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在于将心比心 ——读《从学生那里学教书》有感 2020-10-1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关爱在于将心比心

——读《从学生那里学教书》有感

黄慧名师工作室成员  卞荟茜

教师不懂学生,他的教学也常常难以被学生看懂。《从学生那里学教书》,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吸引了我,捧起书来细细品味,我更加感受到了将心比心的力量,明白关爱学生首先在于将心比心。书中每谈一个话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话题,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一、让“差”生的学习不差劲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学生固然有着智力差异,但这不是制约学生表现的唯一因素,非智力因素才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智力因素差一点并不可怕,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可怕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不足,感到自卑,自暴自弃,学习也就越来越差。我们需要站在这些学生的立场,让“差”生不差劲。

在这个话题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教师要给‘差’生三个‘不差’的承诺,一是不差老师的关心,而是不差同学的好心,三是不差自己的信心。”给“差”生更多鼓励与明确的指导,看好“差”生的进步,学习有困难时自己选择帮助他的同学,并征求“差”生的意见——对同学的帮助是否理解或满意,赋予他评价权和强化他的主体感。从这些方法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二、拒绝对学生的伤“心”评价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激励学生,用得不好,又会伤害学生。教学中,教师都会积极地使用评价语言和评价行为,只是,有些外表似乎很漂亮、动机似乎很堂皇的评价,其实暗藏祸显露着消极成分。我们关心爱护他们,却有时忽视了他们脆弱的心。

教学中,如遇一位平时不怎样的学生突然表现不错时,许多教师会说出“你今天表现不错”之类的话。然而“今天”,暗含该生“过去表现不怎么样”之意,教师无意说的带有“暗语”的评价,可能会伤学生的心。

有的教师为了“鼓励”班中的学困生,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答对后并没有给他们表扬,而是加上一句“这道题连我们班中最差的学生都有时会了,其他同学肯定没问题了”。这是万万使不得的,答题的学生会觉得:哪怕我好不容易答对了,在老师心里仍是最差的。其他个别不会这题的学生会觉得:原来我连最差的学生都不如。

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让学生明白教师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快乐地感受教师对自己的指导与呵护。

三、把作业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知识内化及素质外化的“催化剂”。然而,低效繁多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快乐假期的负担。哪怕教师,假期中也很少主动进行专业提升,更何况小学生。

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开发作业的适度性、多样性、激励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使之成为肖川博士所说的那样:“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的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

一方面教师可以让作业设计更活泼:低年级学生可以图文并茂,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合作完成、分层完成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作业批改更温暖,将作业变成师生交流的窗口。当作业变为“礼物”,学生哪有拒之门外之理?

     书中还有许多独到的见地,读着这一个个话题,就像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从学生那里学教书,我感到了教师的使命是呵护与关怀,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教启于学,教改于学,教成于学”,我会因此更从容地走好未来的教学之路。

  • 阅读(21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