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绘本,激趣创作
悦读绘本,激趣创作
江阴市实验小学 华一虹
摘要:凭借“绘本阅读”,拓展和创新儿童阅读,培养儿童健康情感,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文章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问题:(1) 绘本阅读在低年段儿童阅读中的重要性;(2)教学活动中如何导读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3)如何让孩子们情趣盎然地进行习作。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导读绘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绘本习作。
关键词:绘本阅读 情趣性 读写联动
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 文”一体、互识互释。 与一般图书相比,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更加符合小学低段儿童的审美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在整个学龄初期内,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初步占有主要地位,还不能做过高估计,这一时期内,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掌握道德准则的能力还是很差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直觉性的原则仍然是必要的。”
悦读绘本,激趣创作,读读写写,写写画画,低年级的绘本教学充满着情趣与活力。
一、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选择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的优秀绘本
选择绘本时,要认真考察绘本的中心内容,同时兼顾图画和文字两个方面,要选择那些图画清新明朗、文字简单、构思奇妙、生动有趣的绘本给孩子阅读。
一年级时,可以给孩子选择《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该套书故事内容简单、文字较少,画面比较清晰,但构思奇妙、趣味十足。这套书的每一本封面都有一个彩色单色的边框,空白的上部写着红色的书名,下部中央是一只小老鼠。进入到正文,则分成了左右对衬的文字页与图画页。文字页是彩色底白字,而图画面依然保持了那个彩色的边框。它就好比是一个舞台,铅笔画的鼠小弟、猴子、大象……一个个鱼贯登台亮相,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可笑而又温情的话剧。
二年级时,可以给学生推荐《爷爷总是有办法》。一块陪伴着孩子成长的魔毯,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不中用”时,被爷爷灵巧的双手,不断地起死回生,再放光芒。这是一个极其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故事,约瑟却从这个过程中,明白了从无到有的秘密。
2.选择适合的绘本阅读方式
(1) 在游戏中进行绘本阅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就是头脑中建构客观实体的过程,只有婴幼儿主动发生的动作才能对客体建构。”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过渡的时期,选择游戏式的绘本阅读方式非常符合这阶段学生的特点。
进行游戏式绘本阅读,老师在讲述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并加入一定的动作。如教学《逃家小兔》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个当小兔,一个当兔妈妈,演一演母子之间的这一段对话,感受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准备一些合适的道具,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为阅读增添乐趣。如教学《巴特恩的裁缝梦》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下丝线、碎布片、装饰材料给孩子们来进行手工的制作,让孩子们也来当当心灵手巧的小裁缝。
(2) 创设情境进行绘本阅读
绘本讲述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运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层面的体验,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情境式的绘本阅读让学生实现了“认知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高度统一,建构了一种有情感的教学、有智慧的教学、有文化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了生命智慧发展的内在动力,拥有其对学习和生活的持续热情和期望。
这种讲述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记住绘本故事的情节,还要把绘本故事看成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与绘本故事的内容产生共鸣,形成内在清晰的意象,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
正如日本著名绘本研究者松居直所说:“从耳中纯粹地听语言,就是倾听用具体语言建构出的世界。”倾听是掌握语言的第一步,学生用倾听的方式,把语言输入到自己的大脑中,使自己世界中的意象变得立体、丰满和真实,对语言也产生了信赖感。倾听的过程,就是孩子和语言面对面的过程,孩子能看到语言所描述的眼睛看不到的世界。
除了老师讲述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我阅读,进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之中。可以采用大声朗读、观察图画、无声默读的方式来进行。
(3)模仿表达进行绘本阅读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 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昕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 、故事接龙等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
比如: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 《猜猜我有多爱你》的 ,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 ,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 。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 ,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导读中,我们可以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 看图后 ,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一一“我爱你有这么多。” 在此基础上,我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 :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老师读 ,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读完这个故事后,便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学生们便以模仿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妈妈的爰:“我爰你从山的这边到海的那边。” “我爱你像海那么深。”“ 我爱你到宇宙, 再从宇宙那回到这里来。”… …
