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我们正在路上!
又是一日学习充电时,感恩所有,让我在忙碌工作之余,仍有一安静之处让我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
复习课怎么上?公开教学展示得少,自己思考得也少,这一直是困扰着我的问题。今天有幸走进复习课堂,让我看到了复习课别样的美丽。三堂复习课,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堂居老师执教的基于第二课时语法课之后的复习教学;第二堂吴老师执教的是基本整个单元后的复习教学;第三堂梁老师执教的是基于文本与绘本融合的复习教学。
三位老师各有所长,三节课各具特色。居老师的课堂大气沉稳,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扎实的对话教学示范课。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运用Where,how,why三个问题贯穿课堂,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中运用这三个疑问词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深入思考,学会综合运用,丰富了语言,也拓展了思维。她注重与学生交流后的及时追问,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喜欢让学生头脑风暴,说一说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这个环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distance,jobs,speed,price,environment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达到了用所学语言来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渗透环保教育,引入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新词汇。
吴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给我们呈现了一堂丰富的综合语言复习课。这堂课吴老师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适时拓展了一些其他的交通工具,如shared bike,motorbike,high-speed railway等,不仅增加学生的语言量,也为后续的语言输出打下基础。她注重生活实际,巧妙地将地图融入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她注重文化意识渗透,通过高铁是中国的名片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课伊始吴老师对语音复习的设计,将语音融入具体语境,通过读新单词、选词填空、自编小诗等活动让学生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语音知识的同时,提高理解运用能力。
收获满满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在复习课上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参与,如何让他们得到最增值的思维培养。
1. 目标设定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复习课,都不是新授课。复习课要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要有所提升。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查漏补缺,知识的整合以及知识的继续深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们都做的不错,居老师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吴老师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但很明显,这两堂课对辅延的孩子来说,没有难度,没有挑战。虽然表面学生愿说,能说,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建议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优化教学目标,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活动推进
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活动设计都应该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高度,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发展能力。两堂课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活动简单重复。居老师的课从头至尾都是围绕Where,how,why的问题操练展开的,不管是一开始对My aunt,uncle,Su Hai and Su Yang等出行的问答,还是到后来去Zhongshan Park,Beijing,Australia的问答。也不管是讨论这周末会去哪,还是这个长假期会去哪,始终是在对对话进行不断的重复,没有梯度,任务的难度反而在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同一层次。比如学生在上课开始和课堂结束时对Why?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就局限在几句话上。而吴老师最后一个写作的环节,与之前的任务相比,反而难度降低了,只涉及了第一人称。在这里,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写作任务,包含本单元知识点,指导学生从地点,到交通工具的选择,再到原因等方面进行综合输出。(2)任务重,实践轻。我们要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以发散的思维点,创设可以让学生大量输出的情境。居老师在课堂中出示一段对话,但并没有较好地利用,只是设计了一个听录音,记住CC问了哪些问题的以及分角色读一读对话这两个任务。学生通过这两个任务知识和能力方面并未得到任何增长。吴老师的课中设计了一些同桌讨论或小组讨论的任务,比如让学生根据地图来描述:Spring is coming.Let’s go to________.We can go there______.Because______。给出的任务是四人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地点进行表达。但这是学完本单元的综合复习课,学生个人已经可以直接进行语言输出,不需要再四人小组讨论。再如两人小组讨论,给Ben支招,如何回家?这里直接询问,让学生头脑风暴一下,不需要讨论。如果要让这两堂课更加完善,两位老师可以在主情境的创设、板书等方面作更深入的思考。
乘风破浪会有时,扬帆起航正当时。复习教学,我们正在路上。带着学习的收获,学习的思考,继续前进。且行且思,且思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