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9-07-17 20:12:19     来源:heqiong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课时)

江阴市实验小学  傅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正确书写“郭”“谅”“羡”等字。理解“奉献”“享受”“羡慕”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与正文的写作要领,懂得书信就是为了交流思想和感情,练习书信写作(正文:列提纲)。

3.能概述巴金回信的真实用意,领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4.拓展书信阅读,初步感受书信的魅力。

教学准备:

阅读巴金资料,完成自学提示。

教学过程:

寻宝游戏:请你找出藏在古诗中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  李清照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诗经》

  (显红:家书、锦书、尺素书)齐读词语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在纸发明以前,古人用绢、帛写信,所以称之为:锦书、尺素书,后来发明了纸,称之为:信笺。现在更多的则是通过网络即时发送,称之为:E-mail。时代的发展改变的只是媒介方式,未曾改变的是情意。有感情齐读诗句。

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就要来学一封信。

 

板块一:检查预习,概述书信内容

齐读课题

1.听写词语

姓郭  娟秀  原谅  羡慕

重点讲解:

1)姓郭:“郭”是一个姓,字形有点难记,我们可以用有趣的口诀记一记: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儿子不识字,耳朵拉拉长。

小结:你们看,自编有趣的口诀就能让我们更好地记住这个生字。

2)羡慕:①什么意思?(看见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

      ②找个近义词。(嫉妒、妒忌)

      ③词性色彩一样吗?(不一样,嫉妒:因别人超过自己而感到忌恨,是贬义词,羡慕:中性词)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用词。

3)齐读4个词语

(根据学生默写情况,相机点拨:

娟秀:①秀丽,清秀美好。

          ②换偏旁记字形:绢,涓。正音,组词,关注部首讲解意思。

           绢:一种薄的丝织物。   涓:细小的流水。

原谅:找个近义词。)

 

2.了解书信格式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封信,谁写给谁的信?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书信与一般的文章在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指名交流:有五部分组成,称呼(亲爱的同学们)、正文(问候,正文)、祝语(真诚地祝福你们)、署名(巴金)、日期(1991515日)。

出示:称呼顶格,正文分节,祝语单节,署名日期,放右下角。

3.概述书信内容

书信,是生活中常见的沟通方式,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默读全文,感受巴金爷爷在这封信中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情意?

指名交流:第一节 表达?

相机板书:1.感谢  2.原谅  3.分享(普通人、生命的意义)  4.珍惜  5.希望  6.祝福

4. 你们发现这6节内容前后之间有何联系?

要点:这六点内容相互之间有联系。

从这六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你能感受到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吗?

(乐于奉献、谦逊淡泊、爱国、关爱孩子、真诚朴素、朴实低调、平易近人……)

 

板块二:联系生活背景,领会生命意义。

1.巴金爷爷的回信中,哪一层意思特别让人受益匪浅?(指名交流并标注3

2.真正读懂一个人,一篇文章、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去了解。读读课文,读读资料,出示自学要求:

1)文中哪些话读来分量很重,划一划,标一标序号。

2)选择一个内容,就感触最深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联系上下文作出自己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这句话”对自己的影响,或者联系巴金爷爷的生平事例,写出“这句话”对自己的触动。(拿出课前下发的资料卡)

小组交流预习作业,互相提醒补充。师巡视,并相机标示序号(按序交流)。

预设:

1)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方法:结合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

联系作品、联系语录

点拨:巴金爷爷是个普通人吗?他为什么这么说?由此你读出了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不因取得的成绩而志得意满,他谦逊低调。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方法一:结合课外资料(三)巴金语录(四)巴金故事

点拨:巴金爷爷就是这样为别人奉献出了他的爱、金钱、热情、时间……

方法二:联系上下文

巴金进行了补充叙述: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巴金爷爷为别人奉献了什么?(爱、同情、精力、时间……)

“开花结果”指的是什么?生命开出了哪些花?结出了哪些果?

心里开出了快乐花,生命结出了幸福果。看着别人快乐,自己也觉得很快乐。

资助:让别人健康快乐地活下去。

信:激励孩子,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写出了好作品、帮助了别人、激励了别人、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齐读句段

方法三:联系生活实际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吗?

点拨:联系生活中听到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人物及事例(“炎黄”张纪清、环卫工人、交警叔叔……),或者联系自己在生活中对“奉献与享受”的切身体验,发表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3.总结:

这哪是一封简单的回信,分明是一位智者、长者在和孩子们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表达祝愿,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一位爱孩子的、亲切的、谦虚的、平和的、真诚的、朴素的、努力的、甘愿奉献的老人跃然纸上。

2005年1017日巴金爷爷逝世,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评价:“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指名学生朗读)在巴金爷爷的书信中我们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些评价恰如其分。(齐读)

 

板块三:感知信的特点,尝试写信

1.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回信,你领会到写书信有哪些注意事项?

要点:书信有固定的格式,必须按照格式写;正文要逐一写清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和目的,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让人看得明白;根据对象和自己的关系,用适合自己身份的语气来说写,让对方感到舒服。

相机板书:格式正确  语言生活化  语气恰当

2. 假如你在1991518日收到了巴金爷爷的这封回信,你也想给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再写封回信,你会写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

    交流点拨:回信要有回应。(1)要问候巴金爷爷的病情。(2)对巴金爷爷信中所写到的内容选择一两个要点来重点回复。比如,关于“我是个普通人”,关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关于“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时间”等。回应时可以先引用原信中巴金爷爷的话语,再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描述自己的生活行动。(3)选择你最想告诉巴金爷爷的一两件新鲜事,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3.尝试列提纲

 

板块四:拓展书信阅读,感受书信魅力

1.古往今来,书信一直成为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式。

2.老师还想推荐大家阅读:

推荐一:冰心奶奶20篇系列书信《再寄小读者》,这位老人的书信可以让我们对生命、对生活、对童年,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推荐二:推荐最有名的家书《傅雷家书》,可以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

推荐三:“一代鬼才”画家黄永玉和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曹禺之间的书信往来,你会读到两个男人之间的真挚友情。

推荐四:收看以朗读经典书信为内容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3.布置作业:

1)下阶段组织一次书信读后交流会,要求:选择一封最有感触的书信,朗读给大家听;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作出自己的解读,并与他人交流。

2)尝试给巴金爷爷写封回信。

 

板书设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1)感谢        格式正确

爱国            2)原谅        语言生活化

奉献淡泊     3)分享        语气恰当

    谦逊低调     4)珍惜

真诚朴素     5)希望

关爱孩子     6)祝福

……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