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精彩
—— 近几年来,全市许多学校都在开展个人专项课题的研究,如何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专项课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个新手,我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是缺乏的,但是在不断尝试与学习的过程中,在园内刘老师的悉心帮助下,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下面我将以课题《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情绪的研究》为例,回顾我的心路历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转变观念、放松心态
一直以来,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意识:搞科研的应该大多都是幼儿园的师傅老师们,因为无论是资质还是学识,他们都远胜于我们,所以心里面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忐忑。其实,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要放松心态,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还可以推动我们自身的不断学习,相信总会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二、选定课题、心中有数
1.课题的来源
既然要研究课题,究竟开展什么样的课题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困惑。其实,课题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班主任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课题;从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现课题;从幼儿园申报的大课题中确定子课题;更可以从以往成功的经验中找出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课题的选择
无论选择怎样的课题,我认为都必须符合以下两大原则:一是符合实际需要,二是具备可行性。
(1)需要的原则主要是指研究一些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或是一些急需解决的迫切性问题等。
(2)可行性原则,主要是指课题必须是可以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实施条件,记得在小班的时候,我曾经想研究《日记画活动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是让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一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并没有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如果想让他们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这个课题由于缺乏可行性,最终没有得到立项。
去年全市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角色游戏的研究,如何看待幼儿的游戏行为?如何推动游戏主题的深入开展等等都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个问题。由于去年我正好带中班,因此我选择了《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情绪的研究》这一课题内容,主要探究游戏中幼儿的情绪情感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和策略,着重对幼儿的情绪体现、情感交流、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思考与研究。由于这一课题既符合实际需要,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因此获得了立项。
3.申报、评审书的撰写
选定了课题以后,我们一般就会开始着手填写课题申报表,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提高研究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如果想顺利地通过立项,通常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以后才能最终定稿。申报表的基本框架大致有五大部分,它们分别是: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主要是针对选题进行一些具体的概念界定。例如我的选题是《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情绪的研究》,那么我会分别对角色游戏、情绪、中班幼儿以及对课题“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情绪的研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界定及描述。当然,有些概念性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浏览网络等进行查询。
(2)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
界定了课题的核心概念以后,就应在设计中着重描述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和所存在的问题,重点是要写出自己的创新之处。
(3)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
这是该表格的重点部分,只有当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中有数。首先是对研究目标的定位,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所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之后的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就必须围绕目标展开,进行具体的阐述,有了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就会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做些什么,为课题的顺利开展积累资料。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汇总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在不同的阶段中我们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自行选择、综合运用的。
(5)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成果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研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案例、科研论文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能更有计划性,才能为之后的结题工作收集更多的资料。
三、真实体验、点滴记录
课题虽然是立项了,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真会有一种干不下去的感觉,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得做下去,我想研究课题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课题结题的收获,而在于每一阶段的努力得以提炼的收获。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在尝试开展《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情绪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1.学会收集,学会利用资源
课题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果不懂得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照料”它,就不可能收获真正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我们常常会寻找时间去阅读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如《幼儿情绪管理》、《情感教学心理学》等,为此我设计了一张《情报收集》的表格,分别对网络、书本、外出学习等做好摘录,并进行反思,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2.学会记录,学会整理
如果说收集资料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那么学会记录就是我们进行科研活动的保证。有效的活动记录不仅能生动地再现活动情境,也可以为以后的总结工作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在实践与记录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积累许许多多的研究资料,面对这些得来不易的材料,此时的我们需要学会整理与归类,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究竟做了些什么。例如在研究《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情绪》这一过程中,我就主要整理了典型案例分析、幼儿心情记录、情绪教学活动、幼儿游戏花絮、情绪评估量表五项资料。
由于我研究的是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情绪,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会用文字、照片的形式及时记录下幼儿游戏的瞬间,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分析。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想如果仅仅只有案例分析是不够的,因为在特定的游戏时间内,我没有办法去了解每个孩子心理的想法,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于是《你的心情好吗》情绪记录表就诞生了,幼儿可以把游戏时的心情记录在上面。记录是为了留下痕迹,使我可以通过幼儿记录的内容,预知幼儿的情绪状态,优化对幼儿情绪的维护,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记录,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自我调节情绪。
为了帮助幼儿能够确立自我认知和价值,尝试体谅他人的感受,并能积极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还设计了几个与情绪相关的活动,如《微笑》、《生气的时候》、《我很善良》等,为幼儿创设良性的心理环境,使他们能够更愿意和周围的人友善相处,更加自如快乐地生活。
另外在《幼儿情绪管理》一书中,我找到了一些与情绪相关的发展量表,于是我针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和实际需要,选取了情感交流、情感的控制与表达、合作性等要素对班上的幼儿进行了评估,这些量表的呈现,大大提升了整个课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这样一系列评估的过程中,我也能大致了解中班孩子在游戏时的情绪特点及通过研究他们所发生的变化,为之后的论文写作提供素材。
四、强化过程、团队参与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研究过程的科学化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的核心环节,团队的参与可以更多地凝聚集体的智慧,从而帮助教师开拓自己的思路。
1.建立《青年教师专项课题过程性管理要点》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到位,顺利进行,我园特别制定了《青年教师专项课题过程性管理要点》,上面罗列了许多课题研究中可以开展的一些活动,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提醒自己,及时地进行记录、反思,积累研究素材。
2.团队的互动与合作
一方面我园会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开展研究现场、思辨沙龙、信息发布等活动,组织课题研讨,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归纳、总结和提炼工作,帮助每一位教师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品位;另一方面我园会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各类刊物投稿,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它独特的魅力,它让我从原先的习惯中跳出来,学会去关注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达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搞课题其实并不神秘,相信只要走好坚实的每一步,我们一定都能收获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