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不仅仅是游戏 2017-10-10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张娜 所在单位: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执教时间:2017-10-1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游戏课不仅仅是游戏

------由《找嘟嘟》一课谈纯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游戏会促使孩子们说话、交流、探索、想象、创造、展示。学生在欢快、活跃、气氛高涨的氛围中获取直观而生动的感性知识,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并在其中吸取成长的种种经验。

作为数学老师,我也会经常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呈现学习的情境和活动 ,利用游戏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利用游戏来培养思考力。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组织学生玩摸球游戏,创设摸奖情境,以体会可能性大小。教学“混合运算”后带孩子玩“24点游戏” ,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认识人民币”后玩“超市购物”游戏,培养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些都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而创设的数学课堂游戏。而纯游戏是什么呢?它就像传统游戏跳跳棋、魔方、鲁班锁、拼图、九连环,还有以色列人开发的智力游戏《打海盗船》、《找嘟嘟》、《金银岛》、《尖峰时刻》、《达芬奇密码》等等,这些纯游戏平时都是家长带孩子,或孩子和孩子在家里玩,是纯粹的娱乐活动,而现在要在课堂上玩,而且要从纯游戏中挖掘数学知识、思想策略等可教的东西进行课堂教学却是崭新的尝试,颇有课程开发的味道。

 

【纯游戏教学的两次尝试 

去年,我参加了麦博思考力培训,并进行《找嘟嘟》游戏公开课。先后2次试上了这堂课,有了不同的体验。

 

第一次尝试:尽情玩

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前猜游戏(认识是非性问题)

二、师生共玩(认牌面,12张,了解游戏规则)

三、学生初次独立尝试玩(无序)

四、运用规则再玩游戏(有序)

五、四人玩整副卡片(24张,发现规律)

第一次尝试教学主要的思想是让孩子玩,从玩当中自己发现方法。

想得挺好,可是一让孩子动手玩就收不拢,孩子们兴奋得静不下来听老师讲,又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特征,怎么找特征,大部分的孩子一节课(从下午2:45——4:00)下来光顾着高兴,什么也没学到,连怎样抓住特征提问都说不灵,更别提掌握游戏的技巧和方法了。

作为数学老师,肯定不舍得让本来就紧张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也肯定不愿意孩子在学习中一无所获!

一定要让孩子学有所得!这是我们此时心中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这样的倒推思考:

 认识特征        找特征        抓住特征       会提问       找到嘟嘟

                           是非性问题

要学会找嘟嘟就必须要会抓住特征提是非性问题,而抓住特征的前提是会找特征,要会找特征就要先明白什么是特征?这样我们就确定了课堂教学的脉络流程:

是非性问题      认识特征      找特征      抓住特征提问      找到嘟嘟

                         

在这里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又是找到、找全特征的关键。第一次试上孩子不知道怎样提问正是不会通过有序观察找特征,由此,我们想到了一年级教材的起始课“数一数”,虽是要学生数数,期间还是要引导学生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数数,因为这样不容易重复或遗漏。所以,是否可以让孩子通过找嘟嘟游戏学习到一种有序观察的方法呢?这个游戏所需要的观察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再次拿出卡片研究,发现可以以房子为主体图案,按房子外、房子里、房子身上这几部分进行观察,能把卡片上所有的特征找全。于是,我们又把从主体到部分有序观察找特征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尝试。

 

第二次尝试:玩中学

流程如下:

一、介绍嘟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叫-----“找嘟嘟”。(课前黑板)看了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1:嘟嘟长什么样?

2:这个游戏怎么玩?

3:这个游戏要几个人一起玩?

......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隆重请出嘟嘟!课件:嘟嘟图片。这个小动物的名字就叫“嘟嘟”,它特别顽皮,喜欢藏在房子里面躲猫猫,我们要把它找出来就算赢。

 

二、认识特征

1、认识是非性问题。

师:这么多的房子,嘟嘟会藏在哪个房子里呢?你可以向我提问:嘟嘟是藏在(     )的房子里面吗?而我只能回答你“是”或“不是”。

 师:谁先来提问?(嘟嘟是藏在( 红墙 )的房子里面吗?)

 师:这个问题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吗?(可以)

板书:红墙

 师:谁有不同的提问?板书:太阳

生:嘟嘟是藏在( 第三行)的房子里面吗?板书:第三行

师:3个问题都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这就叫“是非性”问题。

 2、认识特征。(刚才我们找到的红色墙壁、太阳、第三行都是区别于其他卡片的特征。今天我们要找的是卡片上看得见的图案或颜色的特征。)

3、找特征

1)引入

卡片上有哪些特征?(指名说3-4人。)

提高要求:谁能把这些卡片上所有的特征一下子全部找出来?(有的同学把手缩下去了,感觉有点难。)

把这么多特征要想说全了确实有难度,所以,我们需要研究一下找特征的方法。

2)有序观察

①让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拿到卡片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房子)

师:每张卡片上都有房子。卡片上主要的部分就是房子。(板书:房子)房子是卡片上的主体图案。

②接着你又看到什么?(猫)猫在房子的里面。(板书:房子里)

