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彩娥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
包彩娥德育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
2020年——2023年
美国教育家马斯·丁·萨乔万尼所说:“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作为‘我们’,共同体成员们是紧密编织而成的富有意义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根据江阴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江阴市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澄教发〔2014〕129号),在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包彩娥德育名师工作室于2019年11月正式成立,来自江阴市9所初高中的17名德育骨干教师成为本工作室首批成员。为保障工作室正常运转并发挥其“成长互促、智慧共生”的积极作用,特制定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师德修养和专业成长并重为基本原则,以团队研讨和个人研修互补为基本策略,以学习研修与实践反思为基本路径,以德育科研、德育培训为主旨核心,建设一个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共同体。
二、工作目标
德育名师工作室要成为德育专业经验共享的共同体,德育难题攻关的先遣队,德育思想孕育的孵化器,成功经验辐射的宣传员。通过研究和实践,树立本工作室的建设目标:
1.建立一套制度,规范一些标准;
2.形成一些机制,攻关一些难题;
3.立项一个课题,凝练一个主张;
4.培养一批队伍,建设一个平台;
5.出版一本专著,形成一定影响。
三、发展愿景
名师工作室应呼应时代背景,构建具体的发展愿景,以此来保持良性、可持续地发展。本工作室的发展愿景:
第一,聚力基础建设,以工作室为基点打造创新高地;
第二,聚焦课题研究,以工作室为引领彰显创新能力;
第三,聚集团队能量,以工作室为摇篮打造创新人才;
第四,聚合信息优势,以工作室为平台扩增创新效应。
四、基本路径
在实践中,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两条线”为引领——第一条线是“德育专题研究线”,第二条线是“专业素养提高线”——来构建教师发展的通道。
(一)德育专题研究线
1.调研·聚焦
工作室通过德育实践中的调研,聚焦德育问题,启发学员找准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问题,科学地表述问题,深度地思考问题。将德育问题研究透彻,增强学员培训的可操作性,强化其专业成长和发展,成为德育工作的示范者。
2.实践·反思
工作室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构建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在实践中培育个性。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溯源值得研究的问题,探索反思解决的策略。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形成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特色。
3.梳理·凝练
工作室梳理和凝练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主张、教育理念,成员在认同共同理念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教育判断和思考。通过理念引导,引发成员的研究兴趣,激发其投身于德育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学员交流探讨,形成兼容并包的研究文化,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工作氛围。
4.构建·推广
工作室通过构建混合式研修模式,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有机结合,集中面授学习与网络研修学习相结合。利用江阴教育网“名师工作室”栏目中的“包彩娥德育名师工作室”网络等途径进行推广和宣传,实现实时互动交流,突破时空局限,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二)专业素养提高线
1.练功·扩容
专业素养的提升,重在练功,难在扩容。工作室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分层培养、分类指导,以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为纽带,促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扩容的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2.浸润·转化
在工作室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开展“名师讲堂”等活动,使学员感受名师风采浸润,开拓视野,走近名师,并明晰发展的具体化目标和方向,勤于思索和探究,融会贯通,共同推进,主动并全面领跑自身专业素养的动态发展。
3.示范·引领
示范引领是名师工作室的职责。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搭建展示才智、成果的平台,在修炼中互补、互哺,共生、共长。将“优秀教师转化为卓越教师”的路径总结升华,探寻最优培养模式,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影响作用。
五、工作制度
1.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制定具体培养计划,安排培训内容。做好过程管理和年度总结,完成对成员的考核。
2.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级各类德育研讨活动,完成工作室的培训、学习、研究等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呈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3.工作室网站及电子档案袋资料须及时更新,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
4.工作室通过网站及时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成员的论文、专题研究、德育活动设计、典型案例、班会课堂实录及评析、教育故事等。
六、年度目标
(一)2020-2021年度目标
1.组建名师工作室,制定工作室年度发展规划,工作室正式启动仪式。
2.组织成员认真研读1-2本教育理论专著,上传读书笔记1-2篇,并交流学习心得。
3.工作室成员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德育论文,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完善名师工作室网页内容。
5.参与名师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6.积极组织成员参加校际交流,进行德育主题研讨。
(二)2021-2022年度目标
1.扎实开展德育研修活动,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努力提升团队成员的德育素养。
2.每学年至少开展4次专题研讨活动,比如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德育研讨活动、专题讲座等。
3.每学年读2本德育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4.积极参与名师网上视频教学和沙龙等交流活动,促进专业发展.
5.积极撰写德育论文,争取2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省级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三)2022-2023年度目标
1.初步建成一支骨干教师团队,人人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德育理念主张。
2.开展德育研究,创建优质课例。
3.积极组织学员和成员参加各级赛课。
4.工作室团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德育主题汇报现场会等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讲坛等形式示范、辐射,推动区域德育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