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课堂实录
一、上课时间
2020年10月30日
二、授课班级
18单招1班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李亚子,李亚子又是谁呢?毛泽东究竟赞赏他的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李亚子就是号唐庄宗李存勖,谁来把这一小节读一下?陈坤。
生:李亚子指的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的喜爱。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进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尽孝啊!” 因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说使他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师:小小年纪的李亚子就得到了如此评价,他确实也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用十五年的时间得到了天下,可惜的是仅仅三年下场就非常悲惨,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一下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二)作者简介
师:关于欧阳修我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请个同学来简单介绍吧。之前让大家预习了欧阳修,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什么文章啊?
生:《醉翁亭记》。
师:好,《醉翁亭记》,请一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看看,纪容容?
生: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她讲到了唐宋八大家,好,那就有请同学来说说唐宋八大家。
生: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师:好,请坐。我们了解一下欧阳修,他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中间的五个——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修为人主张切合实用,注重内容,反对浮靡之风。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伶官传》序就是选自《新五代史》。还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那关于六一,哪六个一呢,有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酒一壶,还有一个。
生:吾一翁。
师:还有他自己,一个老头子。是吧,所以是六一。大家预习很充分。
(三)课文解题
师:这篇文章题目是《伶官传》序,这个伶就是乐工、艺人。伶官呢,就是乐工做了官。那么序呢?序是一种文体,这个文体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些文章中的前言,或者是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是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我们曾经也学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跟这里的序,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回忆一下《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什么意思? 唐平。
生:离别赠言。
师:对,离别赠言。那今天所学的这个序和《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不一样的。
(四)课文研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开,我来把它读一遍。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伶官传序》,预备起。
生:[齐读全文约3分钟]
师:好,现在,第1段,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那个同学举手了。
生:[读第1段]
师:好,读得挺清楚。开头这一段既交代了中心论点,又概括地交代了论据,谁能说一说论点、论据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论点是“盛衰之理,在于人命”。论据是……
师:莫慌,“盛衰之理,在于人命”对吗?
生:嗯!
师:莫慌,“在于人命”吗?
生:“在于人事。”
师:对、对、对。
生:论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师:好、好,他回答得不错。请坐下。我刚才说,不完全照书上念。是这个意思,用自己的话稍微变通一下,概括一下,好不好,谁能用自己的话说?
生:它的论点是:“国家的兴亡,虽然国家的兴亡在于政治上的——”
师:话不要哕嗦,要简洁,稍微变一变。
生:国家兴衰在于——
师:对,国家兴衰。
生:国家兴衰在于政治上的功过。
师:在于政治上的功过……
生:得失。
师:噢,功过得失。好!论据呢?
生:论据是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来证明这个观点。
师:对,用这个史实来证明。这样说就顺一些,那就是“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好了,这一句我们还不能轻易放过。“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我想改一下,改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行不行啊?噢!有同学在摆头了。
生:我认为经过老师改了以后,意思就变了。
师:怎么变了?
生:原句意思应该是:盛衰之理虽然是靠天赋予的,难道没有人事作为其中的因素吗?老师改了以后,就成为盛衰之理,全在于人事,而没有天这个因素了。
师:同不同意这个意见?
生:(齐)同意!
师:噢!对!我改得不好,我说“并非天命”,作者并没有否认天命。好,那我再改一下:“盛衰之理,虽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我纠正了刚才的缺点,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可不可以呀!
生:老师改了以后,虽然说意思没有变,但是我认为,如果按作者说:“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以一种反问语气,可以引起读者对国家“盛衰之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按老师改后的说法,就有点牵强附会,直接给人以“虽日天命又是人事”的这种印象。
师:噢!你说我牵强附会,我不同意。
生:(齐笑)
师:你前头说得不错,肯定了我这样改,意思没有变。对!意思没有变!但是,变在哪里呢?她刚才说得好啊,语言的力度变了!语气变了!是不是?
生:(齐)是。
师:原文用的“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样一个问句。我现在改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口气不同,意思一样,语言的力度不同,是不是?
生:(齐)是!
师:原文很有力量,我改后的力量减弱了。很有见解。请坐下。
这一段就是一句话,还有这么多讲究。大家再看,开头有个“呜呼”。“呜呼”这个词,我认为给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这个感情基调是什么?你们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呜呼!”(师有声有色地读)
生:我认为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师:悲凉?还有没有其他形容词?