看屏幕,房子里还有哪些动物?(贴:猫、鼠、鱼、鸽子)

师:这些动物是房子里的特征。

③房子外面又有什么?(贴:烟、太阳)板书:房子外

  看屏幕:有些卡片上有烟,有些卡片没有烟。有些有太阳、有些没太阳。

师:有没有烟和太阳是房子外面的特征。

④我们找到了房子里和房子外的特征。那房子身上又有哪些特征呢?你会不会自己找一找,找好后跟同桌说一说,看看谁找得全。

汇报并相应板书:屋顶:彩色花纹   波浪花纹  横条花纹  没有花纹

                墙:红  

                门:白  

师:房子上又可以从屋顶、墙、门上去找特征。找到了不同花纹和颜色的特征。

(3)方法总结:

  刚才我们找到了卡片上这么多的特征。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找的?

  (我们先找到了卡片上的主体-----房子,然后分别从房子里面、房子外面、房子身上这几部分找特征,(板书:部分)这样从主体到部分有序地找,就能把特征找全。

   另外,找特征时通常我们可以从卡片上的图案或形状、颜色、花纹、有还是没有等这些方面去思考。)

第二次教学的课堂效果明显好多了,孩子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不光认识了什么是特征,还学会了找特征的方法,根据特征提问,玩游戏就非常顺利,课堂组织也是井然有序。孩子们不光玩得好,还玩有所得。稍后,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我们还安排了针对有序观察的巩固练习------找嘟嘟拓展游戏,这样,从主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就更深入人心了。



 

 

 

 


师:嘟嘟非常调皮,它又藏到了这些图片后面,怎么才能找到嘟嘟呢?根据红绿灯法则,我们还是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图案,从主体到部分找特征,再抓住特征提问。

1、学生自己先找一找有哪些特征?然后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2、反馈:你怎么找特征的?找到了哪些特征?

3、再玩找嘟嘟游戏。

 

【纯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各种知识 ,可以促进手、眼、思等的互动 ,可以培养思考力、创造力,可以促进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但我们不能因为纯粹的娱乐而在数学课内做游戏游戏一旦进入课堂,必定肩负着让所有孩子玩有所得的使命,所以,归根到底,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要让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首先,老师要先学会玩游戏,并且玩出门道,找到玩好游戏的关键所在。《找嘟嘟》这一课,我们也是通过反复熟练地玩游戏,发现要学会找嘟嘟就必须要会抓住特征提是非性问题,而抓住特征的前提是会找特征,要会找特征就要先明白什么是特征?这样我们就确定了课堂教学的脉络流程。这就相当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备课(备老师)环节,因为只有老师会玩,才会有能力指导孩子玩,才会据此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第二,从玩好游戏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着手,明确通过游戏要让孩子获得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与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有效结合。如:

玩《找嘟嘟》时,我们发现可以以房子为主体图案,按房子外、房子里、房子身上这几部分进行观察,就能把卡片上所有的特征找全。于是,我们才把从主体到部分有序观察找特征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另外,我们也对其他一些游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

《潜水艇》游戏涉及到坐标位置可以与数学课《确定位置》的知识点教学相结合。

《金银岛》游戏涉及多种不同路线可以与数学课《分类列举》的知识点教学相结合,学习分类思想,和一一列举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

《尖峰时刻》游戏可以与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知识点教学结合起来。

《达芬奇密码》游戏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潜水艇游戏              金银岛游戏              尖峰时刻游戏

第三精心设计教学,让孩子学有所得,学得好玩!

* 形式“好玩”: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游戏本身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当出现游戏名《找嘟嘟》时,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一方面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促进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和思考。“下面我们就隆重请出嘟嘟!”通过前面这些造势,当嘟嘟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流露着欣喜,发出了感叹声。

 *思考“好玩”: 促进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和提出、分析和界)、思考(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表达(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体现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促使学生发现了有趣的规律。《找嘟嘟》游戏教学就让孩子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从游戏中还能发现并学到从主体到部分有序观察的数学知识。

*创造“好玩”: 展示学生创意,促进反思和迁移。

能有展示个人创意的机会,包括设计、创意表达、发现和提出问题等。《找嘟嘟》一课除了个人的思考展示,还特别安排了小组活动的集体展示。呈现了孩子的发现和创造,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反思和迁移能力。

 第四要有充足的教学时间,特别是能有学生自由把玩的时间和空间。

一个游戏的教学不能奢望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必须保证有23节课的时间,如《找嘟嘟》第一节课重点认识什么是特征,怎样找特征,怎样根据特征提问,熟悉游戏过程,并尝试独立玩游戏。第二课时要在学生充分玩游戏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玩游戏的窍门,比如找嘟嘟的人该怎样提问能最快找到嘟嘟?藏嘟嘟的人又要怎么藏才不容易被发现?这是游戏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能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

 

所以,游戏课并不仅仅是游戏那么简单。因为它既是概念课、计算课或思维训练课,同时又是活动课,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大力发展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特别是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纯游戏进入数学课堂,现在仅仅是初级尝试阶段,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研究的深入,纯游戏和数学课堂必将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结合点。所以,以上个人陈述的观点只为抛砖引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