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经典的翅膀起飞--谈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德育落实到幼儿身上,我想就应该是礼貌言辞、文明行为、良好习惯、健康个性和温暖内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要求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必须融入生活,贯穿于活动,是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
仁义孝道、礼仪修身、诚信关爱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如何借经典之力,无痕地达成教育者期望的经典立品之目的?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知书达理、阳光自信的现代中国人?辅延中心幼儿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学经典启蒙主题活动”的研究,不断地思考、行动,也为之付出和收获。
一、借经典之魅,习晓礼仪,知书达礼
礼仪是交往艺术,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让我们彬彬有礼,礼仪也包含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国学经典启蒙实施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实施?带着思考,我们关注:教材选择处理的科学合理,使经典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思考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优化,契合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抓住经典熏陶、浸润的特点,关注幼儿良好品德和优秀习惯的养成。
1.道理着眼,习晓礼仪
幼儿园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辅幼“国学经典启蒙主题活动”根据不同国学元素切入,主题实施重点有所侧重,但礼仪始终是园本主题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
每个主题都设有集体教学、社会实践、区域游戏、古诗诵读、专题展示等活动,让孩子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习晓礼仪,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2.小事入手,学习礼仪
好习惯、合作、谦让等良好品质不是简单、抽象说教所能达成的,不是一次要求一天做到就能养成的,应从小事入手从日常行为入手,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影响和培养。
家长:做个有心的引领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孩子言行的表率。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契机,持续培养、强化孩子良好习惯。
教师:做个智慧的教育人。关注每个孩子,点点滴滴不放松,长期坚持不懈引导、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面对问题和矛盾,教师耐心询问,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园部:成为温暖的大家庭。在诵读古老经典的同时,我们根据“八礼四仪”和孩子一起自编辅幼版《礼仪三字歌》,将《礼仪三字歌》配上图制成版面贴在走廊、楼梯和盥洗室墙面,配上音、编排动作,加入早操律动。
“辅幼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已坚持了一年,还将一直延续下去: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总结前一阶段礼仪养成情况,隆重表彰各班“文明礼仪之星”,园长颁发奖牌,孩子胸前佩戴“礼仪之星”奖牌,同时照片张贴在大门口的“辅幼礼仪之星榜上” ,成为全园孩子共同关注、学习的榜样;然后向全体孩子提出并解读下一阶段礼仪养成要求。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重点,更换周期视整体达成情况而定。人人有礼貌,处处讲文明,从善、从真、从美的氛围日益浓厚。
3.经历体验,养成习惯
礼仪养成教育,若能让孩子亲身体验,就能自然引发情感共鸣,有感而发,落实行为,言行一致。我园的礼仪教育不断拓宽途径,努力让孩子在经历中学习、感悟、成长:9月,大班孩子担任“礼仪小天使”轮流“上岗”,早上在大门口鞠躬问早迎接老师和同伴,安抚小班弟弟妹妹情绪,并护送进班级;十一月实施园本“文明礼仪小使者”主题活动;每周,评选“辅幼礼仪之星”;每日,班级诵读相关童谣、儿歌、古诗。
瞧我们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公益宣传”活动:师生共同制作宣传彩旗,列队来到步行街,将彩旗送给行人、售货员。孩子们热情问好,大方介绍自己,宣传日常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清脆的嗓音、自信的交往、飘扬的彩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听着人们的啧啧称赞,孩子们的胸膛更挺拔,“文明礼仪小使者”鲜红的旗帜举得更高。
经典文化传承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孩子的天性相契合,才能被孩子所理解所喜欢,才能发挥她道德熏陶、涵养性情的独特功能。
二、品经典之魂,鲜活经历,心怀感恩
节日庆典和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德育教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精心策划的浓烈感人的活动氛围中,在全心投入的真实体验中,孩子对感恩、幸福、责任、关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能得到迅速的萌发、膨胀和升华,经典雨润无痕花开有声的力量得以尽情渲染和绽放。我园经典特色主题活动以节日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达成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习得礼仪,萌发责任的目标。以《爱的味道》为例:
1.以情感为主线的主题脉络
主题从新学期开学到清明节,历经一个多月,分三步走:“甜蜜”,亲子庆祝联欢,有感而发;“行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助人为乐;“责任”, 理解“大爱”,为“大家”作贡献。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
2.以感恩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从体验“长辈之爱”入手,讲讲名字故事、晒晒全家福;从感受“仁孝文化”出发,采访父母工作的意义,讲讲“我的二十四孝故事”;从“感恩生活、感谢朋友”的行动开始,制定了班级礼仪公约和家庭低碳生活约定,一起调查废电池的危害,开展垃圾分类、环保公益宣传等活动。“三八”节,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归类整理,打包出售,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红红的康乃馨送给亲爱的妈妈。给环卫工人写封信、到公园社区捡垃圾、捐图书、为藏区孩子送棉衣……孩子们为“爱”而忙碌,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对家、集体、社会三个维度爱的感受和体验。洋溢在孩子脸上的那种甜蜜让我们难忘,孩子话语中透漏的那份懂事让我们感动,而映射在孩子言行中的“孝道、感恩、礼仪、责任”等美德传承更令我们欣慰。
3.以体验为基础的经历学习
我们不是要求孩子掌握古老习俗的繁文缛节,不是以老规矩来管教约束现代的孩子,而是在主题探索中让孩子习晓礼仪,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践行礼仪,在礼仪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七色桥,让孩子知书达礼。
三、合家园之力,言行合一,幸福成长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习惯应该从小抓起,必须融入日常生活,从细节着手。“老师是火,家长是柴”,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适时指导,也需要家园一致的耐心引领和坚持培养。
1. 用心保持家园一致
“家长以身作则”、“教育无小事,好习惯从点滴做起”,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家长沟通、合作。在山东省教育厅《幼儿习惯养成系列丛书》中,我园负责大班年龄段32个主题的编写,从礼仪、感恩、责任、规则、自信、励志六个角度切入,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不仅适合亲子阅读和交流,更是家园合力促良好习惯养成的好帮手。此书将于2015年7月正式出版。
2. 活动促进教育成效
我们积极拓展家园合作的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家长,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精彩瞬间,强化合作意识。去年11月,园内组织了“亲子礼仪公益广告汇演”活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齐上场,用微小品、三句半、相声、情景剧等表演形式,围绕“八礼四仪”进行公益宣传。孩子、家长全情投入,精彩表演赢得的不仅是观众的热烈掌声,更是礼仪养成教育的精彩缩影。12月,我们隆重举行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家委会成员和园部领导组成征文评审小组进行评奖,并将获奖文章刊登在幼儿园网站上,为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交流的平台。2015年1月,“寻找最美身边人亲子摄影”大赛如期举行,孩子和父母一起寻找身边的美事、美言、美行和“美”人,一起用相机记录下了身边的文明新风尚。今年,我们正开展“礼仪养成教育经典短信征集”活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萌芽。
只有将德育融入到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经典思想、优秀习惯深入内心,才能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一步步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慧的高峰。
我们期望孩子们在经典殿堂里探古问今,在践行经典的过程中放飞梦想走向成功,希翼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守礼感恩、知书达理、阳光自信,具有民族根基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