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制度规划

2018.9—2019.9无锡市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总结

发布日期:2019-07-09 20:06:26     来源:gonghefa

无锡市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总结

2018.92019.9

主持人: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贡和法

2018年9月—20199月,由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贡和法老师主持的“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推进区域素质教育和学科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政治教学专业骨干教师队伍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室的运行情况作一简要小结。

一、加强工作室自身建设,发挥引领、研究、服务功能。

结合学校事业发展方向和成员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明晰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工作室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总结有考核,让各成员在扎实有效的活动中提升自己。在2018年9月—20199月一年度中,工作室很好的发挥了引领、研究、服务的功能。努力探索骨干教师成长规律,为提高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服务,成为骨干教师优质成长的孵化器;注重对外进行专业引领和示范辐射,为学校学科建设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贡献。

在这一年中,工作室陆续推出骨干教师在不同级别和区域展示公开课,提升工作室成员优质教学的能力,发挥工作室优质教研的服务功能和课堂改革的引领作用。2018.9.26,联合无锡市张学军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推荐南菁高中秦琴老师到无锡市市北高中开展公开教学《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获得一致好评。苏陕合作,名师来延,观摩引领,江阴一中的包彩娥老师在陕西省延川县中学执教多堂市级公开课《学习路遥精神,成就人生梦想》、《收入分配与公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等,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新模式,让全体师生受益,也为帮扶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11.25,推荐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徐霞老师开展公开教学《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徐老师独辟蹊径开展了议题式教学探讨,丰富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一议激起千层浪,营造了一堂思维活跃、精彩生成的思政课。2018.5.10,推荐南菁高中刘志洋老师开展公开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刘老师以创新的课堂活动形式演绎了精彩的文化课。除此之外,工作室其他成员也在各自学校校内公开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本学科的教研探讨和深入发展。

在这一年中,工作室联合教师发展中心推出系列专家讲座,服务于江阴市全体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惠及周边城市。本年度推出的高质量共享项目有:2018.10.26,聘请江苏省政治教研员顾润生作议题式教学专题讲座《议题式教学的理解与实施》,让全体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实施策略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改革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2019.3.27,聘请南通市教研员陈敏凤作了有关高考复习和学科素养的专题讲座,该讲座对于高考复习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实用法宝和启迪。2019.3.26,聘请北师大《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主编李晓东教授作了有关学科本质的讲座,引领全体政治教师探究学科本质,探寻优质的学科教学策略,让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政治味。2019.5.10,聘请《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主编王建炜作了《从中政参封面人物谈教师专业发展》,为全体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发展路径。

二、有效发挥工作室效能,教师发展、工作实绩并驾齐驱。

一年来,工作室运行常态有序,活动有个性特征和学术内涵,实现教师发展、工作实绩并驾齐驱。主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挂靠学校的领导与监督,契合学校内涵发展;加强学员管理考核,不定期交流工作、学习、研究收获,促进教师专业个人发展,实行年度学员过程性与终极性评价;规范使用工作室经费,做到使用有计划,做到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作室成员学习活动、订阅资料、购买参考资料、课题研究等方面,每项经费支出都由工作室所挂靠学校校长签批后进行结报,使得有限的经费为支撑工作室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具体工作效果如下:

1.理论学习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室十分重视成员的理论学习,提升成员的理论素养。一年内要求成员学习《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政治新课程与学科素养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论》、《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等4本专著,要求学员撰写读书心得和实践反思。组织成员研读2017版新课标,学习《江苏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专业期刊的理论文章,用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引领教学专业成长。工作室成员李梦、朱秋红、包彩娥、刘文彬、汤国贤、杨晓丽、徐霞等都在原有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升。杨云波、杨晓丽、包彩娥、李梦、徐霞等成员走上了学校的中层管理岗位,作出教学和管理双重贡献。工作室成员在所在工作单位都成为教学的骨干并能结对指导年轻教师。

2.行动研究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工作室组织成员参与名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汲取名校教改和高考改革的前沿信息。徐霞、杨晓丽、包彩娥、刘志洋等成员多次赴江阴以外及省外的四星级高中上教学示范课,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主持人贡和法老师的引领下,课改实践、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已成为每个成员的工作新样态。每个成员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和专业成长,“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寻着教育的永恒价值。杨晓丽老师参加无锡市政治评优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包彩娥老师在陕西省延川县中学执教多堂市级公开课获得省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徐霞老师在江苏省议题式教学研讨会上的公开课给与全省培训的骨干教师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工作室成员在所在学校都能主动承担公开教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作室组织了多次大型教学研究活动,承担无锡市政治高三复习交流研讨活动,发挥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工作室成员向江阴市教研平台、教师发展中心网站、名师工作室网站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教学课件、导学案和教学设计。

3.常态教研提升专业发展境界。工作室组织成员开展常态教学研究活动,从学科本质问题的追问,引发对回归学科本质的教学策略的探讨;从高考复习的专项研究到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关键品质培育的思考;从课堂教学改革议题式教学的辨别探讨和实施路径的共同研讨,在新课标实施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成为新的热点议题。工作室成员在主持人带领下,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工作室主持的“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实践研究”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在20195月出色完成中期汇报;工作室核心成员贡和法校长、张国英校长和朱秋红老师负责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科协同的高中班级教学共同体建设》成功立项。一年内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工作室网站上上传多篇理论研究文章,为江阴学科网等平台提供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4.对接高校拓展工作室辐射空间。有效对接高校教研,以工作室为支撑平台的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一年中先后有7位研究生培养出站,进站研究生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下已发表论文20余篇。由于研究生工作站工作成效突出,江阴高中高中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20186月已升格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在整个江苏省仅有三家,为此《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版)》20185期还以专栏主题文章的形式对“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实践作了全面介绍,每年为苏大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优质的指导和实践资源。工作室还与无锡市张学军名师工作室互助共享、交流研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对外辐射,提升了省内外的影响力。工作室借智、借力,利用学科基地、其他名师工作室和苏大研究生工作站的智力优势,提高工作室教学研讨的科学含量。

5.完善设施保障工作室工作成效。名师工作室和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和江阴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基地的相关功能加以整合,指导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开展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的课题研究。。工作室活动空间、信息化办公等专用设施齐全,工作室布置具有自身专业特点和文化特色,订阅了教育理论刊物10余种,配备了政治学科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相关的专业理论读物和其他专业理论书籍,供工作室成员学习研究、之用借阅。工作室有效利用市财政下拨的2万元专项活动经费,并且得到了成员所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室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成员的专业发展和“二次提升”,保障工作室工作开展有成效、工作室成员成长有发展。

不忘初心,一路向前。无锡市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在助力成员的专业化发展的路上一路前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策略和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求索。工作室将继续为提高无锡地区高中学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造就具有较高学科教学水平和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江阴、无锡的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再作新的贡献!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