生:叹惜。
师:对,有点可惜,惋惜的味道。
生:是一种“哀叹”的基调。
师:好!
生:是一种“概叹”的语气。
师:慨叹,好!用两个字,“叹惋”(板书),好不好?
生:好。
师:有“慨叹”,又有“惋惜”。我们学这一篇要掌握这个感情基调就是“叹惋”。好,各人自己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大声有感情地读]
师:味儿要读出来!——谁能背?我看他读得挺好,你就背吧。一句话。
生:[背,背得较慢,背错一字]
师:基本不错,哪个再背一遍,而且把刚才说的“叹惋”的语气背出来。
生:[背,声情并茂]
师:哎呀!我听着这简直像欧阳修在那里慷概地演说一样!挺有感情!——你看看,第一段有一个字,是哪一个字引出了下面的叙事和议论,哪个字呀?
生:(齐)“原”!
师:原.对。“原”是什么意思?
生:(齐)推究。
师:推究,对。这个字管到哪里为止啊?
生:(寻思片刻)何其衰也!
师:就是说第3自段的末尾,是不是啊?
生:(齐)是!
师:我同意这个意见。到第3段的末尾,已经把这个论据说充分了,已经充分证明了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好,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来论证这个论点的。既然第一段已概括地提出了论据,下面就具体地展开论据来证明论点。现在各人放声地把第2段读一遍,不要求齐读。
生:[放声自由读]
师:好,读完了。你看第2段,它围绕什么东西来写的?
生:矢。
师:矢,射的箭。好!现在请同学们迅速地用笔在书上找出:晋王与庄宗与“矢”有联系的动词。快!做记号。(板书:晋三、庄宗)(观察学生)谁能说说?对,那个戴眼镜的。
生:“赐”;还有“与尔三矢”的“与”;“庄宗受”的“受”;‘藏之于庙”的“藏”。
师:“受而藏”。
生:“请其矢”的“请”;“盛以锦囊”的“盛”;“负而前驱”的“负”;“乃凯旋而纳之”的“纳”。
师:好,挺全面的。晋王把三矢——好,别慌,晋王是不是后晋这个晋王?
生:不是。
师:晋王实际就是后唐李存勖的父亲,后唐是李存勖建的。晋王“赐……而告”,庄宗“受而藏”,等到用兵时,他牢记遗训,就“请其矢”,还要“盛以锦囊”,非常慎重,再“负而前驱”,等胜利了“凯旋而纳之”(板书)。好,这里还有一句话“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这里的“乃”字怎么讲?
生:你的。
师:谁能再举个例子,说说这个“乃”字当“你的”讲。
生:“家祭毋忘告乃翁”。
师:她马上就出口了,挺熟的。“家祭毋忘告乃翁”,谁的诗啊?
生:陆游。
师:诗名呢?
生:《示儿》。
师:挺好,(师背诵)“死去原知万事空……”
生:(跟师齐背诵)“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师:回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老头子啊!
生:(笑)
师:第2段变换点儿花样,分角色读,怎么分呢?全体女生作叙述人,全体男生就当晋王,第2段就这样读。“世言晋王之将终也”,预备起。
女生:[齐读]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
师:好!我这里给你们帮个忙,现在请同学们借助黑板上的板书(指板书),两分钟背会。各人背,开始!大声背!
生:[背,约1.5分钟]
师:没有声音了,都会背了吗?会背的举手!那个男同学,他的手举得最高,就让他背。
生:[熟练地背]
师:背得挺熟的,大家齐背一遍。
生:[齐背]
师:好!第2段写的是庄宗不忘父亲的遗志,第3段写了庄宗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了他成功失败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第3段读一遍,同时拿笔找出互为反义的词,要出声读。
生:[读]
师:再读一遍!要读得基本能背了!
生:[再读]
师:好!互为反义的词看哪个找得最多,又对。
生:“意气之盛”的“盛”和“何其衰也”的“衰”。
师:还有,谁能说,像刚才这个同学,找到几个说几个。
生:“仓皇东出”,“不知所归”。
师:“出”和“归”,好的!互为反义的词,还有好多组!