绘本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模仿的好媒介,我们有意识地引领儿童关注绘本中简单的文字表述,抓住关键语句指导模仿,让表达变得轻松、有趣、有序。发自内心的语言建立在读懂绘本的基础上,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表达:让绘本教学情趣盎然
绘本的作者往往通过极少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其情节生动而有趣,富有感染力,这种简洁、生动、把握住写作脉络的表现手法,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而精美的图画能使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更为精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的内涵,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故事突破文字的束缚,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充满活力。通过绘本中的图像与文字在故事意境中无缝对接,通过想象、丰盈画面,使文字在故事情境中展示出超凡的表现张力,带给儿童曼妙的阅读感受。不同的绘本,语言的特点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切入,挖掘有效的训练点,让孩子得到多方位的训练和发展。
1.从绘本内容切入
(1)抓住文本留白处,想象写话
“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便是对绘本言不尽意、书不尽言的生动写照。这些耐人寻味、意 蕴深邃的文本留白,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供孩子们发挥, 教师抓住这样的契机指导学生补白,能收到不错的写作效果。在绘本《礼物》中,一段话只是改了改主人公的名称,却反复出现了六次。对于他们各自收到礼物后的反应,如何改造礼物的以及心情的变都没有细致的描写。这些都是刻意的空白,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小鸟打开包装盒见到马桶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捧腹的。我们可以在小鸟被吓得支楞起翅膀那幅图片旁写一写小鸟当时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
(2)找到意犹未尽处,续写故事
有些故事,让学生们读了之后意犹未尽,充满对后续故事的阅读期待。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创作的原动力。绘本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结尾非常有趣: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这个奇妙的故事该如何讲述、如何创作呢?这就是故事的留白之处。我引导孩子们一起观察图画中关于小老鼠一家的描述,约瑟爷爷剪下的碎布片给小老鼠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孩子们观察着,想象着,思考着,真的,这些材料又引导着孩子们编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3)扣住轻描淡写处,扩写故事
由于绘本语言简洁精炼,有许多供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选择意味深长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画面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也可选择有语言训练价值的地方让他们发挥想象,大胆创编,进行扩写,给这些小细节做大文章。在《蚯蚓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幅图:蚯蚓在教蜘蛛钻地,蚯蚓露出半截身子,蜘蛛在一旁看着,脑袋上挂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蜘蛛会想些什么呢?他会有什么心理变化呢?他会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从而和蚯蚓产生一些有趣的对话吗?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蜘蛛这个人物也丰满起来,进而对故事进行扩充、延伸,让它更加妙趣横生。
2.从写作方法切入
(1) 关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低段学生接触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而绘本中用得最多的也无非是这几种。经过这些修辞手法修饰过的语言形象生动、诙谐有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给予他们很大的创作空间。学生们爱读这样的语言,也爱模仿这样的语言。 如《我爸爸》中反复出现“我爸爸像( )一样( )”。 这样的句式既是比喻又有夸张,学生们读得乐此不疲,浮想联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体会到正是因为用上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才使句子如此生动有趣。 当学生们跃跃欲试时,教师应抓住时机,让他们想象仿写。
(2)聚焦典型句式,学以致用
绘本中有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规范语言,句式典型,可以学以致用,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习得新的语言。如《逃家小兔》始终采用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如果你变成( ),我就要变 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这样的句式并不难,在通过多种朗读后,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这样的语言。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绘本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们在快乐的阅读中积累语言,在奇妙的想象中运用语言,使阅读与写话有机结合。
绘本阅读与写绘创作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正愈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兴味盎然地开展绘本阅读,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创造与表达能力,这是本文所探讨的两个重点方向。绘本是发展的教育资源,教育对象也是动态的,如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博观约取,今后还有大量的空间等待实践、积累、探索。
参考文献:
[1]曹爱卫.绘本读写课堂范式与实施路径[D].小学语文教学,2014
[2]张喜妹.当阅读和写话邂逅绘本[D].教育视界,2016
[3]李欣.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4]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