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线研讨

高三教学培养“健全人格”的路径探究

发布日期:2018-09-29 13:26:16     来源:gonghefa


高三政治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培养的路径探究


  刘志洋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公布。全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细化为18个维度。其中,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被划分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维度。其中健全人格具体的表述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定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与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因此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体现政治课积极的德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形成自身个性与健全人格。


一、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积极品质


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健全人格的相关内容,融入积极品质的培养。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文化生活》中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等;《生活与哲学》中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否定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


在复习《生活与哲学》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笔者首先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2)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3)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笔者设计三个教学环节:(1)围绕聚焦大学生创业,分析一名刚刚创业的大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而深刻感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创业大学生,如果你大学毕业后,选择创业,你会怎么做来让自己的创业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要想创业成功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要注重很多方面的积累。(3)设计我的职业理想规划,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同时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要想实现理想,要做很多努力,在拥有机会的时候,切不可错失良机。


高三政治复习中融入积极品质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外,也可以有意识地聚焦时事热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乐观对待高考,积极面对人生。                                                                                                      


二、在教学形式中锻炼自信自爱


高考时心态很重要,临考前的备考复习心态也同样重要。教师要根据高三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况,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调节心理,优化情绪、强化信心。


1、鸡汤语录法,发挥正能量,为学生传送能量带。每一节课前我会针对班级学生的状况,精心选择一句鸡汤语录送给学生,如“慢慢来,别着急,努力拼搏终将为自己备好完美的答案。”、“人人争B,天下无D(天下无敌)。”、“忙而有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人生应当学会归零,把每天当成一种新生,以全新的态度过好每一天。”、“高考,遇见全新的自己。”、“闲暇时间,我也可以学得更好。”、“激情,让我学得更带劲。”、“诗意,让我成为精神明亮的人。”、“理性,让我的思维更缜密。”等等。老师在言语和行动上对学生加以正面积极的引导,不仅有利于调节考生的心理,也可以促进考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高考,应对人生的挑战。


2、精准扶贫法,不断鼓励着一部分相对后进的学生,鼓励他们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进入高三,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想上进,政治的学困生也不例外。学困生的心理相比学优生来说,更加脆弱,因此要针对每一个政治学困生,制定个性化的持久辅导方案。主要是以鼓励和方法指导为主,平时再对生活上多关心,拉近和学困生的距离。辅导学困生是持久战,但笔者始终相信坚持的力量。在教师节之际收到2017届学生发给我的微信:“刚进入高三时,自我要求一直很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本以为老师们会放弃我,没想到您找我的时候并没有生气,而是用期待的眼神和温柔的叮咛安慰我受伤的心。那一刻,我深深地触动了,真的谢谢您,谢谢您的鼓励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力量。”


3、图文视频法,运用图片、短小视频、演讲、绘画等多种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追求智慧与知识的勇气。第二学期冲刺阶段,学生压力较大,考试焦虑的现象逐渐出现,为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最佳的状态参加高考,笔者采用了3月和4月播放短小的视屏——《那年那兔那些事》、《一禅小和尚》、《TED演讲》和网易公开课;5月开展《学长学姐写给我们的一封信》、《我的迎考“表情包”》和《重温童年,传递感恩》等形式为孩子们减压。通过这些形式,穿插在教学中,在无形中调节学生心理状态,更自信、自爱地面对高考。


三、在考试反思中提高抗挫能力


培养学生的耐受挫心理也是健全人格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三,会面临一次一次的考试洗礼,在高三政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坦然面对失败和善待挫折。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人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不总结教训。当困难再次来临时,如果你还没开始行动就已沉浸在悲观情绪中,只会徒耗精力,越发疲惫。遇到失败时,要学会反思,学会坚定信念,在反思中“转危为安”。笔者在试卷讲评课时留足时间给学生总结反思。引导学生针对错题围绕从以下角度反思:(1)为什么不会做呢?(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漏洞)(2)会做的,为什么考试时做不出来呢?(引导学生反思对这部分经验欠缺和考试心态方面的不足)(3)这道题,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能否在有限时间提升?(引导学生反思考试技巧,有时懂得舍弃)。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张学生“自我分析表”(见下图),让学生在每次练习(考试)之后通过填写表格,把抽象的课后反思转变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指导学生逐步养成善待失败、反思失败和提高反思的能力。


                ××××××练习(考试)的自我分析

错题题号

失分情况

考查意图

失分原因

 

 

 

 

本次练习(考试)的思考和启示:

 


四、在家长鼓励中培养坚韧乐观


高三学习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孩子遇到迷茫和困境之时,家长的安慰和支持会为孩子提供心灵依靠。在每年的3月份(一模前),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会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成绩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理想中的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此时笔者会利用微信、QQ、短信、书信等形式,开展“孩子,爸爸妈妈想对你说”的能量传递活动,如某学生的妈妈这样对孩子说:“半年的高三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有失意,但是不可否认的,孩子在一步一步地成长,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强,你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着!我很欣慰地看着你一步步走向未来,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老师的关怀下,同学们的陪伴下,披荆斩棘,走向最终的成功。而我就在这里,默默地看着,期待你在高考时花开最美!”,这位同学那一段时间比较迷茫和焦虑,看到妈妈给自己的留言后,又重新积极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借力家长,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帮助考生培养坚韧乐观的心理品质,塑造良好的心态。


健全人格的融入,会使得政治教学不再是因分数而苍白,变得多样化、个性化。健全人格所体现出来的是积极的状态,这会使得学生在政治教学中了解时代、了解政治、了解发展,从而让学生面临成长问题时,可以积极面对,迎难而上。老师作为考生的坚强后盾,让我们用最深情的陪伴,调试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情绪,科学面对考生在高三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坦然面对考生的付出和回报。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何时,教师都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唯有以教师的健全人格才能带动学生的健全人格,唯有以教师的从容才能带动学生的从容。引导学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此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5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