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摘要
鞠益芬
第三章 第四节 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从静态的教案到动态的教学,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演化为教学流程,好的教学流程有三个标志。
●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分的展开。
●学生的学习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
●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
上述三个方面是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经验才能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目的是形成新的学习经验,收获他们在这堂课之前不具有的语文学习经验。
为什么要让学生站起来发言?或者这样问:学生发言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按照我的理解,从很多优秀的课例中我们也能看到:教师请个学生起来, 实际上是请了一个教学的帮 手。也就是说,原来教师个人在从事教的活动,现在请了一个帮手,教师和这个学生一起形成了一个教的关系, 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说给全班听的。比如刚才那段关于排比的讨论,尽管那个学生最终没有达到教师希望的那种理解的水准,但这个学生为课堂教学做出了贡献——正是从这个学生与邀师的对话过程中,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形成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班级的课堂教学,一个教师不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个体学生,而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与班集体发生着交往与对话。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来看,班级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形成学生共同的学习经验。
在郑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从“力度、速度、幅度”这三个维度来体认课文中排比的句子,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生的体认,而是由这个学生所揭示出的班级全体学生共有的体认。
再来看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一个地球》。
第一个环节:“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哪味?”从个别学生来说,从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来说,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论自已体会到的味一一酸、甜、苦、辣、涩,经过这样的交流,班级同学所形成的,就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己的感受,而是融汇了酸、甜、苦、锦多种感受的某种综合体。正因为如此,所以以才需要同学之间交流,才需要具教师去引导学生们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才有教学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中华生就课文的五个方面分旗写个精情的句子10对年
板书发表他们的作品,与教师一起构成了r-个教的团队。黑板上由10个句子构成的学习成果就像是一首抒情诗,这是全班同学经过四十几分钟学习之后,形成的共同学习经验的印记。每个学生在班级教 女学的共同语境中,在与同学、 教师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以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 “教学流程’,择其要归纳为以下三句话。
●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展开。
● 学生的学习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
●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一堂优秀的课,上述三个方面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才侧重从某方面来讲。教师们不妨选择另一个角度再研习这些名课,从而对“教学流程”有更深刻的把握。
“教的活动” 与“学的活动”是两种有区别的活动。“教的活动”是教师的行为,是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的活动”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要发生有教学价值的关联: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
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我就是要教这些,我就是要这么教。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么学才能学得好些。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还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就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