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时空观念的深度学习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 顾忠华
一、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立足时空观念
1、从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定位来看,学生应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事物、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学会计算历史时间和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进行叙述;能够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和地理空间的具体环境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2、从初中生历史学业水平要求来看,学生应能够知道记录历史年代的基本方式,准确计算历史年代;能够按时序说明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置于历史进程中的正确位置;能够结合地理课程的学习,识别历史地图中的区域范围、重要地点、主要标识等历史地理要素;能够将所学史事置于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观察,并运用历史地图说明这些史事。
3、从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来看,时空观念是初中学生理解和认知历史是最基础和最常规的能力和途径,它由时序观念与空间观念构成。虽然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就习惯于从时间、地点、人物去认识世界,但限于年龄和学段的认知水平,对历史的理解往往囿于时空的物理形象,对发生过的历史时序和空间观念往往是模糊的、狭隘的、空洞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明显不足。注重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育,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时空观念立场,是当前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要解决这一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育必须追求深度学习。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该追求深度学习
1、对深度学习的理解
崔允漷教授指出,深度学习,就是学生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独立的生命体来参与学习。深度学习既关注高认知的生成性,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都是积极主动的。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虚假学习与浅层学习而言的。虚假学习和浅层学习的历史课堂中,学生历史思维不活跃,习惯等待教师讲解时序线索和总结历史空间的变化,是等待的历史课堂;历史时空理解层次浅,迁移少,时空名称或概念容易遗忘,是低级的课堂;学生对冗长而众多的时序和空间要素不感兴趣,是迷离的课堂;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只有字面理解甚至没有理解,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纸笔和记背练,单纯的死记硬背缺失认知深度和过程的理解。这是因为以历史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往往就取决于历史知识的传递水平,对历史时空概念和名称简单记忆,易遗易混。如何实现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就有必要实践基于时空的深度学习。
2、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在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深度学习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学生在时空探讨和交流中焕发活力;是参与的课堂,学生带着兴趣和愿望分享时空变化;是生成的课堂,学生在历史时空的理解和体验过程中接受并建构情感价值观;是全员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并充分学习。
因此,深度学习应以生命关照为对象,建立学生与历史和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历史学习主题或问题,全身心积极参与和体验、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基于素养的生命成长过程。比如“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很多老师都是一笔带过的。在时序上,它们都是在遵义会议之后,至于如何“巧渡”才能跳出敌人包围圈、如何“四渡”才会打乱敌人追剿计划,这个时空问题探究显然是极具挑战性的。教师带领学生围绕四个“巧”进行深度解读:巧用“调虎离山计”袭金沙、巧借“龙云献图”明方位、乔装打扮巧取三城赢时间、说服船工巧过皎平渡获生机,深刻感悟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智慧和艺术,感受了红军生命的不易和革命的艰难。学生从四渡赤水中红军在川滇黔众多历史活动空间的穿越、突袭、奇现等叙事感受,体会到其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红军选准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决定了革命的命运。再如我校的“渡江第一船”英雄中队是全国五大英雄中队之一,其命名源于东起江阴的渡江战役。当历史老师提出模拟“渡江第一船”体验渡江战役时,全班同学热血沸腾,在靖江—江阴的模拟渡江活动中体验人民解放军渡江的艰难、勇气和解放江南的决心,以及船老大的爱党拥军之情,同时探究1949年渡江战役为何东起江阴的问题。这种积极参与式的体验和探究是指向素养培育的,指向素养的历史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达成必然要求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三、基于时空观念的深度学习培育策略
1.深度学习要求真求实,让历史见始知终
深度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的驱动。真实情境就是打通历史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把它们搭起桥来,真实任务是搭桥的具体路径。
历史时空是可以接触、感知、记忆,历史时空是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的真实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形象。因此,历史课堂需要解决时空情境的真实性问题,力求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解释,以时空观念的建构为支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特征。
对初中生而言,历史时空的真实性要足够形象、有趣、有逻辑。透物见人,与历史事实的时空对话本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情境的愿景。时空观念要求构建合乎历史自身逻辑的线索,紧扣时空观念的培养,历史课可以有趣而不失真实。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为例,南昌起义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老路,留下和南下都是一条险路,秋收起义中攻打长沙,往前是一条绝路,退往农村可能有生路,井冈山会师找到了革命同路,星火之所以燎原是因为井冈领路,古田会议和三湾改编是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创新之路,井冈山道路才是革命通路。因为有人活动的环境才是情境,把中国共产党人在1927-1931年这一革命时段中历史空间的真实情境打通,在历史课堂的激趣、激疑中完成对“老路”“新路”“绝路”“生路”“险路”“同路”“领路”“通路”抉择的真实探究任务,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认知方可见始知终,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生成。
2.深度学习要抽丝剥茧,让历史见端知末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通过课堂活动将符号化的历史知识“打开”,将静态的历史知识“激活”,层层剥离历史的表象,才可以体验历史时空本身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意义。这样的过程,便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实践深度学习,必须架构并深入有意象的时空去理解和解释历史。通过抽丝剥茧来透物观象,时空才是有趣蕴的历史情境,否则就是一个空洞的物理概念。
以中共党史教学为例,只有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中共一大相关的上海、嘉兴那些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那些令人心跳加速的惊险离奇,北京、上海那些五四运动气势磅礴的历史场景,才会有历史理解的通透。有了通透的理解,才可以解释近代史之所以从南京开始回到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从北京开始回到北京,才可以解释平津战役为何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因此,深度学习的起点在理解,这就需要在历史课堂架构易于学生感悟和理解的历史时空。学会选择适合的“时空尺度”,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事物同特定时空的互动关系,运用时空逻辑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和变迁,才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在教学中达到见端知末的效果。
3.深度学习要深入浅出,让历史见微知著
本质与变式是深度学习的另一个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求学生具备深刻而灵活的思维品质,教师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简单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只是一个形而下的概念,只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理解特定时空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范式和规律,才能让历史见微知著。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上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星火燎原,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历史时空发展中宝贵的哲学领悟。一方面把时空动态化地理解为历史发生的前提与结果,另一方面把历史具体化地理解为具有持存性、共存性形态的社会时空关系存在。从南昌到井冈,从上海到瑞金,从遵义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革命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功,是对当年毛泽东黄鹤楼对天发问的一个最好的注解和最有力的证明。井冈山道路就是胜利之路、成功之路、辉煌之路。从井冈山的山间小路,走出通往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八角楼的星星之火,燃照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征程。井冈、三湾、古田实际上成为内容思想精神的框架性容器。这种深入浅出是的解析,才会使学生深度理解特定时空的历史内涵,深刻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本质特征。
总之,历史课堂上实践深度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的本质。时空观念是初中历史最具学科本质的素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时空观念,那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基于时空观念的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人类的伟大历史实践,了解并认同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与精神境界,使其成为具有高级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未来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