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校园,青春不“毒”行》
第一部分 总体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模型和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危害。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引导学生争做禁毒宣传的志愿者。
(3)行为目标:结合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掌握拒毒的基本方法。
2.班情分析
授课对象:中职学生
学生特点:个性活泼、表现欲强、喜欢交友、渴望社交
存在问题: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生,对毒品有初步了解,但认为毒品离我们很远,缺乏基本的防毒、拒毒的能力和方法。
3.设计思路
根据“知情行”认知规律,本课按照知识(了解毒品知识)——能力(提高拒毒能力)——情感(争当禁毒宣传志愿者)的设计思路,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毒品的防范能力,并激发学生为纯净校园而有所担当的使命感 。
4.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收看禁毒影视片了解毒品常识,分三组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
(2)教师准备毒品模型、禁毒志愿者log、志愿者小红帽、卡纸、彩色笔、磁条和课件
5.教育方法
(1)思维训练法
(2)行动导向法
第二部分 课程实施
(一)课程导入(1分钟)
1.出示明星柯震东吸毒的案例。
2.出示全国及本地吸毒人数的数据。
3.教师总结:毒品到底有何“魔力”?将带领大家走进毒品的世界,揭开毒品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明星人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串数字增强学生对毒品的危机意识。
(二)课程展开(18分钟)
一、认识毒品(4分钟)
1. 学生小组活动:将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和新型毒品三种仿真模型,分别发放给各小组,分别完成模型和卡牌的配对。
(1)传统毒品: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
(2)合成毒品:摇头丸、K粉、冰毒、麻古
(3)新型毒品:奶茶粉、止咳水、“可乐”、“巧克力”
2. 教师公布结果,各小组验证配对情况。
3. 教师总结:常见毒品类型和主要代表并揭示新型毒品的伪装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辨识力,更好地认识毒品。
二、拒绝毒品(7分钟)
1.提出问题,播放视频:《一杯“解忧”的奶茶》(1分钟)
2.小组讨论:
(1)分析主人公小王吸毒的原因。
(2)给小王防毒拒毒的建议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各组防毒小妙招,形成板书。
(1)慎交友,护自己
(2)调情绪,学沟通
(3)不好奇,拒诱惑
(4)找外援,寻求助
4.教师总结:吸毒的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从而掌握拒毒的基本方法。
三、禁毒行动(7分钟)
1.播放视频:钟南山禁毒公益广告(1分钟)
2.教师发起禁毒行动倡议。
3.学生开展禁毒行动招募活动,招募更多校园禁毒志愿者。
(1)学生加入校园禁毒志愿者,佩戴志愿者logo和志愿帽。
(2)学生小组活动:队名及禁毒口号设计。
(3)学生分3组上台进行禁毒行动团队展示。
(三)课程总结(1分钟)
今天这堂课,看到大家了解了毒品危害、学会了识别毒品、掌握了拒毒小妙招,并且能够行动起来,加入到校园禁毒志愿者队伍中,宣传识毒、拒毒知识,招募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禁毒行动中,一起守卫我们的纯净校园、稳定社会,在青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争当禁毒宣传志愿者的活动,提高学生禁毒意识,并引导学生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纯净校园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四)课程拓展
课后学生分组设计禁毒宣传海报,向禁毒专题教育网——青骄第二课堂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