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绘本”,提高小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2021-07-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有效利用“绘本”,提高小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周漪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家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已不够,无法激发学生开口交流。而绘本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字语言上都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爱上绘本,乐于表达自己情感,主动与他人交流,从而真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绘本  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敢说  能说  善说


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老师片面追求学生的测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只会埋头苦做不会开口交流的奇怪现象。而我们教材中的话题零散,缺乏连贯性,其内容大多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很难有兴趣反复阅读,更别说与人交流了。如何让英语教材增加趣味性?如何激发学生开口说的欲望?仅仅研究教师怎样在课堂上用尽手段让高年级学生来谈论低年级话题,让低年级学生来谈论幼稚园话题那是不够的。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寻寻觅觅中,本人发现了英语绘本这个媒介。

英语绘本大都来自英语国家,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而且它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的文字,比较符合我们小学生现有的英语语言能力。它的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人的魅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动。优美的图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英语绘本的语言往往围绕着某一主题重复出现,它的文字语言简单,重复率高,具有自然的、美妙的韵律。学生更容易掌握英语词句与发音的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前,选好绘本,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

孔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悦读”氛围,使学生没有负担,没有畏惧自然的进入绘本中,在情境中自发的说英语,选择合适的绘本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细心收集,系统整理绘本

常听老师们抱怨,找不到合适的绘本展开教学。其实教师应该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多收集、多整理、多归纳。让自己手中、脑中的绘本资源逐渐系统化,条理化。平时我收集到绘本后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该绘本的生词和句型复杂度。(2)该绘本的文本所呈现的语法知识的难易度。(3)该绘本的文本长度及故事情节的难易度(4)该绘本插图对文字的支援。(5)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

在考虑好,我通常将绘本信息归纳如下表: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友情

亲情

品质

保护环境

2. 潜心思考,合理选择绘本

教师在选择英语绘本时,不能简单凭借个人喜好,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兴趣,紧密结合课堂中英语学习的语言知识重难点来精心选择。只有建立在课堂语言基础上的绘本课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让孩子敢说,有话可说。倘若选择的英语绘本不能完全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现实,教师还应该成为绘本创编的“魔术师”,绘本重构中的“园艺师”,巧妙复现学生已经学过的语言,并适度拓展少量的新词句,使绘本内容可学、易学又值得学。

如在六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了一般将来时态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一般将来时态的对话运用能力,刚好又正值母亲节来临,我选择了绘本《The Runaway Bunny》结合英语课堂进行教学。英语绘本《The Runaway Bunny》是一本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绘本故事,讲叙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的对话奇妙而富于韵味,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

为了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我在授课时将重点句型If you become , I will be .不断地复现,便于学生掌握关键句型进行表达;将绘本中的三个场景的句子进行了删减,以便降低阅读难度,减少阅读障碍。

3. 精心设计,鼓励学生敢说

根据调查,很多学生上课不发言是不是不愿说,而是不敢说。他们害怕说错了会被教师责骂。所以如何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说至关重要。我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1)唱一唱,唱首英文歌,念首小诗,调动学生积极性。(2)谈一谈,与学生自由对话,既复习旧知又让学生放松心情。(3)玩一玩,做个与本堂课有关的小游戏,既铺垫新知,又活跃气氛。

二、教学中,用好绘本,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能说”

1. 以“读”促说

很多绘本文字的句式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除了内容不同外,几个段落的句式和用词基本相同,朗读时很能体现一种韵律美。读绘本时把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有些绘本故事是非常感人的,教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完全投入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朗读中的角色。这时教师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适时展开对话,沉浸在文本中的学生必然会以当时的感受和体会来思考问题,而学生角色转变之后对文本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更深入,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后,那么他们再读文本时就更有感情更有味道了。随着表现力的提高,课堂上无话可说,词不达意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随着语言技巧的丰富,语言表现力的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便能纵横驰骋,无往而不适了。

如《The run away Bunny》这本绘本中,小兔子对他妈妈说: “I am running away.” 兔子妈妈说:“If you run away, I will run after you, for you are my little bunny.每次小兔变成各种东西想要逃走,却总逃不出妈妈的怀抱,一场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妈妈和小兔子之间的对话充满温情,学生们在一遍又一遍“If you..., I will...”反复诵读中,被兔子妈妈与小兔子之间的浓浓爱意感动了,情到深处,让孩子化作兔子妈妈与小兔子,读读他们的对话,想想如果自己是小兔子或者兔子妈妈,还有可能说些什么。

2. 以“疑”促说

激疑,是引起悬念、激发课堂气氛的主要方法,好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思维更加活跃,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从问题的设计、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方法,到问题的处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偏重于教学提问的具体形式,幼儿被 动地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就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所以我采取了以下的疑问方式:

1)猜想式疑问:悬念迭生处,欲擒故纵——在悬念处打住,猜测下面会发生什么?

