者的观点思考问题而获得答案;第四种是创造型问题,学生无法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要分析已知信息、发挥极大的想象力才能作答。

例如,进行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三级Grandma's Glasses的教学时,笔者在Cover Reading活动中,设计的提问“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是属于字面型冋题。在绘本的最后一页, 笔者没有直接出示奶奶的眼镜图片,而是根据Harry的动作、表情和话语,让学生倒推“Where are Grandma's Glasses?”,这个问 题属于推理型问题。在绘本情感拓展环节,笔者所提的“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book?”,属于批判型问题。最后,笔者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丢过哪些物品,最终 有没有找到它们或者在哪里可能会找到它们,这个问题则是属 于创造性问题。

问答关系策略不是完全基于文本信息的问与答,当教师使用该策略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回答某类问题时,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问题的分类和积累问答技巧。

2.SQ3R策略。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森提出的SQ3R策略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提高学习理解力和信息梳理能力。SQ3R也叫作五段学习法,是指通过浏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进行自主学习。

在浏览的步骤,学生只需大致阅读文章,重点关注主标题、副标题、引言和概要;在提问的步骤,教师选择某一篇文章为例,给学生示范如何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在阅读的步骤,指导学生关注文本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复述的步骤,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和答案复述文章;在复习的步骤,让学生重新阅读文 章,引导学生自行纠正和补充答案,确保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理解重难点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黑布林英语阅读小学c级The Sun Is Broken的绘本教学中,由于这个绘本的题材较为天马行空,在引导想象上教师容易受到思维牵制。学生阅读绘本时,通常是先通过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促进学生自疑解疑。因此,在学生完成第一遍自主阅读后,笔者出示一则Plot海报,海报上罗列以下重要板块:标题、任务、主题、最喜欢的情节、你想提出的问题等。学生根据海报信息利用SQ3R策略学习,分享提岀的问题、厘清故事脉络、思考故事深意,由此拓展阅读视野,发展髙阶思维。

(三)多层次具化质疑反馈,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必须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学生质疑力发展需求的课堂问答反馈和评价,应该是多层次的、具体化的,而不能过于平面化和敷衍化。例如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给出的Well done, Good job之类的评语,不仅不能起到充分的激励作用,反而可能成为影响学生思考的绊脚石。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者回答进行确切的点评,如“你说得对,这是解决我们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很贴合显示,说明你是一个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等。具象化的评论,不仅能够鼓励学生,更能在无形中督促学生继续思考。而其他学生听到教师的反馈评价后,也能获得有益的启发,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小”问题藏着“大”思维,质疑力是一个思维培养的重要风 向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力,能帮助学生构建产生怀疑、解决困惑的探索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让学生在“问"中积淀“思”、主动“学”,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阅读(7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