生:“呼”和“应”。
师:“呼”、“应”。好,特别是后面特多。
生:“得”“失”呀、“成”“败”呀、“兴”“亡”啊、“满”“谦”啊,“忧劳”“逸豫”,“损”“益”。
师:非常好,你们觉得这些反义词最重要的是哪一对呢?
生:“盛”、“衰”!
师:有理。“盛”、“衰”(板书)。这一段写了后唐庄宗盛衰两方面的情况。写盛的时候,用了哪些动词?写衰的时候,用了哪些动词?请找出来,快速地!
生:写盛的,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的“系”,还有“函梁臣之首”。
师:对,系(xì),不读(jì),因为古代汉语里没有这个音。现代汉语“系(jì)鞋带子”,古代汉语不读jì。好!
生:还有“函”。
师:“函”,好!
生:“告以成功”的“告”。
师:“告”,好!
生:还有“莫能与之争”的“争”。
师:嗯嗯!
生:这是写盛的。写衰的是“及仇雠已灭”的“灭”。
师:“灭”!
生:“定”、“呼”。
师:“定”、“呼”。
生:“仓皇东出”,“出”,“离散”。
师:“散”!
生:“断发”。
师:“断发”,“断”。
生:“泣下”,还有“困”字。
师:还有哪一个有补充,有纠正?有没有?好,肖廷。
生:写盛的时候还有一个“入”字。
师:“入”。
生:写衰的时候,还有一个“应”。
师:“应”。
生:“顾”、“归”。
师:“顾”、“归”。好!说得差不多了,主要就是这些(板书动词)。现在考虑一下,你认为第4段,它是在叙事还是在议论?
生:(声齐而大)叙事。
师:叙事,都同意这个意见是吧。我们读一读看,(9:25)(师读)“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孝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生:议论。(声齐而大)
师:噢!一下子就改变主意了。噢!我一读,你们就改变主意了,听出来读的语气不像叙述,是不是?但是里面有没有叙事啊?
生:有。
师:噢,有,我们找的“动词”都是叙事,对不对?
生:对。
师:主要内容是叙事,嗳,为什么又觉得是议论呢?发现了奥妙没有?
生:(齐)夹叙夹议。
师:这是个套话!这不是夹叙夹议!不是又叙又议!这个套话不适用!发现没有?这个办法,其实非常简单。
生:(小声说)先抑后扬。
师:那不是先抑后扬的问题。
生:先叙后议。
师:也不像。
生:先扬后抑。
师:好,大家把学过的词语都拿来用了,这些都不适用。其实呢,作者是把庄宗的盛与衰的不同情况的叙述,分别置于一个带有强烈议论语气的一个感叹句之内,发现没有?
生:发现了!(恍然大悟)
师:“方其(红粉笔板书)……可谓(红粉笔板书)壮哉!”;这边呢,“及(红粉笔板书)……何其(红粉笔板书)衰也!”就是把这样一个叙述的事实放在一个带着强烈议论语气的感叹句子之中。所以,这两个句子就是一种议论语气,实际上是议论句。这就把叙事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叙事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成了叙事的目的,目的在于议论。所以你们先说的“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都不适用。看来套话还不行,还要具体来分析。那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注意朗读了。在朗读时,既要把事实叙述清楚,又要使全句显得连贯、紧凑,给人以整体感,更要突出一种议论的语气。你们觉得读这两句的时候要强调什么字啊?强调哪几个字啊?
生:“壮”!
师:“壮”,对。还有呢?
生:“衰”。
师:对!你们就照这样各人读一遍,感情读出来,语气读出来。
生:[读。有声有色,男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好,哪个同学读一遍?
生:[女,带着叹惋的语气读]
师:好!
生:(鼓掌,热烈地)
师:读得不错!要是挑点儿毛病呢,叙事读得过于仓促,叙事不要太仓促。(范读)“方其……可谓壮哉”,刚才那个“壮哉”,读得挺好。“及……何其衰也”(加点字加重语气)。一个“壮哉”,一个“衰也”。现在,请同学们——也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板书——把它背会,两分钟,开始。
生:[背]
师:谁来背?
