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文言翻译失分原因及矫正(教案) 》

发布日期:2018-10-11 10:42:19     来源:yangpeiming

文言翻译失分原因及矫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对照自己的译文,发现自己的盲点并有针对性的措施。

2.熟知江苏文言翻译的踩分点,养成圈划踩分点的意识。

3.明确文言翻译失分原因,掌握矫正措施。

二、教学重点

1.小组讨论,自行发现文言翻译失分原因。

2.结合典型例题,找到矫正措施。

三、教学难点

1.结合典型例题,找到矫正措施。

四、教学步骤


布置预习:

【要求】

1)在译文下方写出自己的翻译,比照不同并在正确译文上圈划自己的错误处(红笔)。

2)在原句上圈划踩分点(荧光笔)。

3)在右边空白处,写出自己失误原因及矫正措施,如有相同错误类型,多一次加一个“★”。

【示例】

1[2011江苏](《陈公弼传》)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译文:(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2[2012江苏](《伯父墓表》)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译文:(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译文: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

译文: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3[2015湖北](《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译文: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译文: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4[2014南通三模](《华恒传》)

1)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3分)

译文:兄弟犯罪(尚且)不应相互牵连(治罪),更何况叔伯兄弟呢!

2)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4分)

译文: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何况这本就是担任宗伯这一职务掌管的呢!


3)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3分)

译文:同乡人任让轻佻浮薄,品行不端,被华恒罢免官职(或:降职)。


5[2014广东](《刘敞》)

1)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译文:(道路)很直并且平坦,不用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要故意走这条路呢(引到这条路呢)?


2)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译文:王甲知道刘敞能够为自己申冤,才敢说出真相(才敢告诉刘敞),杀人凶手是富人陈氏。


6[2015重庆](《赠医者汤伯高序》)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日,是医于误,而用巫之晚也。5分)

译文: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医太晚了。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 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5分)

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几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7[2015重庆](《与王昆绳书》)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译文: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译文: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店,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8[2015安徽](《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我担心这三蠢问题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9[2012四川](《贺钦》)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译文:世间即使要任用我,然而我拿什么被世间任用呢?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lóng)淬厉,成其器业。(3分)

译文: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贺钦)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

译文: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10[2011山东](《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3分)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前。(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3分)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4分)

译文: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

11[2015江苏](《欧阳伯和墓志铭》)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译文: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译文: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12[2014江苏](《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4分)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4分)

译文: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导入:

经过前一阶段文言文的集中复习,根据老师的调查统计,发现文言翻译对大家是一个难点,今天我们就结合前阶段做过的文言翻译,大家一起来探寻文言翻译的失分原因,并能从典型事例中摸索矫正措施,以便于在文言文翻译中确保客观的得分。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江苏考纲对这一考点是如何解读的:


一、命题展望(2015江苏考纲):

考查点 古代诗文阅读

2、理解B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给的文言句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它是《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文言文考查里面最让考生头疼的部分,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二、小组讨论:

1、看标准答案,你认为文言翻译的踩分点有哪些?

2、看标准答案,再对照自己的答案,你能说出哪些失误原因?

3、你能根据失误原因,说出哪些矫正措施?

4、看自己的答案,你觉得有什么痛点?

三、学生交流


四、教师总结

1、文言翻译踩分点:

文言翻译踩分的重点是语句中有特殊用法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些踩分点具体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同义和偏义复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固定句式、修辞知识。同时,江苏文言翻译多要求注意句意


2、失误原因:

实词意思不熟悉、虚词用法不清楚、特殊句式不认识、省略成分不补充

句子表达不顺畅、修辞语句不会译、偏义复词辨不出、有意无意会漏译


要重视“知识积累”: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

要重视“运用能力”:具备一定的推断词句含义的能力

五、矫正措施

(一)语境推断

示例12 [2014江苏](《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

(1)若乃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4分)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链接原文:“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示例9 [2012四川](《贺钦 》)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

译文: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链接原文: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众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

语境推断:分析语境,随文释义是推断词、句含义的基本方法。


(二)语法推断

示例2 [2012江苏](《伯父墓表》)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寡过焉可也。(4分)

译文: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示例1 [2011江苏](《陈公弼传》)

3)贷而流之,(XX)【尽】【以其余】左右使令,且【以(XX)】仓库。(4分)

译文: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语法推断:从语法入手,可以判断词性发现活用的词和特殊句式,进而推断其意义。建议大家要对要翻译的句子作些语法分析。


(三)结构推断

示例6 [2015重庆](《赠医者汤伯高序》)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 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5分)

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几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示例7 [2015福建](《与王昆绳书》)

1,无一事系其心。(3)

译文: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结构推断:从结构分析入手,借助对仗(正对反对)、互文、同义复词等推断字的用法和意思。


(四)联想推断

示例3 [2015年湖北](《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1)苟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

译文: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联想推断:成语、课内。


(五)字字落实

示例11 [2015江苏](《欧阳伯和墓志铭 》)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译文: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示例4 [2014南通三模](《华恒传》)

3)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3分)

译文:同乡人任让轻佻浮薄,品行不端,被华恒罢免官职。

字字落实:指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尤其是同义复词也要注意借助邻字译出。

(六)固定义项

示例7 [2015福建](《与王昆绳书》)

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

译文: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店,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示例4 [2014南通三模](《华恒传》)

1)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3分)

译文:兄弟犯罪(尚且)不应相互牵连(治罪),更何况叔伯兄弟呢!


(七)关注句意

示例8 [2015安徽](《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

示例9 [2012四川](《贺钦 》)

1)世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译文:世间即使要任用我,然而我拿什么被世间任用呢?

关注句意:要注意译文无语病、重语气、要连贯。


小结:文言翻译注意事项:

语境推断、语法推断、结构推断、联想推断、字字落实、固定义项、注意句意


六、文言文翻译的口诀

把握方法来翻译,留删补换调和贯。

文言现象留心眼,尽量译文中体现。

学会推断文中义,掌握大意再析深。

审切连验步骤明,精准表述争高分。


七、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齐,见饿人而之。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

(2) 吾见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3) 向使夫子不不食,

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