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深化的新机制
建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深化的新机制
贡和法
(刊于2016年3期《学校管理》)
纵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两年多的实践:优化了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形成了教育督导特色文化、提高了群众的教育满意度。然而,作为一种新的督导形式,要真正收到持续的实效,还需要建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深化的新机制。
1.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理念内涵上要有新意蕴。针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新任务、新发展,在督导的理念内涵上,要不断提升挂牌督导品质、加强督导制度建设、提高队伍专业水平。
未来教育,应转变发展方式,将品质提升作为学校发展新的方向。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在原有督促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要着力于学校的“规范+品质”和“合格+特色”的发展。贯彻“服务发展,寓导于督”的指导思想,落实“帮扶为主、尊重为先;督促为主,服务为先”的督导理念,将服务于中小学校品质的提升作为责任督学督导的新任务。教育督导部门也应根据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和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各项制度,以适应挂牌督导深化过程中“督”的需要和“导”的需求。要科学有效的管理责任督学,提高督学队伍的素质和基层学校对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满意度。
2.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范围程式上要有新开拓。针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新理念、新要求,在督导的范围程式上,要不断拓展挂牌督导领域、改进督导工作程式、严格规范工作行为。
以往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比较多的局限于中小学,为放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效能,必须将职业类学校也纳入挂牌督导的范围,并着手研究面广量大的幼儿教育的督导方案,以尽快的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全覆盖。可试行以突出“提升学校品质”为主题、以“适切服务指导”为支撑的“1+X”的菜单式督导方案。“1”是责任督学的基础性工作和重点内容,“X”是教学常规、课程建设、队伍管理、后勤服务4个督导专项,责任督学可在4个子菜单中自主选择或整合,既突出聚焦问题的“督”,又强化柔性服务的“导”。规范责任督学“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督导程式,强调“督学有预案、督导有规范、问题有反馈、整改有检查”,以利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成效的持续提高。
3.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结果运用上要有新突破。针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新举措、新特征,在督导的结果运用上,要切实落实分级责任担当、明晰跟踪整改路径、启动整改问责程序。
挂牌督导工作的效能最终要体现在结果的运用上,强化挂牌督导,就要凸显督导结果的的效度和信度。而督导结果的运用首要的是要分级落实责任担当。涉及教育全局性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担当;凡涉及基层学校的问题,由具体的办学主体来担当责任。责任督学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凡要求整改的,责任督学都要回头验收,将整改结果报督导室备案。
启动“发现问题——反馈协调——跟踪整改——结果运用”的整改问责程序。教育督导室应赋予责任督学相应的监督、选优权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责任督学督导结果作为学校、领导考核评优、问责处理的重要依据。
4.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服务保障上要有新举措。针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新内涵、新特点,在督导的服务保障上,要努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创设信息服务平台、建构督导信息系统。
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中,责任督学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形象、专业的指导、无私的奉献、优良的实绩赢得了学校、师生的认同,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教育督导部门应为责任督学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将责任督学的日常办公、设备添置、培训学习、工作津贴、人身保险列入财政预算。创设信息服务平台,实时互动交流,传输督导信息。建构督导信息系统,让教育督导拥抱“互联网”,跑出“+”速度。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所需的工作部署、考核评价、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听取民声、汇集民意、调解投诉等奠定信息化基础,以推动教育新常态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持续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