生:(站起)
师:可以看黑板。
生:[背,熟练而带感情]
师:“何其衰也”,还带着感情,这位同学背得很好!“叹惋”啊!“慨叹,惋惜”呀?背得挺好!请坐下。一起来“叹惋”一下。
[“叹惋一下”,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生:(齐笑)
师:“方其……”预备起。
生:[整齐而有节奏地背]
师:这一段主要是摆了庄宗盛衰两方面的情况,鲜明的对比。那么,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我倒觉得这样分段是有道理的,原来分在第3段。这样分开是对的。有的争论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哪个呢?好像后面的才是中心文论点,是不是?
生:(有的)是,(有的)不是。
师:我认为,中心论点还是前面那一句。但是,后面这些话,它是什么呢?“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觉得后面这些话是对中心论点的阐述,是这么个关系。好!文章写到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可以说就差不多了,那个“原”字就解决了,都“推究”完了,那么,为什么作者又要写最后几句话呢?
生:(沉思)
师:我提示一下,考虑课题。
生:(立即举手站起)因为本篇课文主要是《伶官传》的序,所以它虽然作了那么多的叙述,但是不能跑了题。
师:对,文章不能跑题,高考要跑了题就麻烦了。主要是最后一段还是要照应,它毕竟是给《伶官传》写序,所以,必须把上面说的与伶官联系起来,前面没提到伶官。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后唐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就再次警告人们“祸患……”怎么样?
生:(齐)常积于忽微。
师:而……
生:(齐)智勇多困于所溺。
师:你发现没有,这一段仍然用一个什么句式?
生:(齐)“方其……”
师:“方其……及……”还是议论句式。最后那一句,谁能翻译一下?
生:祸患常常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而智勇通常都因为溺爱的事物而受到困扰。
师:“智勇被溺爱的事物困扰”,好,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智勇”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词啊,还是名词?
生:名词。
师:谁说是名词?举手,你说。
生:(站起)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名词。
生:如果是形容词的话,它不应该作主语。形容词“智勇”不应“被困”。
师:因为这里放到主语的位置上了,是吗?
生:嗯。
师:这有点儿道理,还有道理没有?是名词,我同意,这里应该是“智勇之士”、“智勇的人”。那你怎么知道它是个名词呢?说摆在主语的地位上,还有根据是……
生:(恍然大悟)因为它和上句是对应的,“祸患”是名词,“智勇”也应该是名词。
师:说得非常正确!找到了文言文的一个规律没有?文言文有一个规律:它对应呀!跟前面对应。所以,以后你们学文言文,凡是碰到这种对应的句子,那么它一定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祸患”来推断“智勇”是个名词。学到文言文的一个规律了吧!好,有收获了。下面呢,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然后我们分角色来背诵全文。
生:[紧张而快速地背,书声朗朗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还是这个办法。第1段,男生;第2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3段男生;第4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合上书,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
师:好,我们这一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到对文言知识的梳理,对文意的讲解中,使课堂沦为一言堂。老师细细讲,学生快快记。课堂会很传统,甚至死板。本课例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为学》课例的模课,朱老师在《为学》课例中展示了“品析字词”、“辨析语序”、“诵读玩味”三种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辨析,质疑,探究,不仅让人懂得了“为学之道”,也懂得了“学问之法”。本课教学试图通过朗读,打造出属于文言文的灵动氛围。
引导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教学中的范读、集体读、个人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正是抓住了文言文的特点。如第2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动词,通过分角色朗读读懂文意。第4段文字是叙事还是议论是文章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同学都答错了。教师通过“读”,语气出来了,学生改变了结论。借由读,接着“问”:主要内容是叙事,又怎么理解?这是反挑性地问,学生多数回答错了,教师否定、再否定。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读去“发现”,“逼”着学生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直到学生恍然大悟,一切迎刃而解。
但是,跟名师课例相比,本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为学》中朱老师注重“诵读”,将诵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诵读,其实意在“玩味”,可以让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本课教学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诵读,然而个别地方教师分析指导玩味不够到位,导致诵读成了手段,学生未必都能够通过诵读“得道”。
炼字是古人写作的一大特色,引导学生找准重点字词是品味字词的关键。朱老师在课例中组织的针对字词句的探究活动,为学生作了文本分析的示范,可谓授之以渔。本课教学中教师提示之处多,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会质疑、释疑之处少。
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容易混淆。似是实非、有分歧的地分,正是问题提出的地方。可惜限于教学时间没有充分展开,让老师“包办”了。上述问题,都有待教师调整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