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线研讨

班级文化,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精神力量

发布日期:2018-10-05 20:46:43     来源:gonghefa

班级文化,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精神力量

朱秋红

班级文化建设,很多老师想实践,但又是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一些老师曾经试图探索,在学校的种种规定之下,迫于行政命令去做了,最终渐渐流于形式,成为一种摆设,成为一种暂时性的观赏,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多少痕迹。曾经听过常州市北环中学堵小亚老师和徐礼琴老师的经验交流,让我们深深为之震撼,正是这样一群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老师,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和震撼力,也让我们感受到用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成功典例。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愿望,往往夭折于人们不够坚决的行动之中,正是有了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新局面。

班级文化百花齐放,不同的班级融合了班级同学、老师富有个性的创意元素,无论是堵小亚老师的“我们快乐YI家”文化,还是徐礼琴老师的“炫出风采,圆梦未来”的YUAN文化,都融合了很多丰富的学科文化和班级管理的愿景在其中,这仿佛是一条精神纽带,融合在今后班级制度管理、活动管理、学习活动、生活管理的点点滴滴中,引领学生能力、素质、思想全方位的培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承担了班级建设的责任,人人都在各种参与中体现了自我价值。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之处是前奏的激发,无论是前奏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精彩回顾,还是学兄学姐们精彩经验交流,让全班学生入境直至全员的参与和关键,班级文化是集体文化,绝对不是班主任个人意志的授意,也不是班级个体小团体的意志体现,激发所有学生的智慧和激情投入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来,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奏。无论是YI文化,还是YUAN文化,其丰富内涵都经过了学生的民意测评和丰富,班级文化经过全班的讨论和加工,形成了共同的班级文化认同。班级文化认同之后,便是班级文化核心理念引领之下的活动贯穿以及体会升华,班级管理的制度和队伍建设,理念贯穿的过程必然要经过活动的反馈来强化理念,否则不能形成连贯的精神气场。班级文化建设仿佛一个追梦的人,在人生之初立下人生的美好愿景,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追梦的过程。鲁迅先生说,人活着总得有点精神。班级管理建设中同样需要有点精神,这条精神纽带就是让班级更加强大的精神武器,也是彰显班级个性和内涵的名片,同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之下,班级就是一个富有精神内涵的组织,而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人数和教学设备的组织。在金融危机时,我们提倡“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推动班级朝理想原景一往无前的精神威力。本学期,我在接手高一11班这个崭新的班集体时,在班级中倡导“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这样一种班级共同的目标,全班46个同学分为八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小组文化,都有本组共同的小组愿景,每个小组成员各显神通,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色和魅力。八个小组有各自的组名,有着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进行学习、常规、活动各方面的共同成长、共同追求,并且进行学习方面的互查和监督。每一次的PK让他们能够在共同的竞争环境中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每周下来,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总结和交流,同时请小伙伴们参与点评。高中三年,是苦乐参半的年华,我们要通过在一起战斗的精神激励,来更好的激发学生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刚好地来激发学生挑战自己、激发自身潜力的勇气。

诚然,当我们在无限向往常州北环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典例时,我们觉得困惑的是:这种多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如何在高考指挥棒指挥下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实现?如何激发学生全员参与以及全程参与文化建设的激情?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初中生易接受的评价方式如何转化为高中生欣然接受的评价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来进行文化建设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参与的热情?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立杠见影的功利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成长的过程。我想,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的确应该向着远方,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所以,文化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富有挑战的过程,成功的建设过程将能够实现学生和老师的结伴成长,能够引导班级进入一个自主管理的道路,从而做一个轻松而幸福的班主任。困惑依旧,道路仍需探索,我们将致力于探索这条幸福之路!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