如在《Strawberry jam》这节课中,主人公Kipper一家人去采草莓,采好放草莓时孩子们发现车门被锁了,于是孩子就把草莓放在车子旁边跑去玩了,草莓孤零零的被扔在那。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提出了 “What happened then?” 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在这时学生读到一半的故事被我打断了,他们就很想知道下面发生什么,可是又没有文字告诉他们,他们只能靠前面的情境来猜测,在创造性思维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如在《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这节课中,当country mouse随着city mouse来到城里看到美食的时候,我摁下了暂停键:“What happened then?” ,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事实证明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有的告诉我 “The country mouse eat all the food.”,有的告诉我 “The cat is coming.”,有的告诉我 “ The cakes are not nice.”,各种回答精彩纷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开放式疑问:意见分歧点,引起思考——每个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对同一个人或事,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孩子的意见分歧处打住,引发他们的多元思考,引领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在《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这一课开始时,我抓住故事中心词,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不用再怕说错。一千个学生有一千种想法,每个学生都各抒己见。学生们不再沉默不语,而都是能说会道。

3. 以“演”促说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它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课堂上表演能使学生体验情境中的人物关系、内心活动、对白的情绪, 捕捉对白的语气、语音,语调,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想象力, 培养他们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说, 课堂表演能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趣味性, 深受学生的欢迎。我在课堂中是这么做的:

(1) 对话式绘本故事:直接演,扩充对话演

如在《The run away Bunny》这一课中,整个故事都是兔妈妈与小兔子的对话,而且对话的内容较多,较长,在课上我就采用了让学生直接用文本中对话表演,学生充满了感情的表演既让他们巩固了“If you, I will.” 这个句式的用法,又让他们的语言技巧,语言表现力得到了再次发展。

如在《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这一课中,故事中城市老鼠与乡村老师的对话较短,句式也比较简单,所以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将对话扩充后演。那怎样扩充呢?我给了学生如下的提示:在故事图片中还出现了乡村老鼠的妻子与儿子,可是对话中却没有他们的话语,想想看他们会说什么?城市老鼠看到破旧的乡村时,心理是怎么想的?乡下老鼠来到城里时会有哪些想法?在这些提示的帮助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发散开了,不再是局限与书上的几句对话,他们的语言的质与量都得到了提升。

(2) 叙述式绘本故事:改编演

如《Strawberry jam》这个绘本故事都是用第三者叙述的方式表现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语言材料该怎样表演呢?我选择了改编故事进行表演。在这一课中主人公是Kipper一家人,他们一起去自摘园采草莓,最后却把草莓忘在车旁边导致草莓被车压成酱,由strawberry jam 变为了traffic jam。学完故事后,学生们选择自己想成为的角色,教师适当调节,组成一家人,想象在这个故事流程中每个人会有哪些想法,行为,语言,然后表演整个故事。改编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无缝衔接,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后,延伸绘本,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善说”

我曾今做过一份有关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问卷调查。有近一半的学生承认课后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基本上不接触英语或者很少接触英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英语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除了在课内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外,还要在课外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善说”。

1. 绘本与其它课程的结合

(1) 绘本与美术课程的结合

优秀的儿童绘本画面往往精美又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美术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方式,学生在看看,画画中易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是学生能轻松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

如在教完《The run away Bunny》后,我让学生想想兔子宝宝还能变什么,兔子妈妈怎样变才能抓到兔子宝宝,然后画一画,写一些,读一读,在下节课时再演一演,优秀的作品被放入班内英语角中,供大家一起诵读。学生的热情都空前高涨,活动效果特别好。

(2) 绘本与音乐课程的结合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音乐是进入故事的河流,故事时进入图画的道路,图画是进入音乐的桥梁。”利用绘本与音乐活动的结合,让故事情节,语言,画面更为直接的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和理解,激发学生用各种丰富的语言,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在绘本《Rosies walk》中,母鸡螺丝和狐狸斗智斗勇,深深吸引着所有的学生。我根据故事情节选取了充满紧张感的乐曲,在音乐中学生增进了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学生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实了他们的语言内涵。

2. 开展绘本“漂流瓶”活动

我们是农村学校,每个学生能够拥有的绘本数量较少。所以我让学生都准备一到两本不同的绘本 ,定时同学之间轮流交换阅读,这样下来一个学期每个孩子能看到不少绘本,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激发了学生与同伴之间交流会本内容的意愿,并从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搭建网络绘本平台

    充分利用班里学生QQ群的网络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绘本交流新空间。比如,要求学生在空间里建立自己的“绘本田地”,将自己朗读和背诵的录音、自制小书的照片直接存入或扫描到自己的“绘本田地”中;同时,还要求学生对他人的录音进行评价,评出“优秀朗读者”。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也不容易,而绘本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材,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更加需要我们老师努力钻研,希望我们都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敢说”,“能说”,“善说”。

  • 阅读(16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