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徐凌送教下乡《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 2022-04-10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徐凌 所在单位: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2-04-10 执教地点:江阴市贯庄小学 执教内容:《青山处处埋忠骨》 参加对象:五(1)班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人物内心:通过找出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补充、换位体验等方式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查找相关资料,结合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3.了解朝鲜战争知识,学习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结合资料和对课文的理解,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3.了解朝鲜战争知识,感受毛主席的伟人胸怀,学习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71年前,197653位抗美援朝烈士用生命捍卫国家安全、民族尊严。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视频提到毛主席的最爱的长子——毛岸英,正是牺牲在朝鲜战争之中。

板块一 整体感知寻找无声画面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毛主席惊闻噩耗内心极度痛苦,对岸英是否归葬的问题做出抉择,最终写下批示。【板贴——闻噩耗、做抉择、写批示】)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重点通过课文中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体会主席的内心。

二、把握三个无声画面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毛主席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大家找得很全面,请看——言为心声,老师发现,这篇课文对主席的语言写得不多,主席的内心更多地藏在了他的动作中,藏在了他的神态中。

3.出示三个画面(淡化语言描写)。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接着一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3)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3.快速读一读,这三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画面?(对应板贴)

板块二 精读画面(一),体悟常人情感

一、聚焦画面一——闻噩耗时。

过渡: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当毛主席看到自己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电报时,他——(出示画面一)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1.请同学们静静默读,相信你会读懂主席的内心,边读边完成研学单任务二中的第一题。(出示研学单第一题)

2.(生交流)请大家把笔放下,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1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我感受到

板书——内心悲痛

追问: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他在想什么呢?(想自己的儿子)(指读)你能通过朗读把主席的悲伤表现出来吗?【评价朗读法】主席是半天没说话吗?是大半天吗?(是整整一天)请你把这种体会放到朗读中,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预设2:主席在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比较策略法】对比:主席在吸着烟。

主席在吸烟,如果老师这么改,读一读,你觉得可以吗?(不能,主席是一直在吸烟,他用吸烟在麻痹自己,用吸烟在转移自己注意力,掩盖自己的痛苦。)评价:是的,一支支烟便是毛主席痛苦的见证者。

预设3:主席饭也没吃。【采访指导法主席,桌上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您吃吧。追问:主席你为什么不吃?(吃不下,没心情)

主席,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三回了,您快吃一点吧。评价:一动未动的饭菜就是主席痛苦的同情者。

4.(指读)是啊,这一切主席一字未提,他把所有的话藏在了内心里,藏在了他的动作里,藏在了他的神态里,请你来读好这个画面。

5.老师这还有一段关于毛岸英生平的介绍,相信听了这段介绍,你的感受会更深。请听——(资料补充):“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但是父子二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不长。五岁时,毛主席参加革命运动,父子分别。八岁时,他和母亲杨开慧一起被关进牢房。母亲被杀害后,毛岸英流露街头,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到苏联留学。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毛岸英主动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斗。1125日,毛岸英被美军投下的汽油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追问:你了解到了什么?(本就聚少离多,这样情况下的永别更是常人无法接受的。)

6.送上战场就意味着牺牲,可主席为什么还是要把送岸英到枪林弹雨的战场中去?

送上战场是为了岸英将来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背后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无限父爱。【板书——慈父】)

7.毛岸英在前线牺牲是主席万万没有想到的,作为父亲的他内心灼烧一般的疼痛,终于,悲痛难止,化作喃喃自语,出示: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你知道“喃喃”是什么意思吗?(低声说话)

(指读:“请你来读。”+齐读“我们一起读。”)

8. 小结:爱子牺牲这无疑是一个天塌雷轰般的噩耗,作为父亲,主席痛得不能言语,即使无声,我们透过主席的动作、神态,强烈地感受到主席内心无以名状的悲痛,读懂了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这就是慈父情怀。【板书——情怀】


板块三 研读画面(二、三),感受伟人胸怀

三、聚焦画面二——做抉择时

导入: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品读第二、三个画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两个无声画面,边读边完成研学单任务二中的第2.3小题。

过渡:得知朝鲜有心将毛岸英留在朝鲜时,他面临抉择——(出示画面二)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透过这幅画面,你读到了主席怎样的内心?

预设1“站起来,仰起头,望天花板”我感受到

追问这是主席的什么描写?主席为什么会仰起头,望着天花板?(低头眼泪会掉下来)③作为父亲,内心除了悲痛,还包含着怎样的情感?(不舍、纠结、矛盾......“所以主席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再追问:是啊,这是一位父亲的常人情感,但此时的主席面临抉择,除了是一位父亲,他还是一位( )?作为一国领袖,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再追问:这个时候主席想到的是自己吗?想到的是( )?可见他(       )?(无私、伟大、胸怀博大)【板书:胸怀】

(视情况引读):这也是主席若有所思说的话,(出示):“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2.(指读)主席的内心十分复杂,有悲伤,有不舍,有矛盾......【板书——......】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读出来?

3.阅读就是发现,我们透过主席的动作、神态、语言,读懂了主席复杂的内心,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国领袖,一位伟人,【板书——伟人】无比宽广的胸怀。


四、聚焦画面三——写批示时

过渡:不管内心有多么不舍与愧疚,不管内心是多么矛盾与煎熬,终究到了决定签字的时候了。(出示画面三)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1.这是主席写批示前的无声画面。这幅画面,你读到了毛主席怎样的内心?

预设1:伤心至极,一句话不说。评价:纵有千言万语,竟无语凝噎。

追问:这个画面,你有没有发现,主席的动作和神态不一致,主席的目光是看向窗外的,手却指着写字台,为什么?(不忍看,不忍签字。)

2.引读: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3.空白补写,读写融合:两段话,前后间隔一个深夜,漫长的十几个小时,我们不曾看见,作者也没有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到主席内心的痛苦与不舍,试着抓住主席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一下这个画面。

漫漫长夜,毛主席

!泪水打湿了他的枕巾。

播放背景音乐

(2)交流。

(3)评价(评价语:A.老师注意到你重点抓住了主席的动作...... B.从“......”的描写中老师读到了......C.透过你的......描写,老师仿佛看到了十多个小时里,主席的煎熬。)。

4.小结:我们通过想象,仿佛看到了主席在床上辗转反侧,在卧室杂乱踱步,一夜未眠,泪水不止的情景。最终主席做出决定,写下批示,让我们感受了一位领袖的宽广胸怀。


板块四 拓展资料,深化爱国主题

1.毛主席强忍悲痛,在电报上作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出示,指读)

1)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国家,又何必用马匹将尸体运回家乡呢?这既是对毛岸英和其他志愿军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毛主席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愿意将儿子葬于朝鲜。

2)像毛岸英一样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搜集了资料,你能来分享一下其他英雄的故事吗?(评价)

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

坚守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集体主义的英雄——邱少云

......

2.拓展资料——献给抗美援朝英雄的歌

在那个历史阶段和那场战争当中,除了我们搜集到的那些烈士英雄,还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都用生命支撑起了我们民族尊严的脊梁。有一首献给抗美援朝英雄的歌,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铭记这些最可爱的人。(播放歌曲)

3.总结:青山无声,天地壮怀。写字台边的主席,举笔又止的主席,泪水湿巾的主席......无声胜有声。我们通过毛主席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到了主席内心的悲痛、不舍、矛盾......感受到了主席的慈父情怀、伟人胸怀。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吧,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闻噩耗 悲痛 慈父情怀

毛主席 做抉择     不舍

写批示 矛盾 伟人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